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薇
[摘要]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而高職英語教育又是高職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尤其近年來英語教學逐漸受到重視,也對高職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職英語教學的目標不應只停留在應試階段,更重要的深層次目的是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高職英語教師應該意識到,高職英語教學不僅僅是詞匯、語法的教學,更重要的是語言文化的傳播與指導。
[關鍵詞]高職英語文化導入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14)11-0162-02語言是人類交流的工具,不同的語言是不同文化的體現,要學好一門語言,就必須了解并掌握目的語國家的文化。如果對英美等西方文化不做了解,是不可能真正學好英語的,就像目前我們的英語教學大多仍停留在應試階段,而忽略了不同層次的文化導入內容,違背了高職英語教學注重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目的。就現階段如何將國外文化與語言融合導入教學中,提高學生對中外文化差異的敏感性與鑒別能力,從而在面對今后的英語實際應用時更加從容與得心應手,是目前擺在高職英語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本課題研究背景
(一)本課題研究意義與價值
在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更多地把精力與重點放在語法、詞匯等內容的教授,過分強調書面形式的英語學習。基礎知識固然重要,但高職教育的目的是人性的提升和能力的發展,在忽略了文化導入的高職英語課堂上,學生雖然能掌握英語的基本知識,卻由于對目的語國家的文化、語言習慣缺乏了解,以至于學生在實際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溝通活動中,產生了障礙與錯誤,從而打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與自信心,最終導致與高職英語教學目的背道而馳。因此,英語教學文化導入逐漸引起相關重視。
(二)高職英語教學中不同層次的文化導入的必要性
美國的語言學家薩丕爾曾說過:“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語言與文化是緊密滲透,不可脫離開來的。培養學生實際交流溝通能力,就需要在語言教學的同時,進行英語文化的導入,讓學生了解西方文化習俗,明確中西方文化差異,增強其西方國家文化素養。因為不同文化背景下,其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都具有一定的差異,從而在語言交流時,也會產生差異性。學生只有將這些差異充分掌握并熟練運用于實際交際活動中,掃除語言障礙,才能真正體會到文化差異對語言學習的重要影響,才能真正學好并善用英語。
另一方面,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進行不同層次的文化導入,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面,擴大學生的視野,并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因為就目前大多學生看來,英語學習無非是考察聽說讀寫的能力,需要背單詞、背語法,沒有實際作用且枯燥乏味。但實施不同層次的文化導入會使學生改變以往對英語的片面觀念,如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加入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包括風土人情、生活習俗、思維觀念等,讓他們充滿好奇和疑問。
二、高職英語文化教學現狀
(一)高職學生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高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
調查顯示,高職學生總體來說英語成績較差,對語法掌握以及詞匯量累計等基礎知識儲備明顯不足,對英語學習沒有找到正確適合的方法和清晰的思路。基礎知識掌握已然如此,更不要說聽說能力以及對國外文化的掌握了。
2.被動學習,缺乏積極性
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沒有主動性就無法真正投入。大多高職學生學習沒有明確的目標,只是為了應付考試采取被動學習的態度。對于上課,他們顯得很抵觸,不肯與教師溝通交流,不肯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甚至對課堂教學感到枯燥乏味,以致上課時間被睡覺或玩手機等取代。
(二)教師在教學中問題
除學生之外,我們還訪問調查了部分高職英語教師,并深入到課堂中,調查教師的教學情況,也分析到幾點問題。
1.傳統教學影響根深蒂固
在傳統教學的影響下,迫于應試教育與教學進度的壓力,以及高職學生的基礎性差等原因,許多教師不得不將教學重點放在語法詞匯等基礎知識上。由于側重于語言教學,有的教師對文化導入意識淡薄,片面認為文化導入只是活躍課堂氣氛的內容;有的教師則是受進度、業績等壓力導致無暇分身,對文化的鉆研甚少。據相關資料表明,有部分院校已逐漸意識到文化導入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并開展了相應內容的探索,例如文化選修課、引進外籍教師等,但缺少針對性及系統性,往往使文化導入流于形式,在真正實踐時無法滲透,缺乏實踐性,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目前亟待解決的是從傳統教學觀念中擺脫出來,院校上下提高對文化導入重要性的認識程度,并針對本院校實際情況,開展具有可行性的一系列教學活動。
