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
摘?要:班主任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崗位,工作非常辛苦和重要,尤其是職高班主任。筆者擔任了十幾年的班主任,本文總結了這些年的一些經驗,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職高?班主任?管理
當了十幾年的職高班主任工作,迎來送往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心中感慨萬千。職高生大多數是抱著混文憑、混日子的態度來到學校,有的甚至是被家長強逼來的,許多學生存在著諸多問題:如心理障礙嚴重,人格發展不健全,情緒不穩定,意志力薄弱,抗挫折能力、抗誘惑能力差,是非辨別能力差,自學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行為問題。面對這樣一個群體,班主任除了完成學校的教學任務外,還要在班級管理上盡心盡責、方法得當、嚴愛有度、狠下工夫。班主任工作真是一項很復雜、瑣碎的工作,尤其是職高的班主任工作。
總結這些年的工作經驗,以下談談筆者的幾點體會。
一、班規實行的“粗”與“細”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班級成立之初,必須制定一套有自己班級特色的管理制度。班級管理制度,提出整體要求要“粗”,不宜太多太細。這種“粗”就是集體中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得到的基本要求,它有利于更快地形成一個新的班集體。同時也給全體學生在形成班集體過程中留有創造與發揮的余地,有利于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英國斯賓塞在《教育論》中指出:“記住你的教育目的應該是培養成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別人來管的人。”但“粗”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抽出更多的精力,細心地觀察每一個學生,了解他們的特點、思想和需要,從而激發學生對某一方面活動的興趣,使其個性得以充分發展。班主任只有全面了解學生,對班級具體情況“了如指掌”才能在學生管理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采取教育措施,做到“運籌帷幄”。也就是說“細”正是在“粗”的框架下對“粗”的完善與豐富,也是因材施教、造就個性化不可缺少的。
二、培養班干部的“想”與“干”
作為職高班主任,不能拘泥于傳統的管理模式,要積極探索,大膽創新。我們知道好的成績源于好的學風,好的學風源于好的班風,好的班風源于正氣抬頭,正氣抬頭源于有一個得力的班干部隊伍。職高班級組建班干部隊伍,不一定要起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根據后進生特長大膽使用后進生,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如2009級財會班鮑同學是班里成績墊底的男生,但是為人誠實可靠,做事踏實認真,最重要的是他在班里人緣不錯,因此筆者啟用他當勞動委員兼生活委員,讓他明確自己的職責,平時再加以必要的指導和正確的引導,果然他干得很好,甚至比預期的更出色,一改歷屆學生中做衛生工作拖拉、大掃除你推我搡的現象,班級變成了一個干凈整潔的小家。
其實對于班干部班子,班主任只要在宏觀管理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去做,讓學生在學中干、干中學,把班集體當做他們除了學習文化知識之外的培養各種能力的實驗場所,就可以使他們真正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級各項工作的主力軍,成為全班同學的表率和楷模,以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和自我提高,從而促進良好班集體的形成。
三、班主任工作的“嚴”與“寬”
人人都知道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須做到“嚴”與“愛”,嚴而不厲,嚴而有格,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從嚴治班固然是好,但若斤斤計較事事弄個清楚明白,反而有損教育本意。從這個意義上講,班級管理有時也需要點糊涂的藝術。對于犯錯誤的學生,要講究寬容,論事不論人。態度上寬容,保護學生的自尊;時間上寬容,讓學生有改正錯誤的機會和時間;處理上寬容,促成學生的自省。當全班同學的面嚴厲批評,只能激起學生對老師的更加對立和反抗,要慎用批評,不要急于下結論,更不要為當面戳穿學生的謊言而洋洋自得。記得一次運動會上,班上一女生在100米跨欄比賽時,一路故意把欄踢倒或是繞過欄跑步,引得全場哄堂大笑,最可氣的是她自己也玩得不亦樂乎。一向治班嚴謹的筆者感到羞愧難當,當她一到終點就開始怒吼批評。結果沒說幾句,那女生一反常態,公然頂撞并轉身就走。留下滿腔怒火的筆者,覺得這孩子真是太過分了,簡直沒救了。后來等筆者自己冷靜下來,開始自我反省,漸漸地意識都自己做得很不恰當,時間地點場合方式都不對。于是主動去找她談心了解真實的情況,原來她是真的從來沒參加過這項運動,對于比賽規則一無所知,在她前面幾組的同學也有踢倒欄的情況,她誤認為這樣是可以的,結果就鬧出了這樣的笑話。了解情況后,我們一起分析了這件事情的前前后后,并彼此向對方道了歉,她也欣然接受了筆者的批評教育以及對她提出的要求。
此事后更讓筆者深刻地體會到班主任應該努力學會做“精神關懷者”。我們從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勞動。因此,班主任不僅要關心學生的成績,更要關心他們的情感、情緒。其實學生是愿意接受老師正確的批評的,不能接受的往往是老師批評的方式。粗暴的教育培養出毫無耐心的學生,訓斥命令的教育培養出唯命是從的學生,而民主的教育方法則培養出思想有見地的學生。每一位同學都是一粒藏在貝殼里透亮的珍珠,每一位班主任都應爭取做打開貝殼讓珍珠發光的人,不要歧視任何一名學生。
四、師生關系的“強”與“弱”
班主任工作時間長了,容易形成一個思維定勢,和學生談話,不自覺地總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臨下。這樣的做法,老師們習以為常,感覺到自己盡到了老師的職責。可是,事與愿違,往往學生并不領情,并且產生逆反心理,拒絕老師的說教,走到事物的反面。所以,教師一定要注意反思自己的言行,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轉變自己的觀念,真正成為學生的朋友,引領學生走向成熟,走向完善,走向人生的最高境界。學會傾聽,學會欣賞,學會贊美。甚至有時候還可以適當在學生面前“示弱”,讓學生來幫你分析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
班里有個女寢室,有一段時間真成了老大難的問題寢室,生活指導三天兩頭地來告狀,不是衛生問題就是紀律問題,還經常被評為最差寢室。批評教育,談心溝通,嚴厲懲罰……什么辦法都想盡了,問題還是反反復復地上演,真是搞得人困馬乏。有一天筆者突然心血來潮,在她們寢室里對著那幾個可愛又可惡的家伙們傾倒苦水,從中年婦女上有老下有小的重任,到作為教師的喜怒哀樂,再到學校安排的工作的繁重,班主任工作的瑣碎復雜,最后談到對她們最近表現的無奈。說得她們一個個同情心泛濫,原來表面那么強勢,那么雷厲風行的班主任也有那么無助的時候,于是關系立即親近,在她們心目中筆者已不再是那個讓她們仰視的班主任,而是一個需要他們幫助的朋友。筆者趁機就她們寢室的情況,讓她們自己分析問題,并傾聽她們的意見,請求她們全體一起解決問題,最后筆者干脆當個甩手掌柜,只要她們連續三周沒有生活老師的告狀,沒有被評為最差寢室,就可以滿足他們一個合理的要求,如果本學期累計五周為最佳寢室,期末就請她們到家里聚餐。于是乎問題寢室就這么消失了,期末筆者如約地邀請了她們聚餐,同時也邀請了出色完成要求的其他的寢室,真是個意外的收獲。
總之,要做好班主任不容易,做好職高的班主任真正不容易,需要付出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尤其要加強班級管理和講究教育藝術,引導學生不僅要學好專業技術,更要懂得做人的道理,讓學生真正成為德才兼備的技術骨干和崗位能手。
(作者單位:象山縣爵溪職業高級中學)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