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晴
近年來,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工作與學習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因而計算機課程成為我國中職院校的必修課程。然而,因傳統觀念的影響,計算機課程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的創新與改革勢在必行。針對當前中職計算機教學呈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課程內容設置與方法改革提出了建議。
計算機教學中職院校教學理念工作室模式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普及,計算機已經成為當前人們生產生活的重要工具,越來越多的非專業人員從事著具有計算機專業特點的信息技術應用工作。但是,中職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在就業時卻無人問津,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改行從事了其他專業的工作,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從這些結果可以看出,目前中職的教學模式已經和企業需求不相符合,和社會發展完全不一致。因此,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必須尋求創新方法,使中職學生在校內的學習和以后的實際工作保持一致,使計算機教學和實際地點實現一體化,可以結合中職計算機專業的基本特征,建立計算機專業工作室制的創新模式,從而能夠使中職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在畢業后能夠順利工作,使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能夠極大地獲得滿足。
一、職校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滯后,更新不足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應用技術亦日新月異。然而近些年來在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中始終使用的同一本教材,教學內容缺乏更新,存在著明顯的滯后性,知識的陳舊性導致了計算機教學內容先進性和實用性的缺失,造成同職業學校實用技能教學的理念相背離,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2.教學手段落后,不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在計算機教學中,采用的主要教學手段是黑板加粉筆和計算機加大屏幕,這種教學手段之下是理論與上機的同時進行。而在新興網絡教學平臺的推廣中,沒有同計算機基礎教學很好地結合起來,導致了教育資源的浪費,使得教師不能擺脫以講課為主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的現狀是輕實踐重理論的表現,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是極為不利的。
3.考核方式仍以應試為主
當前,中職學校的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考試仍以知識的積累、記憶為目標,考試形式單一,雖然這種方式對于評定學生對基礎能力的掌握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在今天“人才飽和”的情況下,由于缺乏實踐操作,忽視了職業教育的“職業”特征,已經不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的需要。這些也是制約中職計算機教學發展的障礙。
二、建立計算機專業工作室制的創新模式
目前,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屬于一種開放的教學模式,可以成為學生和企業、社會之間溝通的橋梁,工作室具備了企業的基本特征,在硬件和軟件建設上和企業實際生產相符合,工作室可以為中職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以計算機專業的研究方向為基礎,能夠使教學資源得到充分地利用,能夠使人才培養工作順利地開展起來。
中職計算機專業工作室應該采取企業式的嚴格管理,根據計算機專業的不同研究方向設置不同研發小組成員。引入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并且執行企業先進的管理方法,在日常管理上加大力度,不斷地推動學生職業素質的發展,從而能夠使計算機專業工作室學生可以適應未來在企業的實際工作。工作室的指導教師可以通過“一對一”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指導教師和學生一起工作,在平時能夠進行及時的溝通和交流。工作室指導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品質、認真的工作態度以及緊密地思維方式,積極地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地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就業觀,增加學生的憂患意識和市場意識,使學生能夠腳踏實地、努力學習、認真工作,進而使學生的溝通能力獲得極大的發展。
按照中職計算機專業的特點,可以將工作室劃分為以下三個部分,分別是桌面小組、網絡系統小組、計算機維護小組。中職計算機專業工作室可以采取項目化運作的模式,每個部門都可以采用項目的負責人制度。小組內根據企業管理模式進行學生工作任務的細分,在工作過程中學生應該進行相互的幫助和交流。在整個項目的研發過程中,工作室必須強調學以致用,在遇到問題時及時學習相關的新知識,然后將所學知識加以應用,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通過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學生能夠增長豐富的工作經驗,從而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
三、中職計算機專業執行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優勢
1.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計算機教學體系
教育要面向就業,在課程的設置上要根據學生未來職業的需要,可以實施分方向的計算機能力培養方案,確定好符合他們未來職業需要的內容加以強化訓練,特別是實際操作方面的訓練,在課程的設置方面又不要一成不變,而應具有動態的特性,力求建立一個模塊化、動態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相應的課程體系。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教師專業技能水平
中職計算機專業工作室完全是根據計算機專業不同研究方向的特點建立相應的團隊,通過校內和校外相結合的方式建立教學團隊,按照工作室的指導教師的專業特長設置其工作職責。教學團隊應該開展定期的教研活動,工作室中從企業聘任的教師應該將目前企業實際的工藝流程以及目前計算機相關企業的發展動態帶到教學中來,這樣不僅能夠豐富教師的計算機知識,增強教師對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整體把握,同時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師的職業素質,從而可以使雙師型教學團隊獲得極大的發展。
3.致力于打造特色專業
特色專業即是培養出同市場需求相適應的應用型人才,必須同市場接軌,時刻走在市場的前端。當前社會,職業學校林立,要想在鋪天蓋地的計算機專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創新,打造特色專業,深刻關注市場的需求,走在市場的前端對自身專業的打造進行審視。工作室的本身設置既是按照計算機學科的不同方向劃分,每一個工作室的設置都是一個特色專業的打造。
4.實現校企結合
計算機是工科課程,理論只是引導,實踐操作才是重點內容。為了使得畢業生更好地就業,就必須讓企業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實施學校和企業的同步管理,盡可能地做到招生與招工平行、教學與生產平行,校企之間形成對學生培養的無縫對接。此外,職業學校也可依據企業人才需求來安排學生實習,從而使得畢業生更為迅速地適應社會。
四、結束語
目前,中職計算機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仍然處于一個初級探索階段,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工作室應該積極地和企業溝通獲得符合實際工作的項目,從而確保實踐教學的順利展開;工作室制教學模式需要從校外引進部分具有實踐經驗的指導教師,從而使工作室能夠時刻把握計算機專業的發展動向。中職計算機專業工作室可以為教師和學生營造一個開放的教學氛圍,從而使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學習,使理論學習和實踐緊密聯系,進而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為今后的實際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丹妮.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0,(05).
[2]李冰,張輝.技工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思考[J].職業,2009,(18).
[3]朱志峰.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的分析與對策[J].教學研究,2009,(01).
[4]李少豪.計算機教學在職業教育中的改革和發展[J].考試周刊,2010,(46).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