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雷 馬莉 隋玉龍
摘 要:國有林場在營林技術措施上一直走在國內同行業的前列,經過多年的實踐發現很多傳統的技術措施已不適應或者不能滿足當前造林、營林的需求,為此需要對傳統的技術措施進行革新。該文從整地、播種、科學營林、合理采伐、人才引進等方面對營林技術措施進行了革新探討,以期為今后的國有林場營林工作提供指導。
關鍵詞:國有林場;營林技術;革新
中圖分類號 S5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1-116-02
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國有林場的集約化與規?;潭榷家褵o太多發展空間,林場的高效經營必須依靠改革和創新。原有傳統的營林技術適應了當時的生產力的發展,但是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經過長期實踐也顯露了很多弊端,已不能滿足當前造林、營林的需求。筆者對傳統營林技術措施進行了革新探討,為國有林場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1 營林面臨的問題
目前,多數國有林場都面臨著很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類:一是林木良種更新慢,這是由于林場對良種基地建設的不重視所致,導致管理水平、培育方式落后;二是營林數量多、質量低,每年造林時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營林,導致營林面積迅速擴張,但由于擴張速度太快,后期管理跟不上,往往導致有人種無人管;三是多數林場采伐無組織,導致采伐過度,只采伐不補種,長此以往會對林場造成嚴重破壞。
2 營林技術措施
2.1 改變傳統整地方式 當前,必須改變傳統的整地方式,主要原則是在不影響造林順利進行的前提下,鏟除灌草叢,盡量避免過度破壞造林地生態環境,保留部分的原生植被,使之在幼林沒發揮作用前發揮保護帶的作用,在整地過程中盡可能對立地環境產生較小的影響,使后期生態容易恢復。
2.1.1 清理 清理一般在整地前進行,清除與造林無關的物體等,常用的清理方式包括全面清理、帶狀清理和塊狀清理,方法有割除、火燒和化學藥劑殺滅。經過實踐證明,全面清理由于清除了造林地所有的與造林無關的物體,使林地原有的植物、動物幾乎全部被消滅,這會嚴重破壞造林地的生態和生物多樣性,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造林,但往往使造林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由于原有生物多樣性被破壞殆盡而新的生物多樣性尚未形成,造成林地抵抗病蟲害能力弱,這給造林后的管理帶來了極大的困難。至于清理方式,經驗表明火燒是最不可取的一種方式,火燒雖然省時省力,但會造成土壤板結、肥力下降等問題,使造林后植株不能從土壤中得到足夠的養分進行生長。通過上述分析,在今后對造林地時應盡量避免全面清理和火燒,以保留造林地原有的生物多樣性,有利于防治病蟲害,降低造林后的撫育管理難度。
2.1.2 整地 整地時既可以進行全面整地,也可以進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主要包括帶狀整地和穴狀整地。不同的整地方式適用于不同的地形條件,如在地形平坦的造林地,可采取使用機械進行全面整地的方式,而在山區或丘陵以及其他地形不平坦的地區是不可能進行全面整地的。這是由于機械在這種地形條件下不便作業,即便采取人工進行了全面整地,因地面不平,整地后土質疏松,整地后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一旦遭遇降雨必將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降低,不利于林木生長。因此,在整地時應結合實際立地條件選擇合理的整地方案,山區一般采用穴狀或帶狀整地,平坦地區全面整地。
2.2 播種方式選擇 播種方式有很多,各有利弊,如撒播一般不要求整地,成本較低,播種時只需將種子均勻撒播即可,但這種方式容易造成種子被雨水沖走或風吹走,甚至被鳥獸吃掉等問題;除撒播外還有穴播,穴播是按一定的行距、穴距播種,每個穴均勻放入種子,播后進行覆土鎮壓。撒播多是在交通不便、勞力缺乏,不具備整地穴播條件的地區進行,因而在實際造林工作中應盡量避免使用。而穴播適用廣泛,對種子的大小無特殊要求,且出苗率高于撒播,因此在有條件的地區應盡量使用穴播。
2.3 科學造林、營林 傳統造林、營林技術措施往往導致苗木生長速度較慢、成材林木質量差,以及由于不按市場需求造林導致的滯效等問題,往往造成林農增產不增收,從而損傷積極性,最終導致惡性循環。因此,為了林場可持續高效益的發展,必須轉變原有的造林、營林觀念。當前,必須樹立混交林營造理念,科學合理配置樹種,實現林地生態良好,依靠生物多樣性實現對森林病蟲害的防治,進一步實現林業有害生物可持續控制的目標。提倡同一個造林區域內進行多樹種造林,使林場結構合理,以免樹種單一影響生物多樣性,導致病蟲害頻發。在林木成活后,要加強管理,大風大雨后檢查有無倒伏的苗木并及時采取措施扶正;在久旱的天氣條件下及時開溝灌溉,遇洪澇災害及時開溝排水;適時除草,擴穴、培土確保苗木健康成長;還要加強巡視,嚴防火災,嚴厲打擊偷伐林木的行為,并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2.4 合理采伐 國有林場要制定長期計劃,每年有計劃的進行采伐和補種工作,嚴防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培育的林場由于過度采伐而退化。林場必須嚴格遵照《森林經營方案》中規定的采伐規劃,嚴禁超量采伐,每個林場都應將該項工作落實到具體的責任人形成嚴格的監督機制。在執行中應嚴禁超量采伐、隨意變更采伐地點和順序等違反規劃的行為,同時各個林場要認真做好伐區調查設計,使其能夠起到使林場可持續發展的作用。
2.5 加強人才引進 作為造林行業的領頭羊,很多新技術、新方法一般都先在國有林場實施才會擴展開來,因此,國有林場應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引進,包括專業的林學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從而引進先進的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模式,最終實現國有林場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賀萬才,高德志,毛世新等.對林區營林整地與造林技術措施的分析[J]. 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3,36(4):64-66.
[2]張運根.將樂國有林場可持續營林技術探討[J].福建林業科技,2003,30(3):102-104.
[3]徐全清.淺析現代營林技術措施的應用分析[J].中國科技投資,2013(36):465.
(責編:張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