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靜
在對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困境成因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從多元投資、辦學模式、文化環境、內部改革、就業促招生等多個角度對中職招生對策進行分析,以期為中等職業教育擺脫當前招生困境提供理論基礎。
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困境對策中等職業教育對于培養高水平一線技術人才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我國經濟轉型、產業結構調整貢獻了一大批業務精湛、技術優良的高技能人才。但是,我國中等職業院校的招生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嚴重阻礙了中職教育的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雖然,影響中職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在目前,招生問題是影響和制約其發展的首要問題。招生困境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生源相對減少及質量低下,二是招生市場混亂。
一、中職招生困境的成因
經濟、宏觀政策、傳統文化及中職院校內部因素都是造成中職招生困境的原因。
我國傳統的文化觀念及其對中職招生的消極影響,社會上存在鄙薄職業教育的現象有著深層的文化根源,使得人們在潛意識中對職業教育存在排斥心理。
中等職業教育投資體制改革不完善,從而造成體制不完善、渠道不暢通,致使中等職業學校普遍辦學條件差,教學實習硬件不足,畢業生動手能力不強,難以適應市場的需求,很多學校發展緩慢,不少學校由于招不到學生而造成生存困難。
勞動市場還沒有對就業者普遍提出必須具有職業資格的限制要求,導致了勞動者無論是否接受中等職業教育或培訓都可以就業的不合理就業現狀。再者,企業用人也缺乏職業資格標準,沒有對勞動者不同學歷實行不同報酬的基本規定。中職的可持續發展依賴于國家的政策性傾斜,以及各級政府思想上的高度重視,為中職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
中職院校的內部因素是制約招生數量和質量的重要因素,如辦學形式單一、教學改革不力、雙師型教師不足等都是目前中職院校的短板。
二、中職擺脫招生困境的對策
中職招生工作是一個系統的工程。經濟上應建立多元投資體制;政策上應實行一體化管理,創新辦學模式;文化上應改造中等職業教育招生的文化環境;深化中等職業教育內部改革,以就業為導向促進招生。
1.建立多元投資體制
資金問題是制約中等職業教育招生乃至生存的瓶頸,為使中等職業教育適應經濟發展形勢,走出招生困境,必須大力促進多元化投資格局的健康發展。職業教育的最大特點是具有廣泛的社會性,所以必須調動全社會投資的積極性。加強政府投資、企業投資,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并完善學費收繳制度。
2.創新辦學模式
中等職業教育要走出招生難的困境,必須轉變不適應當今社會需要的舊的辦學體制,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教育內在規律相適應,不同類型教育相互溝通、相互銜接的新的辦學體制。
3.改造中等職業教育招生的文化環境
社會文化環境影響著社會認同,改變著人們的觀念,教育觀念決定著教育的行為。要轉變中等職業教育招生的社會文化環境,需要重新認識中等職業教育的社會價值,不斷提高對中等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同度。
4.深化內部改革
中等職業學校只有練好內功,搞好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優化師資隊伍建設才能使辦學質量真正得到提高,使自己培養的學生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
5.以就業促招生
堅持以就業為導向,面向市場、面向社會辦學,是中等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的根本要求,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必然選擇。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是中等職業教育走出困境、進入持續發展的一條成功經驗。實踐證明,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有利于中等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就業市場的緊密結合,有利于拓寬就業渠道,促進就業和再就業,有利于增強中等職業教育的適應性和辦學特色。
參考文獻:
[1]陳勝祥.中等職業教育招生的困境、成因與對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
[2]馬濟勝.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問題研究[D].同濟大學,2007.
[3]張文雯,曹曄.山東省中職學校專業結構現狀抽樣調查分析[J].上海師范大學,2009.
[4]曹曄.河北省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建設現狀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