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曉紅
摘 要:高中歷史教學中生本理念的運用,對學生思維方式以及知識接受能力的培養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同時也是提高教學針對性的關鍵所在。結合“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生本理念的運用”這一課題展開相應的探討,希望對今后繼續研究教學過程的有效開展提供相應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高中歷史;傳統教學;生本理念;不足與發展
高中歷史教學中,傳統教學理念已經不能適應當今教育發展的大環境。生本理念對高中歷史教學起到了推動發展的作用。本文通過對生本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傳統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學理念存在的弊端、新時期生本理念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發展方向這三個方面展開探討,希望對廣大教師能夠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生本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生本理念注重學生整體能力的有效培養過程,對學生培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注重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對知識形成過程進行有效的梳理。生本理念教學突出學生學習發展存在的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解決,使得學生學習能力全面提高,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知識點的串聯過程更加順利,達到知識體系構建要求。這是高中歷史生本理念運用的精華所在,也是對教學實踐中一切教學問題解決的根本思想。
二、傳統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學理念存在的弊端
1.“灌輸式”教學理念運用較為普遍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學理念決定教學方式的運用過程,傳統高中教學理念注重“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法的運用過程。學生的學習過程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教師往往根據本身主觀判斷進行主動灌輸,但實際上并不了解學生真正的學習需要。這樣的教學過程往往針對性不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足,學生的學習效果很難得到提高,也對學生歷史知識的有效掌握產生了極大的消極影響。這既是高中歷史教學中廣大教師普遍存在的教學思想誤區,也是教學理念較為落后的主要體現形式。針對這一現象,廣大教師應開展相應的研究探索,使其弊端能夠逐步得到根本解決。
2.學生主體地位體現不夠明確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這是新課標對廣大高中歷史教師教學觀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和現實要求。但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常不自覺地以自身為教學主體,疏于學情分析,對學生全面學習能力培養過程并不是十分重視,常常是針對成績較好的學生關注比較多,進行充分培養,而成績一般的學生并沒有選擇與之相符合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課堂分層教學運用過程不合理。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成績難免出現兩極分化現象,這是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存在的重大隱患,同時對學生能力培養的全面提高也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作用。針對這一現狀,廣大教師應該展開積極探索,選擇最佳解決方案,并將其解決方案根據具體實踐情況進行不斷的優化。
3.教師的引導作用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不夠明顯
新課標要求高中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發揮主導作用,對學生問題思維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促使學生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然而,很多教師對這一方面的重視程度還有待提高,最典型的是教師講授占據了幾乎全部時間,因此首先要將課堂時間歸還給學生,教師著重對學生的思維進行不斷的引導和培養。教師課堂教學主導作用不能充分體現,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學生學習過程較為被動,使學習方法以及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產生一定的困難。這是高中歷史教學中對“生本理念”運用存在主要不足的方面之一,希望能夠得到廣大教師的高度重視。
4.教師問題解決與研究很難做到以學生角度出發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基礎在于教師從學生發展的角度看待問題,并且以此進行相應的課堂教學過程。通過筆者教學觀察發現,很多教師在教學中注重知識傳授,以提高成績為目標,走教學捷徑,考試內容講得多,學習方法講得少,重點知識講得多,相關知識講得少,重視知識講授的量,忽視學生課堂上的接受能力,雖然保證了課堂教學進度,但學生知識的掌握過程并不理想,最終學生知識體系不僅很難構建,而且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也較為艱難,更不用說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了。這是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生本理念運用不夠充分的具體表現,同時對教學效果和有效性也很難產生推動作用。
三、新時期生本理念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發展方向
1.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提高教學過程的針對性
高中歷史教學中,對教學觀念的有效轉變其主要方法是自身對新課標教育理念的學習、理解、實踐,還在于教師之間的相互溝通交流,通過對教學觀念的不斷實踐,加深了解并進行相應的總結,進而把生本理念教學理念不斷地滲透到教學行為中,同時在教學中進行逐步的完善,形成行之有效的具有個性色彩的教學模式和風格。還要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和總結,而這樣的教學過程是生本理念教學運用過程形成的關鍵所在,也是教師自身逐步注重學生能力培養的必經之路,對教學效果的有效提高具有積極的意義。
2.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以學生為主體作為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核心思想,是生本理念運用的關鍵過程。教師針對學生存在的具體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將不同情況的學生有效劃分,使教學要求也實現具體化。這樣教學針對性能夠逐步體現,同時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得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進而縮小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這是生本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準確運用的核心,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3.積極發揮教師引導作用,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探究教學是對學生能力進行培養的有效方式與方法,也是教師對學生自身問題解決思路進行充分引導的主要手段。生本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主要體現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而探究教學正是生本理念運用的主要教學模式,它能對學生思維能力以及問題發現能力進行有效培養,對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的形成起到積極作用,從而使得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對學生歷史知識體系的構建具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在新課標不斷深入實施背景下,高中歷史生本理念的運用已經成為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思想,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以及潛能的挖掘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生本理念的運用過程還需要進行不斷的探索與研究。本文僅僅是探索過程中的一些感悟,筆者自身觀點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希望得到廣大同仁的積極意見與建議。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