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花秀
【摘要】大學英語與高中英語在教學和學習方法上存在較大差異,很多大學新生一時無法適應,加上學生缺乏必要自主學習能力,剛學習大學英語時會感到吃力。本文主要闡述了培養大學新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有效途徑,旨在幫助大學新生順利適應大學英語教育模式,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知識運用能力。
【關鍵詞】大學新生 英語 自主學習能力
大學英語和高中英語具有較大差異,首先,大學課程設置以及學習氛圍都相對寬松,大部分大學新生缺乏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不知道怎樣分配自由時間,也不知道怎樣進行選擇;其次,高中英語授課普遍采用的是中文,大學英語教師則用英語授課,很多學生特別是英語基礎較薄弱的學生聽課較吃力,對英語學習提不起興趣。這就要求我們轉變大學新生學習觀念,訓練他們的自主學習習慣,使其逐漸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為他們快速適應大學英語教育和完成正規教育后繼續有效的學習打下基礎。
一、培養大學新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性
高中階段,高考是教師和學生的最終目標,為了讓學生考取一所好大學,高中英語教師普遍滿堂灌,很少給予學生開口說話的機會,在課堂中始終處于被動的聽和記的狀態,長此以往,就會對教師過度依賴,最終造成學生高分低能,只會紙上談兵,進入大學后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較差。近年來,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與世界各國的交往日益密切,對大學英語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培養具有較高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的英語人才是大學英語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而對于大學生來說,其成功往往來自于自主學習,只有通過自主學習、實踐和交流,才能將英語知識內化,才能靈活英語語言,因此,我們要特別注重對大學新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使他們盡快實現由高中向大學的轉變。
二、培養大學新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1.培養英語自主學習意識
自主學習(autonomous learning)是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和管理,這是一種不依靠教師而對所學知識進行運用的能力,其要求學生具備責任之心,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完善的學習計劃,能夠對自己的學習進步進行評估,對自己的學習策略進行調整,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起到輔助作用。可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有效途徑,是他們終身進行英語學習的基礎。我們應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納入整個教學計劃并作為大學英語初期教學重點,針對大學新生心理狀態制定英語課堂合作學習和課下自主學習策略,對新生進行必要培訓,特別是在學期初始階段要加強與學生交流,深入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以學生為主體,合理設計教學方案,確定教學目標,精心安排課堂活動,幫助學生樹立全新的學習觀念,使他們勇于成為英語學習的主動者和實踐者,逐漸減少對教師的依賴,主動探尋英語知識。比如可選一些課外閱讀材料如英文笑話、經典名著、簡寫本等讓學生讀,難度要適宜,使學生初嘗甜頭,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之后再找一些難度較大的材料進行訓練,這樣以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都會逐步提高。
2.開發英語自主學習潛力
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在教學過程中將英語教學與學習策略的培訓結合起來,喚醒學生對大學英語學習策略的應用意識,不斷挖掘他們的自主學習潛力,提高其認知和元認知水平。對于大學新生的第一節課,教師不應急于講授書本知識,可用座談、網絡、留言等形式讓學生對學習策略有一個系統了解,并自己擬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式,監控學習過程,調整學習狀態,從各個環節對自己的英語學習進行管理。以元認知策略為例,該學習策略是學習者關于自己的認知過程的調節能力,學生掌握該策略能夠根據自己的擅長選擇合適的學習材料,安排學習計劃,并對學習過程進行監控和反思,進而進行自我引導和調節,主動尋找英語學習機會,揚長避短。綜上,學習策略特別是元認知策略對學生的學習成效起著決定性作用,培訓學習策略、開發學生自主學習潛力是大學新生順利實現過渡、通往成功的關鍵一環。教師也可在第一節課采用導入問題法,向學生提出下列問題:What is“college”?What is“college student”?What is“English”?What is“college English”?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college English”and“middle-school English”?設計案例、說法、比喻、描述、記敘、對比、辯論、研討、選擇等小組活動,讓學生自主進行小組討論,使學生在自主談論中體會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3.開展合作學習
自主學習能力不單單體現在自學環境,還體現在與同學合作學習的環境以及在更大的實踐群體中的自律能力,所以合作學習是必不可少。合作學習模式是在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前提下開展的,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其充分體現了英語教學的交際性和實踐性。很多大學新生比較喜歡獨立學習,這主要是因為在基礎教育階段形成的學習習慣問題,另外就是學生英語基礎較薄弱,害怕犯錯,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慢慢引導學生,讓學生了解到同學之間相互合作的重要性。自學生入學開始就按照班級人數將學生分成小組,以小組形式展開學習,每組設一名組長和一名秘書長,由組長負責協調小組活動,安排小組活動計劃,秘書長則由小組成員輪流擔任,主要負責記錄活動過程、總結和評價。以寫作課為例,教師可先傳授學生寫作技巧,然后布置寫作題目,由學生個人獨立完成寫作,小組成員之間相互批改,經過小組討論后,發現、總結小組成員的優勢和不足,形成小組報告,最后將報告上交給教師或以展示的形式完成任務。
三、結語
總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成功的標志就是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發展,如何在全新的、多元化的大學英語教育環境下培養新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我們應當正確認識到大學新生特點,看到他們在性格、興趣、動機以及學習策略方面的差異性,不斷強化其英語自主學習意識,開發其自主學習潛力,使其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習慣,進而順利完成由高中向大學的過渡。
參考文獻:
[1]朱海蓉.在英語學習中培養大學新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2(14):163-164.
[2]徐錦芬,唐芳,劉澤華.培養大學新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三維一體”教學模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實驗研究 [J].外語教學,2010,31(6):60-64.
基金項目:“網絡環境下大學新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HZXYJG1031)”成果之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