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如何正確把握好班主任與學生間“嚴與愛”的度
陳麗
(南京機電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7)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正確把握好度,做到嚴而不厲,嚴而有格。正確把握“嚴與愛”在管理班級過程中的力度與尺度,力求寬嚴相濟;把握好與學生距離的尺度,力求若即若離;教師要善于總結(jié),正確評價,力求恰如其分。
班級管理 嚴而不厲 嚴而有格 寬嚴相濟
教育工作必須把握好對學生“嚴與愛”的尺度,不要對學生愛得太過分,愛得太隨便,失去師之尊嚴,也不能束得太緊,管得太死,制約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在班級管理中,如何正確把握嚴與愛,做到愛中有嚴、嚴中滲愛,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班主任的“嚴”。
1.嚴而不厲。任何時候?qū)W生嚴格要求都是正當必要的。缺乏嚴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對學生不負責任。但嚴格不等于嚴厲。嚴厲意味著班主任態(tài)度強硬、武斷和偏執(zhí),嚴厲會使孩子產(chǎn)生懼怕、退縮心理。久而久之,學生依賴性、神經(jīng)質(zhì)等不良心理都會滋生。因此,班主任對學生的態(tài)度應(yīng)該是嚴格,而不是嚴厲。
案例: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嚴重的甚至出現(xiàn)班級學生一起玩游戲的現(xiàn)象;經(jīng)常有任課老師抱怨課堂上學生偷偷玩手機。為了杜絕這個現(xiàn)象,要求上課期間,學生手機由紀律委統(tǒng)一收至班級儲藏柜中保管,中午和下午放學時統(tǒng)一發(fā)放。當然遇特殊情況,如需要與家人或老師聯(lián)系,或者有重要電話時,允許紀律委課間將其手機拿出,用完再放回去。這種做法既對學生嚴格要求,杜絕學生玩手機現(xiàn)象,又尊重學生,讓學生感覺到班主任的“嚴而不厲”。
2.嚴而有格。“格”就是范圍、分寸。班主任對學生的要求嚴但不能超過一定范圍,嚴要有分寸。同樣的錯誤——作業(yè)未做,一貫表現(xiàn)好的學生未必一定有客觀原因,而普通學生就很難說了。班主任對待這樣的學生,不能簡單、草率地批評完事,而要采用不同方法嚴格要求學生,這個不同方法就是格。如果班主任嚴而無格,亂嚴一氣,亂批語人,勢必帶來不好的結(jié)果。
案例:學生早晨遲到現(xiàn)象嚴重,但是對于不同學生,我的處理方法不同。有個別學生遲到是因為家離學校很遠,就算趕第一班公車,也會遲到,更不用說遇到堵車之類。那么這部分學生我會要求他們晚上留下打掃衛(wèi)生。其余學生遲到的原因基本就是起遲了、堵車了、吃早飯了,等等,這些困難完全是可以克服的,那么這類學生遲到就屬于態(tài)度問題。
針對這類學生,我的處理方法有三:(1)自己分析原因,全班檢討,保證不再遲到,并且留下打掃衛(wèi)生。(2)保證后如果再遲到,通知家長,告知家長遲到對孩子今后的惡劣影響,要求家長配合管理,幫助孩子培養(yǎng)良好的作息習慣,并且要求家長負責早晨叫孩子起床。(3)以上兩點基本能保證學生按時到校。但也會碰到家長由于工作較忙或?qū)⒆舆^分溺愛,而包庇縱容孩子的,甚至為了孩子不被處罰,幫孩子圓謊的情況。針對這類情況,我會要求家長到校面談,分析問題的嚴重性,提出處理措施:如果不能保證孩子按時到校,那么給孩子辦住宿手續(xù),要求住校。如果不愿意住校且不能保證孩子不遲到,那么讓家長清楚地知道班級將會根據(jù)學校對學生出勤的管理規(guī)定,記錄學生遲到次數(shù),并進行相應(yīng)處理。
針對不同情況,班主任要“嚴而有格”。
(二)班主任的“愛”。
愛學生是教育學生的起點和基礎(chǔ)。教育不能沒有愛,就像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則把教師熱愛學生當做“教育的奧秘”,他的座右銘是“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
有經(jīng)驗的班主任都會有這樣的體會,當學生意識到班主任是真心愛護他關(guān)心他、為他操心時,無論是耐心的幫助,還是嚴肅的批語,甚至是必要的斥責,學生都會樂意接受。這就是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相反,如果班主任沒有取得學生的信任,那么即使教育目標正確,教育方法科學,教育也無法達到期望效果。因為在教育過程中,學生既是老師作用的對象,又隨時顯示一種“反作用”,這種反作用表現(xiàn)在:班主任的教導和要求,都要經(jīng)過他們情感的過濾或催化。如果師生沒有達成信任,學生面對班主任的教導就無動于衷,嚴懲的還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和對抗行為。存在感情上的相悖,怎能教育好學生?
