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雄 王優旭 鄭慧娟
摘 要:通過對金科棉98營養缽育苗、種植密度、田間管理和適時收獲等環節的試驗、示范,總結出東至縣及周邊生態氣候條件下,金科棉98豐產栽培關鍵技術。
關鍵詞:金科棉98;豐產;關鍵技術;東至縣
中圖分類號 S5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1-51-02
東至縣地處安徽省西南端長江南岸,與安慶市隔江相望,屬沿江高產棉區,國家優質棉花生產基地縣。植棉歷史悠久,群眾植棉基礎好,經驗豐富。棉花是東至縣主要經濟作物之一,植棉收入也是沿江圩區等部分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農民非常重視棉花生產。常年種植棉花1.67萬hm2,主要以營養缽育苗移栽方式為主,品種以雜交抗蟲棉品種為主。金科棉98是2011年通過國家審定的轉抗蟲基因雜交棉花品種,適宜于安徽省淮河以南棉區種植,經過2010-2013年4a的試驗、示范種植,總結了金科棉98在東至縣及周邊相鄰生態區域條件下的豐產栽培關鍵技術。
1 適時播種,培育壯苗
1.1 適時播種 金科棉98發芽的最低溫度為12℃,最適溫度為28~30℃,出苗溫度需要16℃以上,隨著溫度的增高,出苗速度也隨之加快。近幾年,部分農戶在3月底前就搶時播種。由于播種過早,氣溫、土溫低,種子發芽慢,苗勢弱,特別是遇到連續低溫陰雨天氣,致使病害重,死苗多,達不到一播全苗的目的。更何況金科棉98為雜交棉,種皮稍厚,對發芽外界環境要求高。即使有早播出苗較好的,出現早發現象,早播早發對金科棉98這種上桃較為集中的品種,在肥料運籌稍有不當的情況下,也會出現早衰,而且抗枯黃萎病能力下降。因此在本地區,春閑田、麥套棉最佳播種期以4月5~15日搶冷尾暖頭晴天播種為宜。油后棉以4月15~25日播種為宜。播種必須做到“一干三濕”、“三邊”,即干籽、濕缽、濕蓋籽土、趁濕覆膜;邊下子,邊蓋土,邊蓋膜。
1.2 營養缽育苗,培育壯苗 營養缽育苗移栽是目前奪取棉花豐產優質高效的一項關鍵性技術。金科棉98是雜交棉花,要采用高10cm、內徑7cm以上的大缽育苗,可以容納大齡棉苗盤根生長,并較完整地帶入大田,有利于培養大壯苗。尤其要注意,制缽器太小將直接影響棉苗根系的生長;制缽好壞的關鍵是營養土中的含水量(粘性土壤的粘性降低也重要),不可過干或過濕。營養土的適宜干濕度是手捏成團、平胸落地即散為宜。制成的營養缽要松緊適度、高矮一致;播種時要播前曬種,提高種子發芽率.要求播前3~4d曬種,曬種時要避免損傷種子。通過試驗,經過曬種的發芽率可提高3~5個百分點。每缽播健籽1粒,用手指輕輕按入穴內,然后用細土蓋籽,填滿缽間空隙,蓋土厚度為1.5~2cm,最后用500倍多菌靈膠懸劑再噴施1次,以達到預防苗病的目的。每標準苗床(10m×1.25m)用“床草凈”2mL兌水1kg噴霧除雜草。
1.3 加強苗床期管理 在整個苗床期管理上必須做到:冷不凍苗,風不揭膜,晴不燒苗,雨不淋苗。播種至出苗,一般不揭膜通風,以增溫保濕促全苗;齊苗(出苗75%以上)后及時通風,通風口從膜的兩頭對開,由小到大,由少到多,晴天上午9∶00開口通風,傍晚再蓋好,陰雨天不可開口通風;齊苗后選晴揭膜曬床,以降濕、煉苗、曬死苗床上的病菌及菌絲。苗床要曬到表土發白,苗要煉到苗莖發紅為止,一般約要曬2d左右(上午9∶00到下午4∶00);溫度超過35℃,要及時揭膜降溫,以防“燒苗”;栽前15d搬缽蹲苗。搬缽后注意“補土、補水、補肥、增溫”,剔除病苗弱苗。大小苗分放,小苗放中間。
2 適時移栽,合理密植
