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運洪 陳定根 王雅飛
摘 要:為了探索全紅楊能否適應在四川省德陽地區高溫高濕環境下繁殖栽培,將全紅楊與中華紅葉楊、歐美楊108號作對比試驗,對從河南引種到德陽地區的全紅楊進行了多方面研究。通過2a的栽培和觀測,結果表明,全紅楊在德陽地區容易繁殖,色彩鮮艷、穩定,但在高溫高濕環境下也存在生長較慢、抗病蟲能力較弱等問題,在德陽地區栽培需精細管理。
關鍵詞:全紅楊;引種栽培;德陽地區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1-107-02
全紅楊(Populus×euramericana cv.Quanhong)屬楊柳科楊屬,是中華紅葉楊的芽變彩葉新品種,又稱中國紅楊[1]。全紅楊不但樹體高大,而且葉片大而厚、吸塵性強,葉面顏色在整個生長期為紅色,葉片從3月初發芽展葉開始至6月底為深紫紅色;7月初至11月初為紫紅色;11月初至落葉前為鮮紅色。葉柄、葉脈、新梢和樹干始終為紫紅色,色澤亮麗誘人,觀賞價值頗高,是彩葉樹種紅葉類中的珍品[2]。全紅楊在我國北方表現良好,但在四川省平原區表現如何還未見報道。由于四川平原屬高溫高濕的盆地氣候,與全紅楊原生地差異較大,因此,筆者于2012年春季從河南引種全紅楊穗條,扦插繁殖全紅楊約1萬株,通過2a來的觀測,依據引種標準,從能否繁育、生長、色彩穩定性、抗性方面判斷引種可行性,以期為德陽地區進一步擴繁和栽培全紅楊提供參考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引種栽培試驗于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在綿竹市國營苗圃新市圃區進行,東經104°10′19.35″,北緯31°14′42.23″,該地年平均氣溫15.7℃,全年≥10.0℃的積溫為5 000~6 500℃;全年≥10.0℃的積溫天數為240~300d;最冷月平均氣溫4.0~10.0℃;干燥度<1.00(利用彭曼公式計算)。多年平均降水量 1 053.2mm,年最大降水量為1 421.4mm,最少降水量為608.7mm,降水的季節分配極不均勻。年日照時數多年平均為1 011.3h,最多為1 178.0h,最少為802.7h。多年平均無霜期為285d。試驗地土壤理化指標如下:調查點1,pH值5.8,有效磷12.8mg/kg,速效鉀45mg/kg,全氮1.4g/kg,有機質28.1g/kg;調查點2,pH值5.9,有效磷18.3mg/kg,速效鉀46.8mg/kg,全氮1.8g/kg,有機質26.2g/kg。
1.2 試驗材料 全紅楊穗條10 000枝(來源于河南)、中華紅葉楊穗條1 000枝(已在本地栽培達5a)、歐美楊108號穗條1 000枝(在本地栽培已達10a)。
1.3 試驗方法
1.3.1 對比法 在相同地塊,使用相同繁殖和管理辦法,扦插栽植全紅楊、中華紅葉楊和歐美楊108號,通過定期觀測成活情況、色彩、生長量、病蟲害情況等,比對其繁殖能力、色彩穩定性、生長情況和抗性強弱。
1.3.2 扦插成活率測定 全紅楊、中華紅葉楊、歐美楊108號均采用扦插繁殖。扦插穗條選用1a生木質化健壯枝條,不使用弱枝、病蟲枝和頂梢,扦插穗條長10cm,不使用生根劑,只使用殺菌劑對穗條進行消毒處理。扦插成活后第一年3、5、7、9、12月測定其生長量、存活率,后2a每年8、12月測定生長量、存活率。
1.3.3 色彩穩定性觀察 全紅楊、中華紅葉楊、歐美楊108號穗條扦插成活后,每年定期(2、3、4、5、6、7、9、10、12月)連續2a通過肉眼觀察其葉片顏色變化情況。
1.3.4 生長情況和抗性強弱測定 經過2a的生長,測定全紅楊、中華紅葉楊、歐美楊108號年生長量、平均高、平均地徑等生長情況和病蟲害的抗性強弱,分析全紅楊引種栽培的可行性。
2 結果與分析
2.1 扦插成活率測定 通過扦插對比試驗,在同等條件下全紅楊、中華紅葉楊、歐美楊108號扦插成活率差異并不顯著,均極易成活,3者的成活率依次為91%、91%、92%,出芽期依次為較晚、稍晚、早。
2.2 色彩穩定性觀察 在不同月份,通過肉眼觀察,相比中華紅葉楊,全紅楊色彩更豐富、艷麗,并且連續2a色彩穩定無異變(表1)。
3 結論與討論