案例:學生中早戀現(xiàn)象的處理好壞直接體現(xiàn)出班主任與學生之間信任度的高低。如果學生與班主任之間互相信任,那么不管什么事都會對班主任知無不言,甚至個人的情感狀況。本班學生在情感問題上總是對我從無隱瞞,這也方便了我在問題發(fā)生時,能第一時間了解情況,并準確抓住問題的關(guān)鍵,把問題解決在萌芽時期。
本班一名學生告訴我他對一名老家的女生有好感,這名女生與父母發(fā)生沖突,想離家出走來南京找他,希望能得到他的幫助。當時我就告訴他,我們從進校開始,首先學的就是《弟子規(guī)》,第一句就是“圣人訓首孝悌”,做人首先就要做到一個“孝”字。這名女生應(yīng)該尊重父母,遇到與父母意見相悖的事情,那么應(yīng)該取得父母的理解,如果父母依然反對,那么應(yīng)該聽從父母的意見,因為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愛你們的人。其次,你還是一名學生,你的生活還要靠父母,用什么照顧她?更重要的是,如果因為這件事影響了學習,影響了畢業(yè),沒有文憑,沒有能力,那么以后靠什么生存,如果連自己都養(yǎng)不活,就更沒有資格照顧別人。那次談完后,這位學生當著我的面打電話給這位女生,告訴她要聽父母的話,好好上學,等畢業(yè)以后再說。并且答應(yīng)我一定好好學習,不辜負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不辜負班主任的教育之情。
從這件事上,我感覺到了班主任與學生情感的重要性,學生信任你,感覺到你對他們的真心,知道你會幫助他們,他們才會把自己的事告訴你,向你尋求幫助,并愿意聽取你的意見,才能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
(一)把握好班級管理的力度,力求寬嚴相濟。
年輕班主任,尤其是女班主任容易對學生過度寬容,大概是因為極富同情心的緣故。但這樣的后果很嚴重,因為過度寬容就等于放縱,等于放棄老師的指導地位而讓學生放任自流。由于高職學生思想還不成熟,自控力較差,過度寬容只會助長歪風邪氣的蔓延,最終使班級管理名存實亡。假如第一個逃課者沒有受到嚴厲批評,步其后塵者必然受到“鼓勵”。
案例:本班有一位經(jīng)常遲到、曠課的學生,每次打電話給家長,家長要么不接電話,發(fā)信息也不回,要么直接掛掉。偶爾有一次接了,也就是說“我們會教育孩子的,你放心,下次不會曠課了”。可遲到、曠課問題一直未得到改善。再打電話給家長要求到校配合老師管理,家長要么推脫忙,要么答應(yīng)了也不來。所以問題沒有很好地處理、解決。結(jié)果其他同學因為遲到問題被老師批評時,這些同學就會說:“為什么他可以,我們就不可以,他遲到你管不了,我們遲到你就管,他還曠課呢,我們遲到怎么了?”針對這個問題,我特意召開了一次關(guān)于時間的主題班會,意在告訴學生守時的重要性,并且舉了一些反例告誡他們?nèi)绻诠ぷ鳟斨薪?jīng)常遲到或者曠工,將對自己造成多么嚴重的后果。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做人要學會取長補短、精益求精,才能取得進步,獲得成功。從此以后,那些學生再也不拿這位“老大難”說事了,每次他遲到或者曠課了,同學們還會合起伙來批評他。這位“老大難”也慢慢有了轉(zhuǎn)變。
從這件事上,我明白了班級必須有適度的嚴格管理,尤其對屢教不改者、嚴重違紀者。我終于領(lǐng)悟了很多老班主任的箴言“沒有嚴格的紀律,絕對沒有良好的班級”的含義。當然,班級的嚴格管理和學生的正確認識,還需要班主任的正確引導。
(二)把握好與學生距離的尺度,力求若即若離。
