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雪筠+楊忠海+張林
摘要:當前隨著會計知識在高素質經濟管理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高?;径荚诮洕c管理類專業(非會計學專業)開設了會計學課程。文章通過分析會計學課程的授課對象及會計課程教學的不同側重點,指出會計學課程教學內容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以保證該門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經管類專業;會計學;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2-4107(2014)05-0003-02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場活動的主體,是市場機制運行的微觀基礎。在市場經濟中的企業,必須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則,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直接從事生產、流通和服務性的經營活動,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依法納稅。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企業對管理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讀懂財務報告并利用其提供的會計信息進行決策是對企業管理者的最基本要求。為此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中規定會計學課程為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非會計學專業)核心課程,足以證明會計學課程在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的知識體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會計學課程的授課對象
目前,我國高校會計學課程是面向市場營銷、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貿易經濟等會計學專業以外的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開設的,這些經濟與管理類專業本科畢業生未來的工作崗位要求必須具備一定的認知會計信息和利用會計信息進行預測和決策的能力。為此,構建一個既適合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非會計學專業)的會計學課程特點又能滿足不同專業本科生多樣化需求的會計知識的教學模式,成為會計學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探索的關鍵點。
二、會計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 教學目標不準確
由于專業性質決定了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非會計學專業)的學生只是會計信息的使用者而不是會計信息的生產者,所以為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非會計學專業)開設的會計學課程教學目標應該是培養本專業(非會計學專業)學生成為具有會計意識、能解讀財務報告的企業管理者,而不是培養他們成為記賬、算賬、報賬的專業會計人員[1]。目前,許多高校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非會計學專業)開設的會計學課程是將會計學本科專業的基礎會計和中級財務會計兩門課程教學內容濃縮形成的,其教學內容組織主要側重如何“做會計”,忽視對企業財務報告中項目列示的特點、項目填列的基本方法、各項目之間鉤稽關系的理解,更沒有涉及如何對財務報告進行分析。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非會計學專業)學生學完會計學課程,只明確了企業經濟業務發生后按照程序填制或取得原始憑證,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登記會計賬簿并編制財務報告。這種教學模式與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非會計學專業)學生對會計知識的需求是不相符的。
(二)教學內容結構體系缺少特色
目前針對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非會計學專業)開設的會計學課程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沿用會計學專業的課程教學內容,按照會計循環,從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到最終財務報告的形成,分章節逐一地介紹[2]。由于會計學課程既有會計基礎知識又有會計要素知識,并將企業會計準則在會計要素中擴展講授,這種教學模式即使任課教師能在有限的理論授課學時內將這些內容全部講完,但由于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非會計學專業)學生沒有相應的輔助課程來進行消化和鞏固,造成學生無法對會計學知識點形成連貫記憶,從而對會計核算方法體系與企業的經營活動沒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另一種模式則是基于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非會計學專業)學生只需要對會計知識有簡單了解即可,安排的課程教學內容只要求學生掌握會計的基本概念、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會計科目與賬戶,對會計實務部分只做簡單介紹,這種教學模式造成學生難以對會計知識形成整體的理解。在課程結束時,大多數學生只記得如何做簡單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對于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最重要的財務報告仍然理解不深,仿佛霧里看花。這種沒有針對性、缺乏特色的教學內容,使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非會計學專業)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理解各種會計概念、會計原理和會計要素內容及其關系,難以從會計的角度對企業的經濟業務活動有一個完整系統的認識。
(三)教學方法單一
會計學課程是一門技術性和操作性比較強的課程,任課教師往往擔心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非會計學專業)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不能理解并掌握會計知識,所以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法灌輸會計理論知識和實務知識,這對于初次接觸會計知識的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非會計學專業)學生來說在短期時間內不易理解和接受,很難進入學習狀態。由于學生沒有體會到會計作為企業管理活動中的重要環節所發揮的作用,對會計循環理解不深,缺乏企業實際會計業務操作和符合專業特點的案例分析,加上一般高校對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非會計學專業)學生不安排會計學課程進行實習,導致學生對會計知識難以獲得全面的感性認識,感到枯燥乏味,不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會計學課程后學生對會計知識仍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
