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斌+祿樹暉+楊小林
摘 要:本文針對西藏大學農牧學院實踐教學的現狀,通過分析多元化實踐教學的現實意義,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科學地融為一體,使實踐教學貫穿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中,成為培養大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的重要載體。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多元化
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不斷提升實踐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方向。國家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文件中明確指出:“實踐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動手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在當前我院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階段,探討圍繞加強實踐教學與創新教育,如何進一步提高認識,構建專業實踐教學新體系,合理定位,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加強實踐教學與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實踐教學多元化的重要意義
1.優化專業課程體系
知識本位對高校教學思想有著深遠的影響,無論課程體系、課程內容,還是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都過于強調理論教學的嚴密性和嚴謹性,理論教學在教學環節中處于絕對的主體地位,而實踐教學則依附于理論教學過程,在教學活動中始終以教師、課本、課堂為中心,專業課程體系總能體現本科“三段式”結構的痕跡;一般來說,教師并不注重利用實踐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總是處于一種被動填鴨狀態,缺乏必要的學習興趣和激情。
縱觀近年來西藏自治區的就業形勢,學校辦學更應該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工作后利用的知識為基本開發思路,明確學生今后的工作方向,確定目前的學習領域。堅持針對性、應用性和實踐性的原則,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手段,重組課程結構,優化課程體系。專業課程教學應注重針對性、開放性和職業性,更新實踐教學理念,多渠道地拓展實踐教學環節,多方面地開發實踐教學,多元化地開展實踐教學,加強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2.發揮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實踐教學對引導學生樹立科學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創新意識、形成創新精神和積累創新能力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對于發揮學生的個性和潛能、提升綜合素質,都能起到課堂理論教學以及書本學習無法替代的作用。
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形成一定的知識積累,但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不是僅靠理論學習便能形成的,還需要經過長期的、一定的實踐活動來培養和造就。
3.促進教師職業技能水平的提高
實踐教學活動對加快教師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的改變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知識講授為重點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實踐教學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實踐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實踐技能為目標、以提高學生職業素質為核心的教學方式。
在充分相信學生具有足夠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探索精神,充分發揮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的能動性和積極性,充分發揮教師在實踐教學中的指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教師將會有充足的時間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師生之間的關系會變得更為和諧。同時,教師應該掌握并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地參加社會實踐,積極參與實踐教學改革,不斷到企業單位實踐鍛煉和學習,不斷地將新知識、新方法、新技能融入課程教學和實踐活動之中,使教師的教學水平、實踐動手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對實踐教學多元化的新認識
傳統的實踐教學總會被人為地限制在某一特定的實踐教學環節中,例如針對學生進行基本的課內實驗,針對培養學生操作技能的實習和實訓等。因此,其所涉及的覆蓋面不夠寬泛,把實踐教學概念化。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教師在課程教學改革中對實踐教學探索,不利于教師實踐教學技能的培養和提高,影響和制約著高校的課程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其實,實踐教學活動本身并不僅僅局限于培養學生的肢體技能、課內實驗,從廣義上而言,凡有利于培養學生職業技能,提高職業素質且具有“手腦并用、身體力行”等的實踐特征的教學活動都可看作實踐教學,都可作為實踐教學的形式或內容。在時間和空間上,它可以從課內延續到課外,從學校延伸到企業,從校內擴展到社會。
三、實踐教學活動的多元化選擇
生產實踐、社會實踐和科學實踐是人類實踐的三大基本形式,同時也是高職院校開展教學的基本形式。社會發展中的實踐內容是不斷充實的,其形式呈現多樣化的趨勢,組織安排的途徑也更加靈活機動,高校的實踐教學活動也應有十分廣闊的空間。
1.實踐教學活動的內容不斷充實
實踐活動中,學生要學習的活動內容多種多樣,如儀器儀表的測量和使用、機械設備的操作和調試、儀器設備故障的排除和維修等,與此同時,學生也要學習信息的搜索、整理和分析,與人交流,合作共事,直面挫折和承擔壓力。在實踐教學活動中,不僅要對學生的肢體技能加以訓練,還要注意對學生的心智培育,更要注重通過實踐教學活動對所學知識的融會貫通和內化,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交流表達的能力、多方位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實踐教學活動的形式豐富多彩
實踐教學活動的形式可以是安排在校內的課程實驗和課程設計、模擬仿真環境下的階段性實習和實訓、社會的認知實踐和校外的工學交替、企業的頂崗實習和生產實踐等,同樣也可以是教師在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思路指導下,通過案例教學、項目教學、任務驅動、主題研討、仿真訓練、情景模擬等形式呈現。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團隊自主性實踐活動,使學生的實踐鍛煉與理論知識學習融為一體,從而更為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3.實踐教學活動在時空安排上靈活多元
實踐教學活動可以在課內進行,也可以延伸到課外;可以在教室和實驗室里組織,也可以安排在具有模擬仿真或真實工作環境的校內實踐教學基地中進行。但僅有校內的實踐教學活動顯然是不夠的,無論是環境文化、工作氛圍,還是學生的心智感受,都與企業實際工作現場有較大差異,一些良好職業行為的養成,某些不易言傳的經驗和應變技巧,只有在企業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才有很好的體驗。因此,高職學生必須走出校門,踏上社會,進入企業,置身于社會和企業的真實工作環境中,使綜合職業能力在實際的工作場所中得到培養和提高。同樣,實踐教學活動的時間安排也可以是靈活多變的,可以與理論教學同步,也可以交替穿插;可以是實踐、理論、再實踐,也可以是邊理論、邊實踐,理論與實踐教學的一體化。
加強實踐教學多元化建設,為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和構建終身學習體系搭建公共平臺,可以為校內外學生提供多渠道的學習、實習、實訓的機會,實現教學資源價值的最大化,有力提升教學資源服務社會、服務學生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紅梅,盧葦,邢薇薇,等.產學合作育人機制的改革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76-80.
[2]洪林,王愛軍.應用型本科高校實踐教學改革與創新[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23(9):5-8.
[3]陳新.校企合作培養卓越工程師[J].唯實·現代教育,2012(8):52-53.
[4]高小強,王慶.創新實踐教育與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7):268-270.
[5]朱道立,陳佩林,馬以桐,等.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索[J].遼寧教育研究,2007(12).
[6]山紅紅.強化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育人體系建設[J].中國高等教育,2011(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