全紅楊經近年來培育、觀察、區試,性狀穩定,特異性突出,具有五大特點:(1)葉面顏色從萌芽到落葉均呈現為紅色系。(2)屬雄性,葉片厚大吸塵能力強,無飛絮,不污染環境。(3)樹干通直、冠形圓滿。(4)抗病蟲、抗旱澇、耐鹽堿、適栽區域廣。(5)落葉晚,延長了觀賞時間[3]。全紅楊色彩鮮艷紫紅,持久穩定,從春到秋,由鮮紫變為紫紅再變為艷紅,是優秀的園林彩化新品種,在使用時,應該用在對觀賞要求和季相要求比較高的地塊,片栽,行栽,或散栽,觀賞性強,與綠色或黃色植物搭配效果更佳[4-5]。中紅楊色彩多變,由紫紅、紫綠、暗綠、最后到杏黃色,體現出“一年四變”的特點,成林或配景栽植都不錯,價格便宜,成本低,是對彩化要求不高地塊綠化的好樹種[6]。歐美楊108號為綠色,與紅色或黃色植物配景也很好,速生,抗性強,除用于園林綠化以外,還可以營造周邊林、水保林、生態林、用材林等,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7]。
(1)本試驗通過以上各方面研究并經3a來不間斷觀測,全紅楊在德陽地區能完成完整的生命活動周期,硬枝扦插繁殖能達到90%以上成活率,葉色全年鮮艷且連續2a葉色穩定無異變,在園林綠化方面具有推廣價值。
(2)全紅楊與其它楊樹相比,其在德陽地區高溫高濕環境下生長較慢、抗病蟲能力較弱,在生產推廣中需精細化管理,在德陽平原地區建議深溝高床栽植。
(3)本試驗將全紅楊從河南引種到四川省盆地內,區域跨度大,氣候環境差異顯著,栽植范圍擴大,對于新品種全紅楊擴大栽植范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唐存蓮,王德芳,趙爽,等.全紅楊在北京地區的引種栽培技術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3,29(13):31-34.
[2]程相軍.中華紅葉楊(中紅楊)的科學研究與發展前景[J].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06,5:011.
[3]張兆欣,侯銀領,李文娟,等.中華全紅楊的重要作用,優良特性及繁育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3,29(9):159-160.
[4]唐存蓮,趙爽,王德芳,等.全紅楊栽培技術研究與示范[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2(11):88-91.
[5]唐存蓮.彩葉楊彩色性狀及園林應用研究[J].北方園藝,2012,(14):95-97.
[6]曾德.中華紅葉楊扦插繁殖及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新疆農業科技,2012(2):60-60.
[7]李丕軍,唐志紅,林思祖.楊樹不同派系不同品種育苗成活率對比研究[J].新疆農業科學,2009,46(5):1 008-1 011.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摘 要:為了探索全紅楊能否適應在四川省德陽地區高溫高濕環境下繁殖栽培,將全紅楊與中華紅葉楊、歐美楊108號作對比試驗,對從河南引種到德陽地區的全紅楊進行了多方面研究。通過2a的栽培和觀測,結果表明,全紅楊在德陽地區容易繁殖,色彩鮮艷、穩定,但在高溫高濕環境下也存在生長較慢、抗病蟲能力較弱等問題,在德陽地區栽培需精細管理。
關鍵詞:全紅楊;引種栽培;德陽地區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1-107-02
全紅楊(Populus×euramericana cv.Quanhong)屬楊柳科楊屬,是中華紅葉楊的芽變彩葉新品種,又稱中國紅楊[1]。全紅楊不但樹體高大,而且葉片大而厚、吸塵性強,葉面顏色在整個生長期為紅色,葉片從3月初發芽展葉開始至6月底為深紫紅色;7月初至11月初為紫紅色;11月初至落葉前為鮮紅色。葉柄、葉脈、新梢和樹干始終為紫紅色,色澤亮麗誘人,觀賞價值頗高,是彩葉樹種紅葉類中的珍品[2]。全紅楊在我國北方表現良好,但在四川省平原區表現如何還未見報道。由于四川平原屬高溫高濕的盆地氣候,與全紅楊原生地差異較大,因此,筆者于2012年春季從河南引種全紅楊穗條,扦插繁殖全紅楊約1萬株,通過2a來的觀測,依據引種標準,從能否繁育、生長、色彩穩定性、抗性方面判斷引種可行性,以期為德陽地區進一步擴繁和栽培全紅楊提供參考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引種栽培試驗于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在綿竹市國營苗圃新市圃區進行,東經104°10′19.35″,北緯31°14′42.23″,該地年平均氣溫15.7℃,全年≥10.0℃的積溫為5 000~6 500℃;全年≥10.0℃的積溫天數為240~300d;最冷月平均氣溫4.0~10.0℃;干燥度<1.00(利用彭曼公式計算)。