三、改進會計學課程教學的措施
(一)明確會計學課程教學目標
只有明確了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非會計學專業)開設的會計學課程教學目標,才會有合理的會計學課程教學內容安排。會計學課程教學目標的設定應使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非會計學專業)學生懂得會計信息產生的過程和這些信息背后所反映的經濟含義,能夠運用會計所提供的信息做出生產、營銷、投資、融資或其他商業決策。因此會計學課程教學目標應該是使學生在了解會計學的基礎概念后,理解會計核算方法和《企業會計準則》內容,掌握會計信息分析方法,能解讀企業財務報告內容,對企業財務報告數據進行財務分析,為企業進行經濟決策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合理安排會計學課程教學內容
明確了會計學課程教學目標,不僅決定了會計學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而且還影響到本科人才培養的質量及就業。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非會計學專業)學生的就業目標主要是各類企業的管理部門,他們不會從事具體的會計工作,但是他們會在工作中運用會計信息,故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非會計學專業)的學生不需要像會計學專業的學生那樣懂得如何記賬和算賬,也不需要掌握比較多的高深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方法,會計學課程主要應該圍繞會計的基本理論、會計核算方法、會計循環及解讀財務報告組織課程的教學內容。在闡述會計基本原理和基本核算方法的基礎上,重點介紹財務報告的閱讀和使用,讓學生學會使用財務報告提供的會計信息。另外鑒于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各專業(非會計學專業)對會計學課程教學需求有所不同,應增加一些學科相互融合的知識,讓學生理解學科間的相互聯系,以便更好地將會計知識運用到今后的實際工作中。以講解財務報告為例,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根據國際和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側重通過財務報告了解企業的銷售狀況,銷售收入與應收賬款的變動情況,了解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以便制訂生產計劃、營銷計劃和策劃方案;國際經濟與貿易和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可以通過財務報告側重了解企業資產負債情況和經營成果情況。這樣的授課內容不僅向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非會計學專業)學生傳授了會計知識及其相關領域最前沿的知識,而且讓學生感覺在課堂教學中涉及的會計知識就如同在企業實際工作一樣,增加了學生學習會計學課程的興趣。同時在授課期間輔以會計學習題訓練,增強學生對會計知識的理解,達到在有限的學時內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
(三)積極改進會計學課程教學方法
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非會計學專業)的會計學課程教學仍以課堂理論教學為中心,以課外作業練習和實踐性教學為支撐。課堂教學組織方式上可以采取將會計知識講解與企業管理流程介紹相結合、啟發式和案例式教學相結合、理論教學與校內經管綜合實踐中心模擬實踐操作相結合等方式,使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非會計學專業)的學生既理解了會計理論知識,又與本專業知識相結合,實現知識的相互融合和利用,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
理論教學模塊中注重常規課堂教學和啟發性與案例教學相結合。案例教學法具有啟發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它既可以增強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非會計學專業)學生的會計理論知識,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會計實際操作能力,是提高學生專業綜合能力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對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非會計學專業)本科生來說,會計學課程教學以理論教學為主,會計案例教學為輔,將案例教學融入理論課堂講授之中。如在講授每一個會計要素后,通過對每一個會計要素的業務處理流程設計一個小案例,并在全部會計處理流程講授完之后,再設計一個綜合案例供學生課后思考討論。任課教師利用每一節課前時間對案例進行點評,便于學生將自己思考的結果與教師的結論進行比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論分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案例教學法,引導學生以邏輯思維的方式對會計學課程內容形成立體概念,提高學生的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鞏固理論教學內容,提高課程教學質量[3]。
在會計學課程理論教學結束后,為使學生理解會計核算形式應用,能夠閱讀簡單的企業財務報告,配以實踐性教學進行驗證練習,幫助學生對課堂理論教學的一部分內容獲得感性認識。由于會計工作特點的制約,會計學課程不易安排實地實習,為彌補實踐環節的不足,哈爾濱商業大學成立了經管綜合實踐教學中心,為經濟與管理類本科專業學生提供了模擬實訓的場所。通過在經管綜合實踐中心的模擬實訓,學生可以在實際動手操作中了解會計信息系統的運行和操作流程,同時對會計學課程理論知識予以具體化,如會計憑證的填制和財務報告編制等。通過會計學課程任課教師對實踐內容深度和難度的不同設計,使學生真切體會到了會計活動的復雜性、有用性和對企業經營決策的支撐性。
參考文獻:
[1]劉崢.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學改革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1,(13).
[2]王風華,桂良軍.信息化條件下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10).
[3]趙詠梅.我國高校會計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研究[J].財會教育,2012,(14).
收稿日期:2013-12-22
作者簡介:侯雪筠(1963—),女,山東招遠人,哈爾濱商業大學教學研究與質量監控中心主任,教授,博士,主要從事財務會計理論與方法研究。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重點資助項目“會計學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黑教高[2010]12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