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道平蔡秀國
圍繞合作學習,以大學英語教學為研究對象展開研究。首先,就當前大學英語合作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合作意識、學習目標的制定兩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其次,詳細介紹了促進大學英語教學合作學習,提升合作學習效率的主要策略,即明確合作學習任務、培養合作學習意識、采取多樣化的合作學習方式。
大學英語合作學習問題策略一、大學英語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合作學習意識缺乏
當前我國高校的在校生大部分在家中屬獨生子女,從小生活在蜜罐里,受到了來自于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無限關愛,他們中的大多數具有較強的優越感,做事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很少考慮其他人的感受。同時由于在其成長的過程中,針對“合作”家庭、學校、社會也很少或幾乎沒有為其提供過鍛煉的場所與機會,因此就造成了如今高校大學生合作能力的欠缺,具體表現為在進行合作學習時不愿聽取他人意見、唯我獨尊。對于高校英語合作學習來說,學生健康心理品質的具備極為重要,如若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表現的不善傾聽、討論,那合作學習也將無從談起。此外,由于我國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影響,分數以成為對一個學生進行判定和衡量的重要依據,無論是中學、大學還是英語考級都需要以分數的多少來進行衡量,因此學生早已習慣了這種以分數分勝負的競爭式的學習模式,合作學習意識十分淡薄。
(二)合作學習目標模糊不定
有些教師在為學生布置合作學習任務時在語言的使用上會存在啰嗦、含糊、意象不明等問題,這就對學生明晰任務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使學生不明白合作學習需要討論、合作的具體內容。這樣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雖然學生討論的十分熱烈而積極,但卻存在低效、盲目、費時等問題。除此之外,在對大學英語教學目標進行制定的過程當中,一些教師由于忽略了所制定英語合作學習教學目標的難易程度,目標不是太困難就是太簡單,不要說使學生體會到英語合作學習探究與成功的樂趣,就連學生英語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也難以得到很好的調動,這樣很容易使學生對英語合作學習產生畏難以及反感的情緒。在語言上對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進行培養是高校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如若教師在不充分考慮學生實際的英語表達及理解能力的基礎上就隨意的為學生布置合作學習任務,不僅難以使學生實現良好的交流,同時也難以達到預期的英語合作教學效果。
二、促進大學英語合作學習的主要策略
(一)明確合作學習任務
要想促進大學英語合作學習,使學生進行良好有效的合作學習,首先必須對合作學習任務做出進一步的明確,使學生在開展合作學習時具備一定的責任感和正確的方向感,使每個合作小組都具有其自身明確的學習任務。在開展英語合作學習之前,首先要以小組為單位,根據主要英語合作學習任務對小組任務進行明確的分配,之后再具體到小組中的每一名成員,使班級中的每一名同學都有其明確的合作學習任務。同時教師在制定合作學習任務之前,應在根據當前高校英語教學特點及內容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學生英語學習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制定出具有一定挑戰性的、難易適當的英語合作學習任務。對于合作學習的具體形式,各小組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進行安排,可利用雜志、報刊、網絡、圖書館等身邊的一切學習資源來收集英語學習資料,之后再由小組對學生所收集到的信息進行補充、匯總、討論,進而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同時也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感情,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進行更好的互幫互助。
(二)培養合作學習意識,提高合作學習興趣
興趣是促使學生對未知事物進行不斷探究及認知的源動力,是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質量的根本之所在,是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對知識的一種積極主動的探究的傾向,具體表現為樂于、善于參與英語學習活動,良好的英語學習興趣對學生英語學習效率的提升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在開展大學英語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興趣同樣至關重要。英語合作學習就是要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之間能夠進行平等、公平、積極的討論、交流及互幫互助,使班級中的每一名同學都有享受成功、夸贊、表現及暢所欲言的機會,都能夠在努力為小組貢獻的過程中實現自身價值的升華。相比較學生個人之間的競爭而言在班級中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英語知識競賽更能夠起到有效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目的,使學生產生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學習心理,并養成正確的英語學習習慣,進而使其各方面的能力、智力得以良好發展。
(三)合作學習方式多樣化
俗話說:“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個學生由于各方面能力的不同,所擅長的內容也有所不同,有些同學認真仔細善于搜集資料,有些同學思維敏捷善于討論思考,有些同學樂觀開朗善于會話,因此在開展大學英語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選取形式多樣的、真正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使每個同學都能夠參與并體會到英語合作學習的樂趣。于此同時大學英語課程涵蓋的教育面十分廣闊,即包括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思維能力的訓練又包括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因此這也決定了在大學英語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的英語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1.課堂討論法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開展適時的課堂討論,能夠促使學生短時間內在頭腦中對各種英語知識材料進行匯集、整理進而在語言上組織出全新的內容,使學生的思辨能力得以較好的鍛煉。在設計討論主題時,教師要注意圍繞英語教材進行,切勿脫離教材內容所涵蓋的范圍,而造成學生由于不了解而在討論時無話可說。同時在討論的過程中小組內的每一名成員都要輪流發表自己的意見,并由小組組長對討論內容進行記錄以便在討論結束后對小組討論結果進行匯總。之后在全班同學面前由隨意一組小組對其討論結果進行匯報,其他小組在其匯報完畢后,可進行內容上的補充或提出疑問,這樣就會促使學生在討論時形成一種有問有答、互幫互助、循環式的討論氛圍。
2.對話練習法
教師可通過作業的形式為學生布置一些講述英語小笑話、小故事的作業,讓學生在課下進行素材搜集、口語鍛煉的準備,在下一堂課開始之初騰出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講述。講述內容不限可關于當天發生的實事、天氣、新聞或是幽默小段子、詩朗誦等,亦可采取即興對話的形式,意在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激發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使其信心倍增,戰勝羞澀、膽怯的心理,使其敢說、能說、會說,進而在英語聽、說方面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鍛煉。
參考文獻:
[1]王芳.大學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及策略分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0,(02).
[2]畢玲.對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不成功因素的探究[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6).
[3]趙江涌,梁堃.合作學習在高職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5).
[4]劉洋.新課改背景下合作學習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1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