廖敏
21世紀是人才競爭的時代,當代大學生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后備力量和中堅力量,擔負著我國繼往開來的歷史任務。因此,如何引導大學生成長成才是事關社會發展的大事,如何處理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成長成才當代高職院校學生隊伍是我國非常寶貴的人才資源,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的希望。從發展階段來看,高職院校學生正處在學習專業知識、發展智力、價值觀形成的最佳的時期,也是他們提高自身覺悟、促進自身道德發展最為積極的時期。可以說,整個大學階段是促進學生成才最為關鍵的時期。因此,在這個階段,保證他們擁有積極的精神、樂觀向上的態度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是十分必要的。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有賴于大學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涵義
高職院校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目的、有意識的為我國的社會發展培養人才的實踐活動,也是一種開發人的潛能、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人生哲學。所以,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能促進在校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更能為其日后成才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此外,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
1.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這其中包括向在校學生灌輸愛國主義思想,要有集體意識、要有一顆能為國家和人民服務的決心,并且能夠時刻擁護黨的領導。這樣,從思想層面上幫助高職院校的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強調學生的自愿性和獨立性
要想使學生擁有艱苦奮斗的精神,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鼓勵學生擁有自愿選擇和獨立的能力,就要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并用一個當代大學生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
3.關注學生的成長成才教育
這其中包括學校定期的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識講座,并且邀請相關專家就當代社會的一些現實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幫助在校學生培養剖析現實社會的能力,這樣,不僅增強學生理論知識,更對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有力的幫助。
二、當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關系
眾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理論教育中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位置,不僅能在思想上幫助學生答疑解惑,更為青年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在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過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首先,在經濟、政治逐漸全球化的今天,各種各樣的思想涌入社會,這其中有積極的,同時也有消極的。如果這種消極的思想在學校中蔓延開來的話,后果將不堪設想。所以,要想實現大學生的正確成長成才,必須要能夠對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夠為高職院校學生的成才做出正確的指導。
其次,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幫助學生在思想觀念上定位。要想實現對學生正面的思想引導,就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比如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并結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把學生培養成具有社會正義感的新世紀人才。可以說,高職院校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其中最缺少的就是來自學校和社會各界正面的思想教育。因為在此階段的學生各方面的心智還不是特別成熟,很容易受到來自外界各種思潮的影響,如果不對其加以引導和教育,他們的價值觀就會發生偏差,影響他們的成長成才之路。
再次,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在學生的前進道路中起到引領性的作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要提高學生的精神素養,讓學生能夠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社會、面對生活。現在的很多在校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在父母的百般呵護下長大,不僅在生活上缺少必要的獨立能力,在思想上也不是特別的成熟。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些學生更是不把自己專業知識的學習放在心上,從這些情況來看,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還處在輕狂和不安之中。所以,面對學生的這些狀況,必須從思想的高度來對他們進行教育,促使他們能夠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多為社會做貢獻,做一個有利于國家的新世紀人才。
總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關系是密切相關的,而高職院校的學生也只有在接受了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后,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真諦,明白自己的價值所在,才能以一顆更加熱忱的心態去為社會和國家做貢獻。
三、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大學生的成長成才
1.運用豐富的信息資料和優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來促進大學生的成長成才
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豐富的教育資料和優化的教育方法。所以,作為校方來講,一定要注意豐富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資源,并且根據時代的發展和進步“與時俱進”的進行更新。而且,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不能簡單地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灌輸式教育,我們一定要在教育和培養的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實現老師與學生的積極互動,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教育應貼近學生實際,增強教育的針對性
學生只有把自己所接受的教育看做是自己所需要的時候,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高職院校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取得實效,必須得轉變觀念,在教育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強調教育要貼近學生的實際,并且真正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對學生的需求從宏觀上把握,在微觀上審視,將學生的疑點、難點一一作答,積極主動地向大學生宣傳黨的政策,對其進行教育引導。
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構建是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的結果。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學校一定要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并對學生進行主體性思想方面的政治教育,這就要求教育者要能夠把握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制定出符合社會發展和個人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從而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吳邊.淺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成才的作用[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4):57-59.
[2]李毅紅.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成才的作用[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5,(1):55-59.
[3]羅光曄,曾麗.淺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成才的影響[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6):37-38.
[4]黃明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圍繞大學生成才規律來做[J].學校思想教育,1996,(1):51-52.
[5]侯明志.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學生主體性表現與作用[J].教育與職業,2007,(32):120-12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