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列 莫振茂 陳海鳳
摘 要:介紹了優質稻玉絲6號的農藝性狀、生育期、稻米品質、產量表現和抗性表現等主要特征特性,并提出了玉絲6號的高產栽培技術。
關鍵詞:玉絲6號;特征特性;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1-38-02
玉絲6號是玉林市農業科學院(原玉林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從黃華占分離株中選育的一個優質、高產的感溫秈型常規稻新品種,于2013年6月通過廣西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桂審稻2013034號)。該品種具有適應性廣、豐產性好、米質優等優點,種植效益顯著。為大面積推廣種植該品種,筆者現將玉絲6號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主要特征特性
1.1 農藝性狀及生育期 主莖葉片數16葉左右,葉片深綠色,葉鞘綠色,穎殼、稃尖稈黃色,無芒。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有效穗數18.1萬/667m2,株高109.1cm,穗長22.8cm,每穗總粒數155.9粒,結實率73.5%,千粒重23.6g。屬感溫秈型常規水稻,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區作早、晚稻種植,作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6d左右,作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07d左右。
1.2 產量表現 2011年參加早稻常規優質稻組區域試驗,平均產量492.9kg/667m2,比對照柳沙油占202(ck)增產2.05%;2012年續試,平均產量442.0kg/667m2,比對照柳沙油占202平均增產9.09%。2a試驗平均產量467.5kg/667m2,比對照柳沙油占202增產5.57%。2012年早稻生產試驗平均產量453.3kg/667m2,比對照柳沙油占202增產10.40%。
1.3 稻米品質 稻米外觀好,米飯口感好,經國家農業部米質分析結果為:糙米率78.6%,整精米率56.6%,長寬比3.4,堊白米率12%,堊白度1.3%,膠稠度89mm,直鏈淀粉含量15.3%,達到國家《優質稻谷》標準3級。
1.4 抗性表現 經廣西農科院植保所抗性鑒定,玉絲6號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8級,穗瘟損失率最高級9級,白葉枯病5~7級;高感稻瘟病,感或中感白葉枯病。
2 高產栽培技術
2.1 育秧和苗期管理
2.1.1 苗床準備 采用無盤旱育技術育秧,苗床用地可以預留或選擇采收后的菜地,要求土壤肥沃、排灌方便、背風向陽。播前15d,苗床施農家肥1 000kg/667m2,深翻土地耙漚腐熟后做成寬1.2~1.5m的標準苗床待用[1]。
2.1.2 種子處理 選擇拋秧型“旱育保姆”種衣劑,將精選晾曬后的種子在清水中浸泡,早造3~5h,晚造氣溫高,浸種時間縮短為0.5~1h,浸后撈置竹篩或編織袋中瀝至種子無水滴出。玉絲6號用種量按2~3kg/667m2(大田生產),1kg“旱育保姆”可包衣稻種3~4kg[2],根據生產面積確定種子量和種衣劑后,將“旱育保姆”倒入塑料桶等圓底容器中,然后將種子慢慢地加入容器內進行滾動包衣,邊加邊攪拌,直至將種衣劑全部包裹在種子上為止,拌種后稍微晾干,即可播種。
2.1.3 適期播種 根據廣西氣候和玉絲6號的最佳齊穗期特點,廣西栽種玉絲6號作早稻,其最佳播種期為:桂南3月上旬,桂中3月中旬,作晚稻以7月上旬播種為宜。播種前用清水澆足、澆透苗床,使苗床0~10cm土層含水量達到飽和狀態,鋪上事先裁剪好的編織袋,規格為40cm×60cm。將包衣種子均勻播種,輕度鎮壓后覆蓋薄層2~3cm厚的薄層細土,噴壺灑水淋濕床面。噴施旱地專用除草劑高效殺草丹后及時蓋上薄膜,注意通風透氣,播種后注意水肥管理及病蟲害防治。
2.1.4 苗期管理 秧苗現青后及時揭膜,并澆一遍清水,防止小苗突然失水而萎蔫,在秧苗兩葉一心時施尿素10kg/667m2,移栽前2~3d噴施送嫁藥[3]。
2.2 拋秧與大田管理
2.2.1 適時移載,合理密植 玉絲6號秧齡18d左右, 4~5葉為拋秧適宜期,生產中視茬口而異,667m2拋(插)栽2.1萬~2.5萬穴,基本苗5萬~8萬苗。
2.2.2 合理施肥,科學管水 科學的肥水管理是提高玉絲6號產量和品質的關鍵。基肥每667m2施碳銨40kg、過磷酸鈣25kg;移栽后5~7d施尿素7.5kg/667m2作立苗肥;移栽后12~15d施攻蘗肥,每667m2施7.5kg尿素和7.5kg氯化鉀;在幼穗分化前7d左右施中期肥;后期看苗情酌情施壯尾肥。前期薄水分蘗,中期注意露曬田,后期干干濕濕到成熟。
2.2.3 病蟲害防治 根據玉絲6號特性,病蟲害防治上要以防為主。秧田期主要注意防治稻薊馬和苗瘟[4],大田期主要防治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病蟲害防治重點應該放在分蘗盛期、孕穗期、齊穗期等3個關鍵時期,根據當地植保部門的預測預報,選用殺蟲雙、撲虱靈、克蟲星、井岡霉素等藥劑,并根據病蟲害發生程度互相配合或單獨交替使用防治。
2.3 適時收獲 玉絲6號的收獲期一是根據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6d左右,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07d左右來確定;二是根據成熟特征而定,一般在齊穗45d左右后,全穗失去綠色,穎殼95%基本變黃,米粒轉白,手壓不變型時收割為宜。農戶可據此掌握好時機,及時收割。
參考文獻
[1]莫永,朱秋蓮,吳俊.超級稻特優233的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08(08):113.
[2]莫永,朱秋蓮.無盤旱育拋秧技術在調整“玉晚占”收獲期上的應用[J].農業科技通訊,2008(07):120.
[3]王彩先,楊仕冠,周靈芝,等.優質稻科玉03的選育與高產栽培技術[J].廣西農業科學,2010(10):1 067.
[4]曹發軍.水稻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3(07):145.
(責編:張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