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宏
摘 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文言文閱讀興趣,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可利用文言典故、成語故事,音樂、電影、電視,借助表演、競賽,配合自主探究積極參與的方式,同時要加強閱讀,讓其領會文章精髓,進一步提高興趣,通過拓展閱讀,提升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對文言文的閱讀興趣。
關鍵詞:文言文;閱讀;興趣
從教材內容看,文言文在職高語文教材中仍占相當比例,且都是一些膾炙人口、文質兼美的名篇,內容上蘊含著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形式上形成了結構美、語言美、音韻美。通過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其鑒賞能力,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精神,對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及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大多數(shù)學生文言文功底較差,加之教師教學方法單一陳舊,學生又始終處于被動接受學習的過程,學習的興趣越來越低,最終導致教學效果不是很好。
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可見,只要有了興趣,就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文言文教學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是學好文言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那么,怎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呢?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無論是現(xiàn)代文還是文言文,教師只有在創(chuàng)設了好的情境之下,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結合職高學生實際,通過研究,在文言文教學中,下列方法較為有效。
1.從文言典故、成語故事入手
文言典故和成語故事在文言文中到處可見,針對教學內容,教師在課堂上若能有效利用這些,就能達到一定效果。在教學《廉頗藺相如列傳》時,先從“完璧歸趙”“負荊請罪”等成語故事引入,再給學生講“將相和歡”的歷史故事,讓學生體會藺相如機智勇敢、深明大義、不計私怨的愛國主義精神,了解廉頗知錯改錯的高貴品質,就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進而引起其學習的興趣。
2.活用音樂、電影、電視
愛好能夠產(chǎn)生穩(wěn)定而持久的影響力。教學中教師若能引導和利用學生對流行歌曲的愛好,對追星的狂熱和對電視劇的迷戀,也可產(chǎn)生積極影響。
3.借助表演和競賽
職高所選文言文有許多敘事情節(jié)性強、對話多的文章。針對此類文章,我們不妨用表演的形式,讓學生通過自身參與去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更易于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廉頗藺相如列傳》人物對話較多,教學中,讓學生分角色來表演,大大提高了學生對文章學習的興趣,且有利于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4.自主探究,積極參與
職高學生文言文基礎較差,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中缺乏積極思考,一味地依賴教師,針對這種現(xiàn)象,在一些淺顯易懂的文言文教學中,可以先設立問題,讓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究來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二、拓展閱讀,提升興趣
文言文教學不能只是停留在課本上,而是要學生通過閱讀理解,更多地吸收古文中留下來的豐富文化遺產(chǎn),學以致用。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拓寬視野,拓寬思維,適當?shù)卦黾右恍┡c課文相關或相似的文言文閱讀內容,特別是一些與現(xiàn)實生活有關聯(lián)內容的文言作品,更易于引起學生的興趣。針對職高學生實際在《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教學時,結合口語訓練,通過文章內容,讓學生了解如何勸諫別人,勸諫時應該找到合理的方式,這樣才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進而延伸到如何與人交談,怎樣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這樣學生學起來興趣更濃,效果更佳,也更進一步提升了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文言文閱讀興趣,需要教師從導課、授課、朗讀等方面入手,只有讓學生對其產(chǎn)生積極的興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真正達到文言文教學的目的。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