2.1 適時移栽 棉畦盡可能保持南北向,選晴天或陰天(避免大風天)用打孔器移栽,孔深要深于缽高,避免露肩,一般使營養缽埋入地表下1.5cm以上;大小苗分開栽植,做到邊取苗、邊放苗、邊圍土;移栽適期要保證地溫穩定在18°以上,葉齡為2~3片真葉,苗齡20~30d,移栽前紅莖比例約為50%,做到“苗到不等時”。在本地區,春閑田、麥套棉最佳移栽期為5月上中旬,油后棉以5月中下旬為宜。有些農戶因為農忙沖突提前移栽,造成栽后棉苗緩苗期長,早栽遲發。
2.2 合理密植 通過多點試驗,在本地區,金科棉98合理栽植密度為1 400~1 800株/667m2。地瘦宜密、地肥宜稀,單行栽植,行距1m,株距37~48cm;單雙行相間栽植可根據計劃的667m2株數確定株距。從而保證良好的個體和群體結構,充分利用光合資源,協調發揮個體和群體生長優勢,減少產量風險,提高棉纖維品質。
3 加強大田期間田間管理
3.1 推廣棉花專用測土配方緩控釋肥 隨著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推進和棉花緩控釋肥技術的應用,棉花專用測土配方緩控釋肥技術在金科棉98上連續試驗示范3a,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有效的提高了肥料利用率,節省用工成本,減少了肥料的污染。金科棉98長勢強,結鈴性強,需肥量大,關鍵技術要點為:一是要求開溝集中深施,溝深15~20cm,與棉株間距20cm,施后蓋土,不得撒施。中等肥力田塊每667m2施80~100kg專用測土配方緩控釋肥加50~100kg有機肥;二是肥料應做基肥或移栽肥早施,不宜在中后期施用;三是低洼、漬澇和排水不暢的田塊要改用或結合常規施肥的方法。四是打頂后7d左右要補施蓋頂肥,每667m2補施速效氮肥(尿素)10~20kg。
3.2 科學防治病蟲害 一是重視農業防治。選用無病土育苗,清除田邊、溝邊雜草,減少蟲源,選用健康苗移栽。二是按防治指標施藥。根據病蟲情預測預報,選準農藥,及時防治。金科棉98屬于耐枯萎耐黃萎品種,宜選擇病害輕的田塊種植。7月份以前盡可能少用化學藥劑,避免殺傷害蟲天敵,利于發揮天敵的自然控制作用。要做好棉盲蝽、棉葉螨、棉蚜、斜紋夜蛾、棉鈴蟲等蟲害的防治工作,重點做好棉盲蝽、棉薊馬、紅蜘蛛和斜紋夜蛾的防治工作,必要時增加防治次數,要輪換使用農藥。三是實施病蟲害統防統治。近幾年棉盲蝽、棉薊馬的危害不斷加重,通過統防統治能有效提高防治效果和減少防治次數。四是重點防治紅葉莖枯病。金科棉98紅葉莖枯病發病率較高,主要原因是在植株生長旺盛時期田間水肥供應不足或水肥不協調,尤其是土壤缺鉀而引起發病。遇干旱年份,如2013年,發病較重,鈴重變小,影響產量較大。要求增施鉀肥,同時要保證棉花生長水分需求。
3.3 全程化學調控 金科棉98長勢強壯,植株呈松散型,要想奪取高產,必須肥水與化調相互配合。全程化調就是從苗期開始,根據金科棉98的特性、長勢、天氣和土壤肥水狀況施用棉花生長調節劑。目前在棉花上應用較多的有九二○、802、縮節胺、棉太金、乙烯利、艾氟迪(AFD)等。化學調控的時期分為苗期、蕾期、花鈴期、打頂后4個時期。施用原則為前輕后重、少量多次。本地區金科棉98在正常年份中等肥力田塊,苗期每667m2用縮節胺0.1~0.3g左右,兌水10kg噴霧;蕾期用縮節胺1g左右,兌水20kg噴霧;花鈴期用縮節胺2g左右,兌水30kg噴霧;打頂后7~10d用縮節胺3g左右,兌水40kg噴霧。噴施縮節胺后7~15d葉色變濃綠,易造成棉田不缺肥和不用施肥的假象,要注意肥水管理。要搶在雨前噴施,達到防旺保穩長的目的。干旱年份和旱地棉田要嚴格掌握用藥量和用藥次數。
4 適時采收,保證纖維品質
棉花一般在吐絮后6~8d鈴重,纖維強力高、成熟度好、色澤白、品質優。過早與過遲采摘,都將影響纖維的品質。本地區,金科棉98采摘最佳適當時期是棉鈴開裂后7~10d。棉花成熟后要及時采收,要分級采摘、分級攤曬、分級銷售;還要控制“三絲”(異性纖維)的混入。
(責編:徐煥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