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 要:介紹了彭陽縣城市園林綠化的現狀,分析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進一步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園林綠化;建設;彭陽縣
中圖分類號 S7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1-129-02
1 發展現狀
近年來,彭陽縣以改善人居環境,打造寧南山區生態園林宜居城市為目標,積極開展“自治區園林縣城”和“國家園林縣城”創建活動,大力實施“西進北擴”戰略,使城市建設和園林綠化步入科學發展的快車道。按照“突出亮點、營造特色、多出精品、不留遺憾”的原則,以“三線綠”為主線,以綠化茹河生態園、棲鳳山森林公園、城市路網和單位庭院為重點,拆墻透綠,見縫插綠,拆遷保綠。目前,棲鳳山植樹50多萬株,綠化面積超過80hm2;茹河生態園栽樹65萬株;縣城主次街道植樹20多萬株,初步形成了“山、水、景、園”相襯托,“點、線、面、環”相銜接,“喬、灌、花、草”相結合的園林綠地系統,有力地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截至2013年底,彭陽縣城區綠化覆蓋面積146hm2,公共綠地128hm2,綠化覆蓋率38.6%,綠地率33.86%,人均擁有公共綠地33.9m2,先后獲得“自治區園林縣城”、“國家園林縣城”等稱號。
2 存在問題
通過深入開展“國家園林縣城”創建工作,彭陽縣園林綠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綠地系統日趨完善,服務功能不斷健全,對外形象明顯提升,初步建成了具有山區特色的“生態文明縣城”。但是,目前創建工作中仍存在以下的一些問題:一是綠化規劃執行不到位。從規劃到建設,“綠化規劃審批制度”不能全面推行,住宅開發、機關美化建設的硬指標堅持不夠,存在短期規劃,分割建設現象。二是部分單位和居民對園林綠化建設重要性認識不足,大局意識不強,參與縣城綠化建設的積極性不高,踐踏草坪、摘花折枝現象時有發生。三是專業技術人員缺乏,指導縣城園林綠化建設的能力不強,部分區域林草搭配不盡合理,綠化建設品味有待進一步提高。四是縣城管理力量不足,管理力量薄弱。隨著進城人數的增加和城區面積拓展,建設與管理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花草樹木病蟲害防治任務艱巨。五是由于園林綠化建設資金不足、外出參觀學習少,彭陽縣園林綠化建設滯后,建設標準低,總體水平不高,存在著苗木單一、風格雷同的傾向,風貌特色不突出,缺乏精品意識。
3 對策措施
3.1 嚴格執行綠地系統規劃,加強綠化行業管理 根據縣城綠地系統規劃確定的界限和范圍,嚴格執行城市綠線管理制度,所有批準的綠化用地,無論其面積大小,均嚴格按規劃實施,因情況特殊需改變土地用途的,須嚴格按照審批程序辦理,堅決查處違反規劃隨意侵占綠線和損壞綠化設施行為。縣建環部門在審批建設項目時要嚴把審批關,縣城規劃區內所有新建、改建的擴建工程都要按規劃搞好綠化配套建設,并與主體工程同步規劃、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竣工驗收。凡是違反縣城綠地系統規劃或不符合縣城綠化指標規定的項目不得審批、不得辦理建設項目的開工或竣工手續。工程竣工驗收時,建環部門要會同國土、林業部門共同驗收,達不到標準的不得投入使用。在縣城改造中要嚴格控制建筑密度,盡可能擴大綠化面積,對居住小區等綠地率達不到要求的,不得審批其范圍內的新建、改建和擴建項目。另外,對影響城市環境及景觀的建筑設施要在期限內全部拆遷。
3.2 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縣城綠化建設投入 堅持項目帶動為主,部門、企業投入為輔、社會積極參與的原則,將縣城綠化資金納入“十二五”項目規劃和財政預算,并逐年提高標準,以保障城市綠化工作的正常開展。各項建設工程要將綠化費用納入投資預算,并按規定用于配套的綠化建設。建環部門依法收取國家規定的城市綠化費和綠化補償費,專款用于城市綠化建設,同時要加強資金管理,充分發揮資金效益。
