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丹陽
摘 要:專業能力突出且全能應用性的人才在當今社會及其需求。就學習漢語言文學的留學生而言,寫作能力是體現專業能力的一個重要評價標準,也是社會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留學生的基本要求。在對漢語言留學生的就業方向中,教師、各種翻譯類、新聞類、文秘類、行政類等工作崗位都對寫作能力有較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漢語文學專業的留學生在大學專業學習中要有扎實的語言寫作功底,現就對如何加強漢語言文學專業留學生的專業語言寫作能力進行以下探討。
關鍵詞:寫作能力;漢語言;寫作評價
一、統籌規劃,建立寫作教學與訓練的長效機制
為了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留學生的寫作能力,僅僅在大一的時候加強學生基礎寫作技能培養是遠遠不夠的。針對這種情況,便需要改變傳統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體系,建立科學合理的培養模式。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應該將漢語言文學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有效結合起來,統籌規劃,創建高效的寫作教學與訓練的長效機制。通常情況下,在第一學年主要進行基礎技能培養。其中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讓留學生在長期閱讀過程中養成喜歡讀書的習慣,加強學生對中文語文文字的理解能力培養,讓學生能夠在這段時間里掌握基本的寫作理論。更重要的是通過應用寫作教學與訓練的長效機制,能夠讓學生具備較為寬闊的閱讀視野,以及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每個學期完成至少20篇文章的寫作,其中文章涉及的內容不限,但是最好有效結合課堂中所學到的內容進行。同時,還可以組織對文學感興趣的學生成立興趣班,讓這部分學生能夠經常交流對中文文學語言的看法和經驗,讓學生們能夠在彼此不斷的交流中提高寫作能力。
第二學年主要為技能訓練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寫作技能,其中主要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展開。首先組織學生參加專項訓練,讓學生在這個環節中能夠掌握寫作的基本內容,如:主要文體包括哪些?寫作風格主要有哪些類型?然后再指導學生進行專項訓練,其中主要包括:想象與分析、表達方式的應用、語言的積累與訓練等等。通過進行了之前兩個環節,再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文體內容的學習與訓練。其中主要包括文學文體、新聞文體、評價文體等。
第三學年主要是對漢語言專業留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階段。在這個時間段里,主要是指導學生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技能。通過有效結合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留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以及文學語言的表達能力。不斷強化文學專業寫作實踐,其中主要包括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寫作。充分運用大一、大二所學到的理論知識,不斷加強評論性文體的學習,其中主要包括文藝評論和思想評論等。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完成15篇評論性文章的寫作練習。通過加強學生寫作實踐,來提高學生的全能性寫作能力。
第四學年主要為應用驗收階段。在這個學習時間段里,主要要求留學生們充分運用大學里所學到的知識,自己獨立完成畢業論文的寫作。教師通過驗收學生的畢業論文來檢驗學生大學寫作能力的培養情況,了解學生是否具備較高的寫作能力和應用能力。例如:通過實習平臺,為學生創造一個合理的應用文演練情境;通過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中文寫作能力。教師還可以引導一些高素質的留學生在一些期刊雜志上發表一些優秀的論文,以便用于學術交流,為下一屆學生學習提供參考資料。
二、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增強講授的趣味性
將漢語語言文學專業留學生的文學閱讀課內容與寫作課程充分結合起來,將閱讀課程中的內容應用在寫作課程中將會對教學效果起到推動和幫助作用。其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所有教學方法的應用過程中,采用范例教學法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所謂范例教學法就是將寫作理論與教學方法有效地結合起來,讓抽象的理論與實際應用有效地結合起來,這樣能夠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從而提高留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改變被動學習的現象。只有活躍的課堂氣氛才能夠大大提高寫作課課堂的教學質量,并且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授基礎寫作和文學寫作時,可以將寫作課中的教學內容與文學閱讀課上的教學內容有效地結合起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將古今中外比較優秀的文學作品融入到寫作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將文學作品與寫作理論充分結合起來。優秀的文學作品能夠觸碰到人心的深處,采取這種教學方法可以通過對文學作品的分析和學習,打動學生的心靈,隨后教師通過指導學生深入感受文學作品的魅力,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提高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審美能力和寫作語言措詞方面的能力。
三、建立寫作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在指導并訓練留學生寫作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對學生的寫作作品進行客觀的評價。通過客觀的評價方式對提高留學生的寫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主要是因為科學的評價能夠準確反映出寫作教學課堂教學中的信息,讓教師及時發現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便調整相應的教學方式來提高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通過采取這種方式能夠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寫作水平,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寫作的積極性,以便在今后的學習中改進學習方法,不斷完善自己。因此,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寫作評價體系。在制定寫作評價體系時應該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針對不同寫作課程的性質和不同的寫作內容,制定出不同的寫作評價體系。這個評價考核標準主要分為四個層次: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其中優秀的寫作作品需要達到的標準主要是:文章的內容需要與主題要求相符合,結構清晰,內容豐富,表述清楚,上下文銜接合理。語言表達上要做到語句通順,沒有看不懂的詞句,盡量做到生動易懂,寫作格式要規范合理。良好的評價標準主要是:主題突出,結構清晰,上下文之間的銜接較好。但是語言表達能力方面還比較欠缺。合格的評價標準是:主題基本吻合,材料應用合理。但是文章的結構不是很明確,語言表述不夠清楚。
在應用評級體系對學生的寫作作品進行評價時,教師應做到客觀公正,盡量從正面評價學生的作品。這樣才能夠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讓留學生對漢語寫作更加感興趣,從而在長時間的培養中提高留學生的漢語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丹.加強寫作訓練,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寫作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2):37-38.
[2].王林.基于系統論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寫作能力培養[J].唐山學院學報;2012(4):97-99.
[3] 黃悠純.漢語言文學專業寫作能力延續性訓練的探索與改革[J].湘南學院學報;2011(6):66-69.
[4] 徐淵.強化寫作能力 培養漢語言文學專業創新人才[J].學理論;2011(10):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