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林
摘?要:本文通過三個問題的提出,引出技工院校應加強學生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從體育課和第二課堂的體能訓練入手,抓好學生體能,達到企業和國家的需要。具體手段和措施包括體育課要根據學校的現狀、學生的實際和教師教學特點選擇教材,并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以達到圍繞體能這個主題開展教學;第二課堂體能訓練主要采取學生軍事體能訓練、學生體育活動(班際和校級各種比賽、拓展運動、趣味運動會等)、學生運動隊訓練,達到提高學生興趣,培養學生鍛煉習慣和學會鍛煉方法的目的。
關鍵詞:技工院校? 學生?體能訓練
一、問題的提出
1.現代企業的需求
現代企業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精神狀況、強健的體魄、較好的德育素養和團隊合作意識。
2.學生身體素質的現狀及影響因素
(1)學生未充分認識體育鍛煉對身心發展的重要性。中職學生,尤其90后大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自小備受親人的寵愛,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他們沒有認識到體育運動對身心素質發展以及今后工作需求的重要性。
(2)網絡時代的發展影響學生身體鍛煉。中職學生身體素質逐年下降,與網絡的發展有較大的關系,尤其是現代的網絡影響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學生課后及周末上網的時間越來越多,用于身體鍛煉的時間卻越來越少,這成為眾多學生生活的真實寫照。據網上問卷調查顯示,有22%的學生認為參加體育鍛煉是為了調劑生活,有23.07%的學生為應付考試,為了減肥而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學生占12.92%,真正為了強身健體的學生占29.23%。
(3)學校體育場地設施是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正常進行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場地的缺乏也是學生體質下降的因素之一。
(4)《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情況不容樂觀。學生的實際測試合格率只達到70%,且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干擾。
3.技工院校應加強體能訓練的背景和需求
(1)背景:從新經濟發展形勢下的產業結構升級調整,新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生產組織方式,新經濟發展模式下的人力資源價值定位三個角度出發,分析技工院校學生必須有好的身體,過硬的思想品質。
(2)需求:從新市場競爭環境下的學生職業生涯發展需求和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學校課程教學改革趨勢出發,分析技工院校必須加強學生體能訓練。
以上說明,技工院校體育課應圍繞體能開展教學,同時應加強第二課堂體能訓練。只有這樣才有出路,才能更好地為企業服務、為專業服務,這樣學校才有競爭力和活力,學生才能受到企業的追捧和社會的認可。
二、體能的概述
體能,即學生身體素質水平的總稱。即學生在專項比賽中體力發揮的最大程度,也標志著學生無氧訓練和有氧訓練的水平,反映了學生機體能量代謝水平。體能即人體適應環境的能力。包括與健康有關的健康體能和與運動有關的運動體能。
三、加強學生體能訓練的手段和措施
1.從體育課入手
首先,要確定好教材,并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根據學校的現狀、學生的實際和教師教學特點,選擇教材。例如籃球、排球、足球、職業體能、體質測試等。二是符合學生的興趣。三是能為提高學生體質服務,即五個主要指標: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
其次,要制訂中長期教學計劃,見表1。
表1
序號 職業體育 課程
名稱 學習任務 課型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三學期 第四學期 第五學期 第六學期 第七學期 第八學期 第九學期 第十學期
1 發展特色體育 籃球 籃球運動概述 必修 2
籃球基本技術 6 10
籃球基本戰術 4
籃球教學比賽 4
2 排球 排球運動概述 2
排球基本技術 6 10
排球基本戰術 4
排球教學比賽 4
3 足球 足球運動概述 2
足球基本技術 6 10 2 4
足球基本戰術 4 2 4
足球教學比賽 4 4 10
4 職業體能 職業專項
體 能 2 2 2 2 2 2 2 2
5 體測 體質測試 必測 10 10 10 10
教學
階段 中級班 80
高級班 120
預備技師班 140
再次,要設計好教學。