多年平均降水量 1 053.2mm,年最大降水量為1 421.4mm,最少降水量為608.7mm,降水的季節分配極不均勻。年日照時數多年平均為1 011.3h,最多為1 178.0h,最少為802.7h。多年平均無霜期為285d。試驗地土壤理化指標如下:調查點1,pH值5.8,有效磷12.8mg/kg,速效鉀45mg/kg,全氮1.4g/kg,有機質28.1g/kg;調查點2,pH值5.9,有效磷18.3mg/kg,速效鉀46.8mg/kg,全氮1.8g/kg,有機質26.2g/kg。
1.2 試驗材料 全紅楊穗條10 000枝(來源于河南)、中華紅葉楊穗條1 000枝(已在本地栽培達5a)、歐美楊108號穗條1 000枝(在本地栽培已達10a)。
1.3 試驗方法
1.3.1 對比法 在相同地塊,使用相同繁殖和管理辦法,扦插栽植全紅楊、中華紅葉楊和歐美楊108號,通過定期觀測成活情況、色彩、生長量、病蟲害情況等,比對其繁殖能力、色彩穩定性、生長情況和抗性強弱。
1.3.2 扦插成活率測定 全紅楊、中華紅葉楊、歐美楊108號均采用扦插繁殖。扦插穗條選用1a生木質化健壯枝條,不使用弱枝、病蟲枝和頂梢,扦插穗條長10cm,不使用生根劑,只使用殺菌劑對穗條進行消毒處理。扦插成活后第一年3、5、7、9、12月測定其生長量、存活率,后2a每年8、12月測定生長量、存活率。
1.3.3 色彩穩定性觀察 全紅楊、中華紅葉楊、歐美楊108號穗條扦插成活后,每年定期(2、3、4、5、6、7、9、10、12月)連續2a通過肉眼觀察其葉片顏色變化情況。
1.3.4 生長情況和抗性強弱測定 經過2a的生長,測定全紅楊、中華紅葉楊、歐美楊108號年生長量、平均高、平均地徑等生長情況和病蟲害的抗性強弱,分析全紅楊引種栽培的可行性。
2 結果與分析
2.1 扦插成活率測定 通過扦插對比試驗,在同等條件下全紅楊、中華紅葉楊、歐美楊108號扦插成活率差異并不顯著,均極易成活,3者的成活率依次為91%、91%、92%,出芽期依次為較晚、稍晚、早。
2.2 色彩穩定性觀察 在不同月份,通過肉眼觀察,相比中華紅葉楊,全紅楊色彩更豐富、艷麗,并且連續2a色彩穩定無異變(表1)。
3 結論與討論
全紅楊經近年來培育、觀察、區試,性狀穩定,特異性突出,具有五大特點:(1)葉面顏色從萌芽到落葉均呈現為紅色系。(2)屬雄性,葉片厚大吸塵能力強,無飛絮,不污染環境。(3)樹干通直、冠形圓滿。(4)抗病蟲、抗旱澇、耐鹽堿、適栽區域廣。(5)落葉晚,延長了觀賞時間[3]。全紅楊色彩鮮艷紫紅,持久穩定,從春到秋,由鮮紫變為紫紅再變為艷紅,是優秀的園林彩化新品種,在使用時,應該用在對觀賞要求和季相要求比較高的地塊,片栽,行栽,或散栽,觀賞性強,與綠色或黃色植物搭配效果更佳[4-5]。中紅楊色彩多變,由紫紅、紫綠、暗綠、最后到杏黃色,體現出“一年四變”的特點,成林或配景栽植都不錯,價格便宜,成本低,是對彩化要求不高地塊綠化的好樹種[6]。歐美楊108號為綠色,與紅色或黃色植物配景也很好,速生,抗性強,除用于園林綠化以外,還可以營造周邊林、水保林、生態林、用材林等,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7]。
(1)本試驗通過以上各方面研究并經3a來不間斷觀測,全紅楊在德陽地區能完成完整的生命活動周期,硬枝扦插繁殖能達到90%以上成活率,葉色全年鮮艷且連續2a葉色穩定無異變,在園林綠化方面具有推廣價值。
(2)全紅楊與其它楊樹相比,其在德陽地區高溫高濕環境下生長較慢、抗病蟲能力較弱,在生產推廣中需精細化管理,在德陽平原地區建議深溝高床栽植。
(3)本試驗將全紅楊從河南引種到四川省盆地內,區域跨度大,氣候環境差異顯著,栽植范圍擴大,對于新品種全紅楊擴大栽植范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唐存蓮,王德芳,趙爽,等.全紅楊在北京地區的引種栽培技術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3,29(13):31-34.
