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辰云
〔關鍵詞〕 自閉癥幼兒;行為表現;
疏導方法;學習氛圍;角
色游戲;家園配合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09—0038—01
自閉癥即人為地自我封閉于一個相對固定與狹小的環境中,由于隔絕了與人的交往從而產生心理障礙的癥候群。常見的表現是:孤僻、膽怯、自私與任性,不幫助別人,也不讓別人幫助。對自閉癥幼兒進行疏導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為了讓自閉癥幼兒能盡快適應集體生活,積極參與各項活動,與同伴共享成長的快樂,就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與配合。下面談談我的幾點認識:
一、自閉癥幼兒的主要行為表現
1. 孤獨離群,情感上不會與其他人建立正常的聯系。自閉癥幼兒幾乎從不主動找別的小朋友玩,別人找他玩的時候會躲避;對同伴的呼喚沒有反應,總是喜歡自己單獨活動、自己玩。有的幼兒雖然表現出不拒絕別人,但是不會與其他小朋友進行交往,缺乏社會交往的能力。例如,找小朋友玩耍時不是突然拍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者是突然跑過去摟別人一下,然后自己走開。好像這些拍人、揪人的行為不是為了找人聯系而只是一個動作,或者說只是一個接觸的形式,而沒有接觸人的內容和目的。他們的孤獨還表現在對周圍的一切事情都漠不關心,似乎周圍發生什么事都與他們無關,且很難引起他們的興趣和注意,他們似乎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他們的目光經常會不注視對方甚至回避對方的目光,平時活動時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時也很少正視、很少微笑,從不會和人打招呼。
2. 語言發展上的障礙十分突出。大多數自閉癥幼兒言語很少,比較嚴重的幼兒幾乎終生不語。有時候即使是說話的幼兒,他們會說會用的詞匯也是很有限的,而且他們也常常不愿意說話。有的幼兒會說話,但聲音很小、很低或是自言自語重復一些單調的詞。有的幼兒只會模仿別人說過的話,而不會用自己的語言來進行交談。交流時還常常表現出代詞運用的混淆顛倒,例如,常常會用“你”和“他”來代替他自己。
3. 大多數幼兒的智力發育落后且不均衡。大多數自閉癥幼兒的智力發育會比同齡幼兒遲緩,而只有少數自閉癥幼兒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是有些幼兒在智力活動的某一方面又出奇得好,令人不可思議。有不少自閉癥幼兒的機械記憶能力很強,尤其是對文字符號的記憶能力。例如,有位4歲的幼兒特別喜歡認字,看見字就主動問念什么,并且只問一次就記住,因此他能毫不費力地流利閱讀兒童故事書,這說明他掌握了不少詞匯,但當他要用詞來表達時又顯得很困難。
二、對自閉癥幼兒進行疏導的方法
1. 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讓自閉癥幼兒體驗交往的快樂。我們班在語言角開展了“我是故事大王”的活動,請每個幼兒將自己家中喜歡的故事書帶到幼兒園,并放入“我是故事大王”的分享區,讓他們利用早談時間來講述自己喜歡的一個故事,促進自閉癥幼兒與其他幼兒之間的交流。
2. 開展角色游戲,鼓勵自閉癥幼兒與別的小朋友進行交流。角色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游戲,對于幼兒來說,交往能力在自主性游戲中最能體現出來。角色游戲可以讓幼兒在交往中取長補短,互相影響。因此,教師可多提供這樣的游戲,鼓勵自閉癥幼兒多參與,培養自閉癥幼兒與同伴交往的能力。
3. 幫助自閉癥幼兒克服“自我中心”,讓他們學會關心別人。“自我中心”是幼兒思維的一個顯著特征,由于受“自我中心”的影響,幼兒的行為大多會從“利己”的觀點出發,這嚴重影響了幼兒間的交往。因此,教師可通過以下方式,幫助自閉癥幼兒克服“自我中心”,發展利他行為。首先,可利用文藝作品,對自閉癥幼兒進行形象教育。直觀生動的形象容易為幼兒所接受,因此可讓自閉癥幼兒通過觀察和模仿《雷鋒的故事》《小羊過橋》等文藝作品中的正面形象來改變自己。其次,幼兒愛模仿,因此,作為教師,應通過鼓勵、贊許、獎勵等方法,強化自閉癥幼兒的利他行為,讓他們學會關心別人。
4. 家園配合,共同培養自閉癥幼兒的交往能力。幼兒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除了需要幼兒園的教育外,同時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因此,幼兒園可通過召開家長會、舉辦家長學校講座、進行家訪等方式與家長溝通交流,幫助家長了解自閉癥幼兒的心理,引導家長學會對自閉癥幼兒進行心理疏導,讓幼兒園和家長形成教育合力,共同為自閉癥幼兒的未來撐起一片藍天。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