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鴻雁
小學數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玩中學,從生活中尋找數感,這就使嚴謹的數學內容與生活中的一些信息緊密關聯。過分抽象的教學,會使小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提不起學習的熱情。因此,尋找一種合適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數學家蘇步青先生有一句名言:中小學教材可以混而不錯。不過,要做到這一點確實不易。學科課程綜合化的理念為數學與音樂的融合提供了機會,一些數學課可以用“音樂化”的形式呈現出來,形成一種嶄新的課堂教學面貌。下面,本人談談從音樂中尋找數學的樂趣。
一、低年級數學與音樂的情景相結合
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由于剛從幼兒園升入一年級,所以,他們對課堂的嚴謹性有些不適應。我們在教這些小朋友時,可以從音樂上對他們進行過渡。例如,剛教數數的時候,我們可以從《數鴨子》這首兒歌入手。上課時,先播放這首兒歌讓學生跟著試唱,當唱到“門前大橋下,游過一群鴨,快來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這兒時,進行視頻播放,這個地方連續播放幾次。在這個情景中,讓學生數鴨子,學生的學習熱情就非常高漲,很多學生一下子就能跟著數數。在數數時,老師要特別強調數數的過程,同時及時板書出數字:1、2、3、4、5、6、7……這樣,學生就能充分感受到數數的樂趣。緊接著,可以對數數的知識進行拓展。例如,老師問小朋友:你們能不能數出你家有幾口人?都有誰呀?數數看。在這里,讓學生充分體驗生活中的數學。通過這個過程,學生就能對知識進行遷移和感知。在《數鴨子》這首兒歌中,我們還可以利用鴨子的動畫形狀來教學“2”的書寫,通過聽音樂來展示鴨子的簡筆畫:視頻中的鴨子像數字中的什么?這時,學生就能輕而易舉感知到數字“2”。再把數字“2”與鴨子輪廓進行對比,學生就會異口同聲地說:“太像了。”最后把鴨子給簡化成“2”的形狀,指導學生通過畫鴨子來學習寫數字“2”。這樣,就輕而易舉讓學生掌握了這部分知識,從而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充分感受音樂在數學中的樂趣。
又如一年級的“找規律”,上課開始就可以通過教師有節奏的拍手游戲導入課題,在練習鞏固階段可以讓學生自己創造出有規律有節奏的拍手游戲,這樣在快樂的游戲中鞏固新知。基礎的數學可以利用兒歌輔助教學,但是難一點兒行嗎?毫無疑問還是可以的。
二、高年級數學與音樂創造性融合
例如,在教學分數單位時,可以充分利用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學習的過程中,可先放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接著讓學生認真聽,并讓他們尋找歌詞中的數學。很多學生馬上能找到這句歌詞:“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緊接著,老師就說:這里面的“三分”和“七分”正是我們這節課要來探究的內容,你們喜歡這兩位新朋友嗎?學生會感到既驚奇又詫異。那么什么叫“三分”,什么叫“七分”,你們想認識它嗎?學生們熱情高漲地說“想”。因為這實在是一個太有趣的問題了。接著老師就說:我們把每個人對事業的打拼看成一個整體,這個整體也就是單位“1”。那么我們要把這個單位“1”怎樣平均分啊?這時,學生就陷入了沉思。有些學生可能從歌詞中就能感受到:要把這個單位“1”平均十等分。如果把這個單位“1”十等分,那么又應該怎樣表示啊?這時,很多同學馬上就能想到:“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這時,老師說:“三分可能是受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七分還是要靠自身的努力。”那么,你們現在已經知道事業的成敗要靠什么嗎?(在這里,可以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等學生討論一下,接著話鋒一轉:如果要表示“天注定”是“要靠打拼”的幾分之幾,你會嗎?可能有些學生會猶豫一下,老師可以放手讓學生展開討論。在討論中,學生會明白: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應該用除法來算,那么這里應用3÷7=3/7。最后,引導學生總結出“天注定是靠打拼的3/7”。這里,就充分展示出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讓音樂與數學互相交融,讓枯燥數字與歡快的音符交匯,讓嚴謹的課堂氣氛與輕松的音樂有機結合。這樣的教學,不但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同時也更能喚起學生心靈中的數感。
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讓學生喜歡數學,他們才有動力把這門課程學好。例如18世紀的大數學家拉格朗日,在意大利都靈的圣保羅教堂聆聽圣樂時,萌發了求積分極值的變分法念頭;數學家華羅庚一道道數學難題的解決,與他那把寶貝二胡分不開。這樣的例子,古今中外都有。所以,在學習中欣賞音樂,最終達到勞逸結合,何樂而不為。
科學家的研究表明,音樂對于人們右腦的激發活化,對于人腦的智力開發,對于求異思維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而數學教學中,最重要一點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因此,可以把音樂中所追求的求異與數學中所追求的求異有機結合起來,并對數學中的求異思維進行整合開發。所以,只有把音樂全面滲透到數學課堂教學中去,才能真正實現音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價值。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音樂給數學課堂教學帶來了春天,帶來了活力,帶來了新氣象,帶來了新成效,同時帶來了數學課堂的有效性。因此,在數學課堂中要注重音樂元素的滲透。在數學課堂中,由于音樂的引進,喚醒了“沉悶”的數學課堂。因此,“開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將得以實現。
漫長的教學路,需要我們教師對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不斷探索。因為教學是一門藝術,充滿著生命力,充滿著變數,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去追求她的美與藝術。教學藝術又是多元化的,這就要求我們要去探索、尋求她的亮點。正如文中所說,數學中有音樂,音樂中有數學。教學離不開藝術,只有講究藝術的教學,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要發揮其獨創性、靈活性的教學原則,恰當地運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福建省安溪縣祥華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