[2]程相軍.中華紅葉楊(中紅楊)的科學研究與發展前景[J].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06,5:011.
[3]張兆欣,侯銀領,李文娟,等.中華全紅楊的重要作用,優良特性及繁育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3,29(9):159-160.
[4]唐存蓮,趙爽,王德芳,等.全紅楊栽培技術研究與示范[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2(11):88-91.
[5]唐存蓮.彩葉楊彩色性狀及園林應用研究[J].北方園藝,2012,(14):95-97.
[6]曾德.中華紅葉楊扦插繁殖及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新疆農業科技,2012(2):60-60.
[7]李丕軍,唐志紅,林思祖.楊樹不同派系不同品種育苗成活率對比研究[J].新疆農業科學,2009,46(5):1 008-1 011.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摘 要:為了探索全紅楊能否適應在四川省德陽地區高溫高濕環境下繁殖栽培,將全紅楊與中華紅葉楊、歐美楊108號作對比試驗,對從河南引種到德陽地區的全紅楊進行了多方面研究。通過2a的栽培和觀測,結果表明,全紅楊在德陽地區容易繁殖,色彩鮮艷、穩定,但在高溫高濕環境下也存在生長較慢、抗病蟲能力較弱等問題,在德陽地區栽培需精細管理。
關鍵詞:全紅楊;引種栽培;德陽地區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1-107-02
全紅楊(Populus×euramericana cv.Quanhong)屬楊柳科楊屬,是中華紅葉楊的芽變彩葉新品種,又稱中國紅楊[1]。全紅楊不但樹體高大,而且葉片大而厚、吸塵性強,葉面顏色在整個生長期為紅色,葉片從3月初發芽展葉開始至6月底為深紫紅色;7月初至11月初為紫紅色;11月初至落葉前為鮮紅色。葉柄、葉脈、新梢和樹干始終為紫紅色,色澤亮麗誘人,觀賞價值頗高,是彩葉樹種紅葉類中的珍品[2]。全紅楊在我國北方表現良好,但在四川省平原區表現如何還未見報道。由于四川平原屬高溫高濕的盆地氣候,與全紅楊原生地差異較大,因此,筆者于2012年春季從河南引種全紅楊穗條,扦插繁殖全紅楊約1萬株,通過2a來的觀測,依據引種標準,從能否繁育、生長、色彩穩定性、抗性方面判斷引種可行性,以期為德陽地區進一步擴繁和栽培全紅楊提供參考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引種栽培試驗于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在綿竹市國營苗圃新市圃區進行,東經104°10′19.35″,北緯31°14′42.23″,該地年平均氣溫15.7℃,全年≥10.0℃的積溫為5 000~6 500℃;全年≥10.0℃的積溫天數為240~300d;最冷月平均氣溫4.0~10.0℃;干燥度<1.00(利用彭曼公式計算)。多年平均降水量 1 053.2mm,年最大降水量為1 421.4mm,最少降水量為608.7mm,降水的季節分配極不均勻。年日照時數多年平均為1 011.3h,最多為1 178.0h,最少為802.7h。多年平均無霜期為285d。試驗地土壤理化指標如下:調查點1,pH值5.8,有效磷12.8mg/kg,速效鉀45mg/kg,全氮1.4g/kg,有機質28.1g/kg;調查點2,pH值5.9,有效磷18.3mg/kg,速效鉀46.8mg/kg,全氮1.8g/kg,有機質26.2g/kg。
1.2 試驗材料 全紅楊穗條10 000枝(來源于河南)、中華紅葉楊穗條1 000枝(已在本地栽培達5a)、歐美楊108號穗條1 000枝(在本地栽培已達10a)。
1.3 試驗方法
1.3.1 對比法 在相同地塊,使用相同繁殖和管理辦法,扦插栽植全紅楊、中華紅葉楊和歐美楊108號,通過定期觀測成活情況、色彩、生長量、病蟲害情況等,比對其繁殖能力、色彩穩定性、生長情況和抗性強弱。
