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磊
世界發達國家都比較重視統計學和統計學教育。美國的高等院校幾乎都開設《統計方法》選修課,而且學生中選《統計方法》課程的人數要多于選修《微積分》課程的人數,因為他們覺得統計更有用。在國內,統計學也越來越受到重視。1998年9月,教育部在將504個本科專業調整為249個的情況下,統計學從原來的二級學科反而被調整為理學類一級學科。為了適應高校統計教學改革的需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更好地開展統計教學,本課題組成員力求在分析傳統的以“教”為中心的傳統統計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構建一種基于信息化背景且以“學” 為主的新型統計教學模式。
一、傳統統計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
種以“教師、教材、教室”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雖然對于知識量不大、知識相對固定、知識更新速度緩慢的課程還算比較合適,但對于與計算機應用密切結合的統計學已無法滿足需要了。其主要弊端如下:
1.教學理論落伍一方面,部分老師仍然認為學習是在既有行為之上學習新行為的歷程,學生統計成績的好壞取決于數學成績的高低,數學成績低的學生注定成為統計學習中的差生;另一方面有些老師總是希望自己將統計學學科的所有成果集中起來教給學生,生怕有所遺漏。結果是教學資源和過程都得不到優化,學生既沒有學到如何去“漁”,也沒有撈到多少“魚” 。
2.教學目標單一,“重知識,輕能力”許多老師仍然強調學生的任務是要消化、理解老師講授的內容,把學生當作灌輸的對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前人知識與經驗的存儲器。一學期下來,學生僅僅具備了一些可以應付考試的統計學知識點,嚴重壓縮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壓制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培養的學生很可能是“高分低能”。這樣的畢業學生走上社會后,將無法靈活運用所學統計知識,在數據海洋中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3.教學程序呆板,在統計學課堂上,大多數老師都是按“激發動機———復習舊課———講授新課———運用鞏固———檢查效果”等五個步驟來完成教學的,這使絕大多數學生逐漸養成了一種不愛問“為什么”、不想問“為什么”、也不知道要問“為什么”的麻木習慣,使學生的發散思維、逆向思維被束縛、被禁錮,使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無從發揮其主動性,大大抑制了具有創新思想和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4.教學手段落后,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將統計教育帶進了一個全新的領域,但部分教師不熟悉、也不會使用Excel、SAS、SPSS等統計軟件對統計數據進行處理、顯示、分析和推斷,仍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手段———黑板(Blackboard)+粉筆(Chalk);即使在統計課堂教學中應用了多媒體教學設備,也只是當作電子講稿的播放器,未能形象生動地展示統計計算的過程和分析應用,使得本來快速而簡單的統計計算變得復雜而難于處理,使統計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5.教學方法單一,長期以來,在統計教學中普遍采用“灌輸式”教學,以“教師、教材、教室”為中心,教學重點主要放在原理和方法的講解上,注重的是學生的解題能力,強調記憶理解、熟練套用計算公式,忽視獲得結果的過程講解和結論的解釋,既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統計思維。
二、“教師主導, 學生自主”的統計教學模式
1.“教師主導, 學生自主”統計教學模式的內涵
“教師主導,學生自主”的統計教學模式是指在信息化背景下,統計教師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構建有效的教學資源環境,將信息技術與信息資源、人力資源和統計課程有機結合,促進學生積極自主學習,培育學生學會運用認知工具求知,學會發現問題,學會探究知識,學會構建知識,加強師生協作研討,優化教學過程的新型教學模式。
2.“教師主導,學生自主”統計教學模式的構成
“教師主導,學生自主”的統計課堂教學模式是由統計教師、學生、統計教材、媒體四要素在統計學課堂中所構成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相對穩定的關系。
3.“教師主導,學生自主”的統計教學模式的特征
(1)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教學理論基礎。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有一種指導理論統治著整個模式的所有要素。在“教師主導,學生自主“的統計教學模式中,這種指導理論就是奧蘇貝爾等完善的建構主義理論?,F代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情景”、“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在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中,課堂教學中心從教師轉向學生,強調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
(2)以優化知識結構,培養學生自主、協作學習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目標。教學模式的制定總是為了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而設計的?!敖處熤鲗?,學生自主”的統計教學模式所要實現的目標是多元的。
(3)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程序?!敖處熤鲗?,學生自主”的統計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大致包括四個步驟。1)教師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比如導致人的壽命減少的原因有哪些?影響有多大?然后分別用文字、統計表和統計圖的形式將研究結果表示出來,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激發學生學習統計圖表的興趣。2)提出本次課的教學目標;提供可供學生在網上查找的有關統計圖表及相關知識點的網站。3)引導學生利用統計軟件繪制2008年北京奧運會獲金牌最多的前5個國家金牌分布的頻數統計表與條形圖,幫助學生歸納統計圖表的種類及應用條件,歸納某種最為常見的統計圖表的一般繪制步驟以及統計圖表的特點及作用。
(4)以先進的信息技術作為教學手段。在“教師主導,學生自主”的統計教學中,教師應利用信息技術作為呈現教學內容的重要工具,將教學大綱、課程講解、習題練習、相關案例、統計動態、統計實訓、參考文獻等教學內容以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多種形式呈現并有機融合,搭建學習平臺,延伸教學空間,實現對教學內容和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大幅度地激發學生獲取知識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原來的“被動接受、模仿再現、封閉讀書”轉變為“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