教師與學生距離太遠,例行公事,居高臨下,頤指氣使,學生對你會難以接受,避而遠之,很多重要信息不能及時獲得,這樣在做工作時會遇到相當大的阻力。所以一定要與學生融為一體。最重要的是教師要放下管理者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真心對待每一個同學。
如我對班上一些比較內(nèi)向或者成績較落后的學生,經(jīng)過認真觀察和談話,發(fā)現(xiàn)每個人都有一定長處,或知識廣博,或反應(yīng)靈敏,或孝敬父母,或有一手絕活。利用這些第一手材料,我通過不同活動和方式,讓他們每個人都展現(xiàn)自己的特長,然后激勵他們刻苦學習,效果不錯。又如我組織的班會很豐富,除了常規(guī)的四項——紀律、學習、安全、衛(wèi)生外,還有游戲、幽默、創(chuàng)新思維等多種主題,目的就是全方位培養(yǎng)學生能力。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這些活動無形中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為班級工作營造出良好的氛圍。
但是我們要注意到,與學生走得太近,危害性可能比走得太遠還大。過分的“師生同樂”必然造成對學生的溺愛,寵出他們一身的壞毛病。一旦違紀,處理輕了,他不聽;處理重了,他跟你翻臉,并由此造成抵觸情緒,使班級工作陷入被動。從理論上說,這是犯了“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的錯誤。(陶行知)
(三)自我評價要適度,力求恰如其分。
正確評價自我,必須適度肯定自我,相信自我,但不能自大。年輕人雖然缺乏閱歷,但有朝氣、有活力,敢說敢做。班主任工作無定法,我們完全可以進行創(chuàng)新和探索。毫無疑問,我的自信和創(chuàng)新不僅會感染學生,而且有利于形成班集體核心力量。
其次,正確評價自我,還必須適度否定自我,但不能自卑。“謙虛使人進步”,從辯證法來看,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事物經(jīng)過“否定之否定”,便可以上升到新的水平。雖然年輕人有很多優(yōu)點,但同時欠缺老班主任的很多優(yōu)點,如處理問題的鎮(zhèn)定老練,對班級情況的預(yù)見性,對工作規(guī)律的熟悉。如一年級重點要抓紀律的養(yǎng)成;二年級最重要的是抓穩(wěn)定;三年級就得抓學生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這些問題如何處理,必須向有經(jīng)驗的老班主任虛心學習,才能不斷完善和充實自己。
班主任要正確認識對學生的“嚴與愛”,力求做到嚴而不厲、嚴而有格。在管理班級過程中正確把握 “嚴與愛”,力求寬嚴相濟,把握好與學生距離的尺度,更要善于總結(jié),正確評價。班主任工作是一個復(fù)雜的動態(tài)過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調(diào)整,不可能一蹴而就。班主任應(yīng)當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不斷摸索,力求把握好與學生之間的度,找到一套特有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成為寬嚴有度、方法得當?shù)暮细癜嘀魅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