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艷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素質教育的推進,在高職院校的教學中,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堅持以就業為導向,讓高職院校畢業的學生都能全面地適應社會,順利地進入工作崗位。這一點已經逐漸成為目前眾多高職院校面臨的重要問題。那么,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如何進行高職院校的課程改革呢?針對這一問題作了幾點分析。
高職院校課程改革就業導向課程改革是高職院校發展的核心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我國的就業問題成了制約經濟發展的焦點問題。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在高職院校中深化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改革十分重要。傳統的高職院校的教學手段,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難以體現出高職教育應有的特色和優勢,不能適應高職教育對象的全面發展和就業的需要,因此,課程改革迫在眉睫。筆者結合自己的思考和工作經驗,針對在高職院校中,如何實行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改革這一問題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高職院校在教學的同時,注重強化校企合作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學活動大部分都是集中在學校內部進行,多半是以授課的形式讓學生學習知識。這樣一來,學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節約成本開支,但是對于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提高,卻很難實現。要想讓高職院校的學生真正學到本領和知識,保證其在社會上能夠適應社會,實現自我的價值,就必須在高職院校中實行校企合作。目前,校企合作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教學方法。不僅能讓學生將學到的理論知識付諸于實際行動,還能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高職院校實現校企合作,不僅有利于學校學生提高能力和素質,還有利于企業源源不斷的從高校吸引高素質人才。要加強校企合作,學校必須處于一個主動的位置上。第一,要主動邀請企業協助,幫助制定符合校企合作的各項規章制度。第二,對于在校企合作中,教學目標的實現、人才規格的制定、教學計劃的制定都要主動的請企業參與制定。第三,要積極地向企業提出,請求企業加強支援,提高高校實踐教師的綜合素質,為有效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第四,還要注重在企業內部申請讓教師進駐企業。筆者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一點。讓教師進駐企業,這樣可以有利于教師能夠全方面、全過程地觀察學生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便于可以及時地糾正,全面幫助學生塑造一個良好的就業形象,為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優化教學
在教學中隨著教育的普遍化,我國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和管理模式已經逐步走進“大眾化”的趨勢,很多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并沒有從學生的根本立場出發,更沒有真正實現“工學結合”,只是專注于如何招收更多的學生,開設更多的課程,從根本上忽略了人才培養質量,也沒有注意到學生的個體發展。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悲哀的事情。筆者認為,要想在高職院校中實現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改革,就必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優化教學。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優化教學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人才培養的方式著手,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辯證思考能力,讓學生善于從多個角度來思考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學會正確地分辨問題,讓學生的素質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另一方面,在教學中,教師還要注重適時的為學生灌輸就業的思想,讓學生在學習之余,能夠關心當前社會中的就業問題、就業壓力,幫助學生對就業達成一個良好的認識,讓學生能夠借助對就業的理解和思考來指導自己的學習,明確自己的不足,思考自己還需要提升哪些方面,讓以后的學習目的更加明確,讓學生對就業有所準備,不至于在畢業之際驚慌失措。除此之外,還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實施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知道,在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只有具備創新能力的人才能在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各個方面加強教育,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都得到不斷提高。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課程改革打下基礎
國際競爭日益激烈,一切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然而,人才的培養關鍵在于教育。在高校的課程改革中,要想讓課程改革的效率得到提升,就必須培養一支勇于為教育事業獻身的、奮力拼搏的、忘我勤奮的、樂于奉獻的教師隊伍。教師隊伍是課程實施和課程改革的主力軍,離開教師,課程改革就無從談起。因此,教師隊伍素質和能力的高低,也是影響課程改革效率的根本所在。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必須要樹立科學的人才發展觀,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為課程改革打下基礎。目前,有很多高校,都大力的投入資金,極大打造“雙師型”的教師。所謂雙師型,就是實行教師的“走出去”和“引進來”。“走出去”是指高職院校派本校的教師出去學習新型的教學經驗;“引進來”則是指高校從企業、用人單位請來實踐技術專家到校任兼職教師或共同開展技術合作、科研攻關、操作演示等活動。通過這種良性的互動,讓課程改革的效果得到提高。除此之外,高職院校還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精品課程進行網絡教學培訓,使其確立科學的教育教學理念、道德修養、為人師表和執教能力,讓教師的綜合素質得到全方位的提高。還可以通過鼓勵教師積極學習,掌握最新的就業學科前沿知識和最先進的專業技能,不斷充實、完善自己,為高職院校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改革打下基礎。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實行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改革是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同時也是人才培養的必要條件。要想在高職院校中實現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改革,筆者建議可以從在高職院校的教學的同時,注重強化校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優化教學,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為課程改革打下基礎等方面出發,讓課程改革的效率得到提升,讓學生更能適應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云志,何玉宏.提升高職教育質量的路徑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09).
[2]潘有志,陽艷群.加強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幾點思考[J].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03).
[3]姜慶.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深化外科學教學改革[J].現代醫藥衛生,2009,(01).
[4]黃艷芳.《以就業為導向的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研究報告[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02).
[5]劉繼芳.芻議示范建設中高職院校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新突破——以漳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高教研究,2010,(09).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