3.3 保證縣城綠化用地,穩步推進縣城綠化建設 在嚴格控制建設用地的同時,通過調整和優化用地結構,提高土地利用率,擴大綠地比例,增加綠地面積。對已經建設的各類綠地,必須對其土地權屬問題進行確認。對土地權屬存在爭議的,提高法律程序處理后,核發土地權屬證明。對公共綠地的規劃建設,屬國有土地的,采取政府劃撥方式提供;各類工程建設項目的配套綠化用地,必須一次性提供,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時,鼓勵支持城郊農民建設苗圃、公共綠地、生態林地等,積極推進租地早綠的辦法,增加綠化用地。
3.4 提高質量品味,高標準實施城區綠化建設 制定并執行《彭陽縣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規范》和《彭陽縣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規范》,綠化方案要按照特色性、生態性、人本性和經濟性相統一的要求,委托專業園林設計單位進行精心設計,方案設計要著力凸顯彭陽歷史文化特色。方案形成后,要組織專家認真評審,主要項目設計方案還應通過各種途徑征求居民意見。綠化項目施工必須實行招投標,施工過程中要實施嚴格的質監和監理,使新建的公共綠地、道路綠化、單位庭院綠化、居民區綠化的質量上一個新的臺階。
3.5 改進建管方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動員社會力量,深入推進全民共建園林縣城活動。認真實施義務植樹登記卡制度,積極開展種植紀念林紀念樹、綠地認建認養認管活動,大力推廣垂直綠化、屋頂綠化、庭院綠化和居室綠化,開展園林式單位、園林式小區達標和文明示范創建活動,通過共建共管,提高廣大市民的綠化美化和護綠愛綠意識,切實做到能綠盡綠。今后每年舉行一次年度園林式單位、園林式小區評比表彰活動。同時,要加快“數字城管”建設,實施對重點管理項目、重點管理區域、重點管理行業和企業的在線監控,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4 幾點建議
4.1 加強規劃管理 完成縣城園林綠化設計方案,實行綠化工程招投標制度和城市綠線管理制度,進一步健全各項配套管理制度,嚴格綠化執法管理,杜絕侵占綠地、破壞綠化成果事件。
4.2 加大建設力度 認真實施新一輪城市綠化建設工程,著力抓好茹河生態園林化、309國道兩側綠化、茹河大街北側綠化、污水處理廠綠化、新建道路綠化和小區綠化提升、園林景觀綠化、單位綠化等重點工程實施。同時,大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保持植樹成活率和保存率不低于85%,盡責率在80%以上,使縣城綠化在增加總量、提升品味、彰顯特色、擴展延伸上實現新突破。
4.3 開展群眾性綠化 抓好城內單位和住戶的庭院綠化美化,在主街道開展園林綠化文明示范一條街活動,在次街道開展沿街單位拆墻透綠工作,扎實推進園林式單位和園林式小區建設,大力開展拆違建綠、見縫插綠等活動,繼續抓緊老居住小區的綜合整治工作,市園林式單位、園林式小區各達60%以上,老居住小區的綠化面積達25%以上,新交付使用住宅小區100%達到園林式居住區標準。
4.4 合理布局綠地 嚴格執行《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城市道路綠化普及率、達標率分別達到100%和80%以上,城區干道綠化帶面積不少于道路總用地面積的25%。大力建設面積在1 000m2以上的街頭小綠地、小游園,使公共綠地的服務半徑達到500m。
4.5 加強風貌保護 加強對文物古跡、文化遺址和古樹名木的保護,深入挖掘彭陽的歷史文化底蘊,在城市建設中大力展示彭陽生態文化、紅色文化和民俗文化,進一步規范戶外廣告管理,保持和突出地方風貌特色。
4.6 加強生態建設 實施茹河全面整治,不斷改善城市水環境,縣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達到三類以上;加快推進城鄉污水處理廠建設,完善縣城集污管網建設,逐片區消除排污死角,生活污水處理及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75%以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60%以上。加強環境監管力度,嚴格各類污染源監控,認真開展大氣環境、粉塵污染、河道藍藻的監測和治理工作,使大氣污染指數小于100的天數達到260天以上。 (責編:張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