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國英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新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不斷變化,它們將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作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主要目標。廣大初中英語教師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著力提升學生的寫、讀、聽、說能力。但是就目前而言,山區英語口語教育仍稍顯滯后。如何在山區開展英語教學進行了分析,以期不斷提高山區初中英語教學水平,改善英語教學現狀,促進山區學生英語成績的顯著提高。
關鍵詞:山區;英語教學;口語;現狀對策
一、英語教學現狀
現在,山區經濟發展水平嚴重滯后,學校軟硬件設施落后,學生基礎薄弱,教學資源嚴重不足,最終導致學生詞匯量嚴重缺乏;山區沒有形成良好的語言教學環境,家長缺乏對英語基礎知識的重視,最終加大了山區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與新課標的差距,學生普遍不敢開口、不愿開口,極少參與到英語口語學習中;同時,部分學生愿意參與到英語口語學習中,但是他們表達不連貫,意思不完整。漢語式的學習方法,阻礙了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升。由此種種,要切實提高山區英語口語教學能力,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教師必須不斷解放思想,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二、提升山區英語口語教學的措施
1.不斷提升教師素養,保證口語教學的順利實施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切實轉變思路,不斷適應新課程要求,加強教育改革,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促進者。英語口語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師素質的影響。教師在英語口語教學中充當著開發者的角色,而且在整個教學環節起著評價者、參與者、合作者以及導演者的作用。在偏遠山區,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帶有濃重的地方口音,而且專門的英語教師口語表達能力不強,在課堂上學生不能感受純正的英文式發音,這嚴重影響了英語口語教學的正常開展。所以,教師要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從而保證英語口語教學的順利開展。而且,教師要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堅持以學生的需求為根本出發點,了解學生、激勵學生,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全面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
2.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良好的口語教學環境的建立,需要創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的影響極大,教師良好的言行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實踐證明,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他們極易受到感情的影響。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要始終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真誠地關心學生、幫助學生,建立起與學生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引導學生主動面對困難、克服困難。
3.建立起靈活多樣的英語口語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山區英語教師要保證口語教學的順利開展,就要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熱情。教師在制訂口語教學任務和目標時,要保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的認知水平、年齡特點作為制定教學方式和活動的基本出發點,盡可能尋找學生感興趣的、熟悉的話題,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多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在新的語言環境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1)牢牢把握課前三分鐘
教師在課程開始前三到五分鐘可以組織學生做Free talk,為每位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在用英語表達自己觀點的同時提升自己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而且給學生充分的試聽鍛煉。
(2)始終堅持英語教學
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堅持使用英語,為學生創造和諧的視聽氛圍。教師要保證課堂語言的生動有趣,盡可能滿足學生的知識水平。山區學生平時接觸英語的機會較少,剛開始使用英語教學時他們會不適應、不習慣,這時教師可以適當配合動作或者放慢語速,以方便學生理解。教師在堅持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重復關鍵環節和內容,讓學生反復進入英語語境,加深感受,從而記住教師常用語,逐漸適應英語口語教學,提升自己的英語思維能力。
(3)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教師在開展英語口語教學時,要堅持實事求是,從山區現有條件出發,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組織和開展各種課外交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4)堅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因材施教
山區學生的英語基礎差、起步晚,學生英語水平不盡相同。作為山區英語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接受能力以及學習態度等,選擇合適的口語教材,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教學活動,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堅持貫徹“注意中間、關照兩頭”的教學原則,盡可能豐富教學模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玉蘭芬.山區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困惑及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3.
[2]夏小利.談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學周刊,2011.
[3]高福臻,董春娜.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華少年:教學版,2011.
編輯 薛直艷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