1.3.2 扦插成活率測定 全紅楊、中華紅葉楊、歐美楊108號均采用扦插繁殖。扦插穗條選用1a生木質化健壯枝條,不使用弱枝、病蟲枝和頂梢,扦插穗條長10cm,不使用生根劑,只使用殺菌劑對穗條進行消毒處理。扦插成活后第一年3、5、7、9、12月測定其生長量、存活率,后2a每年8、12月測定生長量、存活率。
1.3.3 色彩穩定性觀察 全紅楊、中華紅葉楊、歐美楊108號穗條扦插成活后,每年定期(2、3、4、5、6、7、9、10、12月)連續2a通過肉眼觀察其葉片顏色變化情況。
1.3.4 生長情況和抗性強弱測定 經過2a的生長,測定全紅楊、中華紅葉楊、歐美楊108號年生長量、平均高、平均地徑等生長情況和病蟲害的抗性強弱,分析全紅楊引種栽培的可行性。
2 結果與分析
2.1 扦插成活率測定 通過扦插對比試驗,在同等條件下全紅楊、中華紅葉楊、歐美楊108號扦插成活率差異并不顯著,均極易成活,3者的成活率依次為91%、91%、92%,出芽期依次為較晚、稍晚、早。
2.2 色彩穩定性觀察 在不同月份,通過肉眼觀察,相比中華紅葉楊,全紅楊色彩更豐富、艷麗,并且連續2a色彩穩定無異變(表1)。
3 結論與討論
全紅楊經近年來培育、觀察、區試,性狀穩定,特異性突出,具有五大特點:(1)葉面顏色從萌芽到落葉均呈現為紅色系。(2)屬雄性,葉片厚大吸塵能力強,無飛絮,不污染環境。(3)樹干通直、冠形圓滿。(4)抗病蟲、抗旱澇、耐鹽堿、適栽區域廣。(5)落葉晚,延長了觀賞時間[3]。全紅楊色彩鮮艷紫紅,持久穩定,從春到秋,由鮮紫變為紫紅再變為艷紅,是優秀的園林彩化新品種,在使用時,應該用在對觀賞要求和季相要求比較高的地塊,片栽,行栽,或散栽,觀賞性強,與綠色或黃色植物搭配效果更佳[4-5]。中紅楊色彩多變,由紫紅、紫綠、暗綠、最后到杏黃色,體現出“一年四變”的特點,成林或配景栽植都不錯,價格便宜,成本低,是對彩化要求不高地塊綠化的好樹種[6]。歐美楊108號為綠色,與紅色或黃色植物配景也很好,速生,抗性強,除用于園林綠化以外,還可以營造周邊林、水保林、生態林、用材林等,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7]。
(1)本試驗通過以上各方面研究并經3a來不間斷觀測,全紅楊在德陽地區能完成完整的生命活動周期,硬枝扦插繁殖能達到90%以上成活率,葉色全年鮮艷且連續2a葉色穩定無異變,在園林綠化方面具有推廣價值。
(2)全紅楊與其它楊樹相比,其在德陽地區高溫高濕環境下生長較慢、抗病蟲能力較弱,在生產推廣中需精細化管理,在德陽平原地區建議深溝高床栽植。
(3)本試驗將全紅楊從河南引種到四川省盆地內,區域跨度大,氣候環境差異顯著,栽植范圍擴大,對于新品種全紅楊擴大栽植范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唐存蓮,王德芳,趙爽,等.全紅楊在北京地區的引種栽培技術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3,29(13):31-34.
[2]程相軍.中華紅葉楊(中紅楊)的科學研究與發展前景[J].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06,5:011.
[3]張兆欣,侯銀領,李文娟,等.中華全紅楊的重要作用,優良特性及繁育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3,29(9):159-160.
[4]唐存蓮,趙爽,王德芳,等.全紅楊栽培技術研究與示范[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2(11):88-91.
[5]唐存蓮.彩葉楊彩色性狀及園林應用研究[J].北方園藝,2012,(14):95-97.
[6]曾德.中華紅葉楊扦插繁殖及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新疆農業科技,2012(2):60-60.
[7]李丕軍,唐志紅,林思祖.楊樹不同派系不同品種育苗成活率對比研究[J].新疆農業科學,2009,46(5):1 008-1 011.
(責編:張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