2.教育理念與方法陳舊落后
在傳統高職英語教師看來,注重的是四、六級考試的通過率,是學生每次考試的分數,認為只要成績優秀,考試通過率高,教學就算有了成效。但作為高職教育工作者,我們的目的是讓學生在今后的實際生活工作中,將學到的知識運用自如,因為英語教學的目的即是提高實際交流能力。但就目前高職院校英語課堂的教學情況看,傳統教學模式仍占主體地位,這樣的教學,語言輸入多,文化輸入少;書本知識輸入多,課外知識輸入少;結構和語法分析多,具體感悟少;考證、考級重視多,實際交流能力重視少。這就是為什么中國學生英語考試成績如此優秀,但一到實際交流中,便無法靈活運用的原因,主要是學生對西方文化習慣及中西方文化差異了解不足,這不但抑制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也阻礙了我國學生總體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發展。
三、高職英語教學中不同層次的文化導入方法
(一)利用課堂進行文化導入
結合教材利用課堂時間進行文化導入是最直接最常用的方法。目前高職英語教材涉及范圍較大,大多涉獵了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內容有國外名作家的作品、西方思想、生活等,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講解文章內容、語法和詞匯之外,應根據具體內容,向學生講解涉及的相關典故習俗、社會文化、作者生活背景等知識,這樣既能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又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增強西方文化素養。另外,課堂上進行不同層次的文化導入時,要注意一定的方法,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同層次因材施教,不要生搬硬套,使教學流于形式。可以帶動學生進行話題討論、表演與演講、搜集國外風土人情、關注國外社會新聞熱點等,通過多種途徑,使高職英語文化導入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2]
(二)加強中西文化差異的對比
了解中西方差異性,是學習高職英語并將其應用于實際交流的重要內容。文化差異是語言溝通的障礙,如果不能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只以國語的思維去學英語、用英語,必然學不好也用不好英語。文化差異有許多表現,包括風土人情、生活習慣、思維觀念、價值觀等等方面,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認識這些差異。教學過程中,要帶領學生將文化差異進行區分比較,鍛煉學生面對文化差異的敏感程度,以達到輕松跨文化交流的程度。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
多媒體教學是現代化教學中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手段。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使教學內容更為豐富。例如教師可以搜集整理與西方文化相關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或帶領學生觀看相關電視節目,讓學生更為生動直觀地感受西方文化,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開展專題講座等課外交流活動
利用課外時間開設專題講座,開展一系列比賽等活動可以促進學生重視文化修養并參與到學習文化活動中。可以邀請外籍教師開展關于以西方文化習俗、社交禮儀等為主題的講座,讓學生可以親身體會到中西方文化差異性。也可以讓學生通過查找相關資料,開展一系列討論、辯論及情景模擬等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文化交流活動中,更直接地學習英語國家的文化。
綜上所述,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包含著豐富的內涵,學習一門語言時,語法、詞匯等基礎知識固然重要,但僅僅學習這些還是遠遠不夠的。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意識到不同層次文化導入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并通過英語教材的更新、多媒體的完善、教學觀念的提高、教學方法的提升,盡可能地為學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進行實際語言交流打下基礎,實現無障礙交流,拓寬學生知識范圍,真正達到實際熟練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作為高職英語教師,更要進一步加強中外文化修養的提升,拓寬知識面,以適應新時代高職英語教育的更高要求。
[參考文獻]
[1]樊明科. 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研究[J].林區教學,2008(8):65-66.
[2]辛燕.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4):96.
[責任編輯:鐘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