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市國土資源局 施明洲
美麗鄉村的人居之夢
——海寧市農村土地整治隨想
海寧市國土資源局 施明洲
此刻的海寧,正行進在風生水起的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路途中。農村土地整治和星級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扎實推進,一個不離鄉“進”城的美麗人居夢想,正在走進千萬農戶家庭。海寧廣袤的田野,正在承載和建設著新的現代人居文明。
“人,詩意地棲居”,是德國古典詩人荷爾德林在“田園城市”運動中的著名詩句。開展農村土地整治、建設美麗鄉村,是構筑美麗人居夢想的現實選擇和歷史必然。海寧市美麗鄉村建設的樣板鹽官鎮桃園村,590多戶農戶告別豬糞亂堆、垃圾遍地、污水橫流的“臟、亂、差”舊居地,集聚搬遷,生態和生活環境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集聚搬遷以小區模式建設新宅居,一排排別墅、排屋連片,水泥路面平坦寬敞,農民公園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污水入管網,垃圾集中清理,數字電視網絡寬帶入戶,小區達到“六化”(硬化、亮化、凈化、綠化、文化、美化)布局,環境整潔,道路通暢,村文化禮堂不時傳出一陣陣悅耳的歌聲。“典雅精致一小村,悠然相擁自然聲,綠意盎然花相伴,恍入世外桃源春。”這是一位學者最近參訪了桃園村后寫下的贊美詩句。
隨便走進一戶農家,三、四百平米寬敞明亮的宅樓,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各置其位,花崗石地面潔凈锃亮,高清晰液晶電視在播放著豐富的節目,庭院中,各色家用轎車靜臥著……同樣的景象出現在斜橋鎮華豐村集聚小區,許村鎮景樹村、雙聯村等地農村。集聚小區規模均在300-400戶,一色聯排3.5層宅樓,公共設施一應齊全,儼然成為不離鄉的“城市”住宅區。
不到5年時間,海寧農村居住狀況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今非昔比。2013年,全市15個土地整治項目通過省級驗收,集聚搬遷農戶3009戶(累計簽約搬遷農戶2.43萬戶、占總農戶18.7%),一個完全代表農民意愿的鄉村人居革命,已在海寧大地波瀾壯闊地興起。
土地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不僅改善了生活環境,還極大拓展了農村土地利用的空間格局,促進土地規模經營和農業農村發展方式的轉變。通過農村土地整治復墾,不僅增加了耕地,還極大提高了農地連片成方規模,有利于規模經營,提升農業產出效益。海寧農村一些村經濟合作組織,探索合作社股份制和家庭農場經營模式。斜橋鎮華豐村農戶,在土地整治集聚搬遷后,將土地交由村級經濟組織經營,一方面“上岸”進城務工(部分在本地承包大戶打工),同時按土地股份享受分紅(土地租金)。袁花鎮龍聯村、長安鎮興福村、丁橋鎮兩豐村家庭農場經營模式和成功經驗,在省級媒體《浙江日報》介紹推廣。千萬農戶家庭富裕勞動力辦廠經商致富,走上小康路。2013年,海寧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1400元,85.6%的農民已在二三產業就業,“兩富”目標離他們已經不再遙遠。城鄉一體、不離鄉“進”城,這個海寧農民世世代代的夢想,正在變成現實。

海寧市鹽官鎮桃園村農民新居
海寧市農村正在經歷的巨大變革,是海寧農民千百年來夢寐以求的生產活動和人居生活的理想藍本,在不離開故土生活情境的同時,享受著城鄉一體化帶來的現代文明和改革紅利。中共海寧市委十三屆五次全會提出,以改革統領“六件大事”建設美麗海寧,繪就了一幅海寧城鄉統籌發展的美好藍圖。美麗鄉村—城鄉一體人居之夢,正在成為海寧版本的美麗鄉村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