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潔 周 明
(東華理工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江西 撫州 344000)
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將高科技和先進生產技術運用到產品開發和生產中以實現盈利的組織。高新技術企業內涵較為豐富,主要可慨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知識、技術、智能是高科技產品成本資源中最重要的因素。第二,由于高科技的運用,產品的生命周期縮短,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技術研發速度加快,企業之間的競爭取決于技術創新。高新技術企業需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實現創新技術成果轉化,而科技水平決定了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人力資源也是推動高新技術創新發展的最重要動力。第三,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企業管理人員要適時調整企業發展方向,將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為生產力,就必須具備敏銳的發展眼光和快速主動的反應能力,這一切都要求企業具備良好的人才資源。
高新技術企業的員工大多比較年輕,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價值觀,具有高學歷、淵博的知識和出眾的才華,尤其具有創造力。他們大多擁有強烈的工作熱情和勇于承擔責任的勇氣,主人翁意識感強,有著明確的職業規劃和奮斗目標,希望被企業重用。但另一方面,因為過于自信,自我表現意識較強,經常按照自己的意愿作出決策,不擅于處理與同事的關系,團隊合作意識較弱,同時不喜歡受規章制度的約束。
高新技術企業最重要的資源是人力資源,人力資源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知識和技術創新方面,企業間的競爭最終會轉化為人才的競爭。高新技術人才獲得新的工作崗位的機會比一般員工多,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較強,如果企業不能滿足他們的學習求知欲望要求,職業發展空間有限,他們便會選擇跳槽,尋求其它發展機會,這樣便影響員工隊伍的穩定性。另外,人才流失與產業環境有關,當高新技術企業處于創業期時,企業亟須擴充人才隊伍,此時企業的行業發展前景不明朗,因此人才流動的頻率較高,員工流失率較高,圖1 表示了高科技企業人才流動情況。

圖1 高科技企業人才流失曲線
高科技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通常具有海外學習經歷或工作經驗,這些因素會直接影響企業的國際化戰略。從2011年企業家背景特征對企業國際化戰略選擇的影響系數矩陣可知(見表1),企業家年齡、學歷、任期、性別及企業規模與企業國際化程度呈負相關關系,企業家所受教育專業、職業背景、地區差異與企業國際化程度呈正相關關系,其中企業家職業背景和地區差異與企業國際化程度呈顯著正相關,一定程度上說明企業家(高層管理者)本身的國際化背景決定了企業的國際化戰略水平。

表1 描述性統計數據和相關系數矩陣
傳統人力資源管理對員工實行規范管理、崗位管理和流程管理,這種管理方式不受人員流動的影響。但缺點是內部溝通困難,缺少民主決策,解決問題緩慢;嚴格的等級制度容易使員工產生逆反心理,工作積極性降低;流程管理限制了人才自主創新能力的發揮。要克服以上弊端需要不斷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充分發揮人才的創造力,力爭實現“人盡其才”。
1. 建立以項目為中心的人才管理機制
高新技術企業應建立以項目為中心的人才管理機制,把專業人才分配到相應的項目組,實行項目經理責任制。各個項目組向人力資源部提出申請,擬定人力資源規劃,項目經理親自參與人力資源部選拔,對項目成員進行管理。每個項目組都能獨立運作,有獨立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企劃人員,資源合理分配到各項目組,以降低公司的管理成本,提高運作效率。
2. 建立彈性管理體制,實行柔性管理
彈性管理是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采取靈活的管理措施,在員工心中形成自主說服力,把組織意愿轉變為個人自覺行為。高科技企業因員工需求層次高、工作過程靈活無規律,成果量化考核困難,工作內容創造性強,因此建立彈性管理體制比較合適。企業可實行柔性管理,為員工提供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與員工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通過擴大工作范圍,豐富工作內容,使員工最大限度發揮自身的才能。
3. 實行節點管理制度
節點管理是指用節點把每一項工作分割細化,讓員工了解身處哪個節點,職責是什么,目標是什么,應該做什么。企業將工作內容、流程要求下放給員工,根據工作性質和內容劃分節點,對每個節點取得的成果進行考核。節點考核的管理方式強調員工在項目完成的每個節點上取得的成果,不僅僅考察員工完成工作的質量,還充分體現了員工的自我意識、自我價值,提高了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4. 為高科技人才提供寬松的成長環境
擴大創新空間、提供創新環境、給予發明創造更多空間,是激勵高科技人才開拓創新的最重要手段。高新技術企業應建立適合個體成長的學習環境,與國外高新技術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給人才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充分挖掘其潛力,培養其前瞻、開拓的思維方式,從而提升企業技術創新水平。
5. 打造素質過硬的高層管理人才
第一,高科技企業高層管理者必須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身作則,清正廉潔,能正確處理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第二,系統學習管理學理論知識,學習前沿科學,善于發現和解決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第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對企業文化、高新技術、產品設計與研發、生產等各流程的管理進行創新研究,培養創新能力。
[1]張星,王潤孝. 高新技術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研究[J].生產力研究,2006(11).
[2]汪洪源,夏玉香. 高科技產業人才流失的成因分析與對策研究[J].商情,2008(6).
[3]趙先進. 企業家背景特征對企業國際化戰略選擇的影響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國際化的證據[J].國際商務研究,2011(3).
[4]徐光華,邱文文. 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中的幾個問題與對策[J].價格月刊,2009(12).
[5]潘立華.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面臨的挑戰機遇與對策[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