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德華
摘 要: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既是師范生必須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也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師范生應形成的一項職業素養。在對師范生的培養過程中,應注重從多媒體課件制作課程的實踐教學中培養該技能。文章提出了通過各種實踐教學載體建設提高師范生制作多媒體課件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師范生;多媒體課件;實踐教學;能力培養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對教育教學產生了深刻影響,多媒體教學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既是師范生必須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也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師范生形成的一項職業素養。實踐教學是多媒體課件制作類課程建設的核心內容,是師范生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從實際來看,多媒體課件制作課程的實踐教學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實踐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多媒體課件制作類課程的實踐教學通常附屬于理論教學,實踐教學通常是在理論課程教學后對教材操作內容的重復,無力為學生構建起有效的課程能力體系。從課時分配來看,筆者所在學校的多媒體課件制作課程總課時為34學時,其中實踐占12學時,在實際教學中常因各種因素造成實踐教學被理論教學擠壓的情況。從平時作業和期末設計作品來看,學生所提交的作業和作品的教育性、技術性、藝術性、實用性等評價指標存在著相當不足。另外,在課堂教學中,一部分學生覺得內容枯燥,自我要求低,自主學習能力較差,跟不上教學進度;實驗課中準備不充分,動手能力差,效率低;課外也沒有進行必要的練習。課程缺乏實踐體會、實踐練習、實踐交流和實踐討論的載體,也導致師范生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的缺乏。
二、實踐教學的現實意義
實踐教學環節是對相關課程知識深入理解和系統運用的過程,因而實踐教學環節從側面可以反映出學生對課程知識理解和運用的能力。實踐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對課程知識的學習興趣,構建學生課程學習的主體性。實踐教學還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幫助學生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為學生就業打下良好基礎。
三、實踐教學多元化、體系化建設的實踐與策略
結合教學實踐,筆者以開設師范技能學分、夯實理論基礎、改進實驗教學、開放課程實驗室、開展課程競賽、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建設課程資源庫為載體,對多媒體課件制作課程的實踐教學提出了策略。
1.設立師范技能學分,提高專業認識和學習主動性
除了教學計劃規定必修的學分外,由二級學院專門設立師范技能學分。如我院設立了書法、手工、鋼琴、舞蹈、現代教育技術等技能學分,每項技能由相應的任課教師編寫技能目標、技能內容和考核辦法,技能學分突出師范生理論知識與實踐動手能力融合并進的目的,要求現有的小學教育和學前教育2個師范專業的本專科學生在校期間必須修完全部師范技能學分。多媒體課件制作技能納入現代教育技術技能之中,以師范技能學分強化學生的專業意識,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
2.整合相關課程知識,夯實課件制作的理論基礎
多媒體課件制作課程不是一門孤立的課程,學生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的形成離不開教育學、心理學等有關學科理論的支持。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特點,在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學法、教學設計、現代教育技術等先修課程的理論指導下,同時依賴一定的教學信息處理技能及多媒體課件評價的理論和實踐,靈活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與手段,將學科教學內容編制成教學課件。在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培養中,要提高師范生的教育實踐能力和對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適應性,為將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多媒體課件制作基礎理論的教學內容選擇上,應注重課程內容與應用相融合,強化應用技能,注重信息技術與專業課程內容整合,突出專業特點。
3.改進實驗教學,增強課程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實驗教學要以訓練學生的應變能力、知識綜合應用能力為目標,學生只有在對實驗內容所涉及的知識點及其應用范圍有較深刻的理解,較好地掌握了知識的應用方法和技巧,并具有較強的領悟能力、較快的反應速度的情況下,才能出色地完成現場操作實踐任務。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和能力,制訂出恰當的分層實驗教學目標。修訂實驗教學大綱,增加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減少演示性和驗證性實驗,適當增加實驗教學環節在學生平時成績中的權重。實驗教學內容的選擇要體現課程知識的整體性和邏輯性,保證相關實驗呈現出漸進的和螺旋上升的知識整體,避免實驗項目孤立開設。為保障實驗項目的順利進行,教師還要編制實驗指導書,使學生明晰實驗項目所涉及的重要知識點。
4.依托開放課程實驗室,提高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在多媒體課件制作課程的教學計劃外,筆者以開放課程實驗室拓展和延伸課堂教學,為學生提供課外實踐平臺。筆者按照學生選修師范技能學分的相關要求,規定授課班級的學生每周必須安排至少2學時集中到實驗室進行自主實驗,另外對有需求的學生進行實驗室的預約開放。學生按照實驗教學大綱中給出的綜合性和設計性的實驗項目要求,進行自主的開放性、研究性和創新性的課件設計開發。在開放實驗室過程中,教師可以因材施,教進行分層課外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科學嚴謹的思維,為學生完成一些較大型的課件積累經驗,同時這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5.開展多層次的課程競賽,促進實踐教學
在校內開展以個人和團隊為單位的班級、年級、學院三個層次的多媒體課件制作競賽,對參賽課件從選題、規范、素材、功能、藝術性、技術性、應用價值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對能力突出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和指導其參加省級和國家級的有關競賽。課程競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考察了學生多媒體課件制作的基本理論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程實踐教學質量得到了提升。通過課程競賽,學生的知識結構得到優化,專業能力得以形成,促進了學科知識和信息技術的整合。同時,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得到培養,可以在參賽中發現自身的缺點和不足,不斷自我完善,培養了堅韌的意志和團隊合作精神。
6.加強實訓基地建設,以雙導師制提升課件的實用性
幼兒園、小學等實訓基地是師范生了解社會和接觸教育實踐的橋梁,也是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保證。經過校內的理論學習和實踐能力培養,師范生的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有了一定發展,但所制作課件的實用性仍有不足,應通過加強實訓基地內涵建設和實行師范生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培養的“雙導師”制加以解決。任課教師應經常性地帶領師范生到實訓基地開展教育見習、觀摩,參加實訓基地的教研活動等。在這一環節中,任課教師、師范生、實訓基地教師三者應以實際需求為導向,圍繞多媒體課件如何有效輔助教學和發揮積極作用進行培訓,共同參與多媒體課件制作的選題、教學設計、系統設計、稿本編寫、素材準備、課件編輯、試用評價等流程,以提升學生所制作的多媒體課件的實用性,最終的課件為三方所共有。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安排學生使用自己制作的課件在實訓基地進行實際教學。
7.建設課程資源庫,實現資源共享
建設優秀多媒體課件作品資源庫和素材庫,開發基于網絡的教學平臺,實現課程資源充分的開放和共享,為實踐教學活動提供有力的資源保障和實踐平臺,滿足學生學習和創作和需要。
多媒體課件制作是師范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在實踐教學中,應以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實踐操作為核心,通過各種載體建設培養學生的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所制作的多媒體課件達到突出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提高教學效果、實現教學最優化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朱世根,周榮華,趙文玲.師范專科生多媒體課件制作技能的培養[J].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3):113-115.
[2]莫禮平,李建鋒.多媒體課件開發類課程的多元化實踐教學模式[J].新課程研究,2013(8):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