一是體育課的結構入手:準備活動、分組定隊名和隊的口號等、發放任務書、學生分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和糾正)、學生展示成果、學生與教師點評、放松活動。例如籃球技術——跳投任務書,見表2。
表2
任務描述 技能 提示 易犯錯誤 備注
屈膝
兩腳開立
上身起立
眼睛注視目標
站立
平衡
屈膝
雙肘向內
起跳
完成動作
身體朝向目標(籃筐)
兩腳貼地
屈膝準備起跳
眼睛注視目標
按照規范的動作過程完成動作 保持站立
不能保持平衡
肩膀沒有正對籃筐
雙肘外翻
僅用手臂投籃(沒有使用腿部)
不能做出完整的動作
20分鐘
典型工作任務 數量 結果 教師的反饋
投籃練習:
籃下投籃
在不同的全方位投籃
截球投籃
接應投籃
突破 5次演練
5次演練
8次演練
6次演練
5分鐘的比賽
二是教學模式的選擇。采用分組合作、比賽的形式,完成任務書所定教學內容。
三是綜合評價模式的選擇。采用過程化考核(技能課)+學生《標準》測試成績+平時成績的模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用該評價模式去促進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動力,同時讓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和改進方向。
2.從第二課堂體能訓練入手
主要形式有學生軍事體能訓練、學生體育活動(班際和校級各種比賽、拓展運動等)、學生運動隊訓練。
總之,只要學生在系統的體能訓練下,按照任務書的教學和積極參與體育第二課堂活動,學生的體能就有了保障,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就會逐步提高,只有這樣才能承擔繁重的體力勞動才能符合現代企業的需求,才能成為社會可用之才。
參考文獻:
[1]李木杰.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2.
[2]曾振豪.運用頻譜教學風格教授體育課[J].中國學校體育,2012(5).
(作者單位:海南省技師學院)
endprint
摘?要:本文通過三個問題的提出,引出技工院校應加強學生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從體育課和第二課堂的體能訓練入手,抓好學生體能,達到企業和國家的需要。具體手段和措施包括體育課要根據學校的現狀、學生的實際和教師教學特點選擇教材,并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以達到圍繞體能這個主題開展教學;第二課堂體能訓練主要采取學生軍事體能訓練、學生體育活動(班際和校級各種比賽、拓展運動、趣味運動會等)、學生運動隊訓練,達到提高學生興趣,培養學生鍛煉習慣和學會鍛煉方法的目的。
關鍵詞:技工院校? 學生?體能訓練
一、問題的提出
1.現代企業的需求
現代企業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精神狀況、強健的體魄、較好的德育素養和團隊合作意識。
2.學生身體素質的現狀及影響因素
(1)學生未充分認識體育鍛煉對身心發展的重要性。中職學生,尤其90后大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自小備受親人的寵愛,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他們沒有認識到體育運動對身心素質發展以及今后工作需求的重要性。
(2)網絡時代的發展影響學生身體鍛煉。中職學生身體素質逐年下降,與網絡的發展有較大的關系,尤其是現代的網絡影響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學生課后及周末上網的時間越來越多,用于身體鍛煉的時間卻越來越少,這成為眾多學生生活的真實寫照。據網上問卷調查顯示,有22%的學生認為參加體育鍛煉是為了調劑生活,有23.07%的學生為應付考試,為了減肥而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學生占12.92%,真正為了強身健體的學生占29.23%。
(3)學校體育場地設施是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正常進行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場地的缺乏也是學生體質下降的因素之一。
(4)《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情況不容樂觀。學生的實際測試合格率只達到70%,且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干擾。
3.技工院校應加強體能訓練的背景和需求
(1)背景:從新經濟發展形勢下的產業結構升級調整,新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生產組織方式,新經濟發展模式下的人力資源價值定位三個角度出發,分析技工院校學生必須有好的身體,過硬的思想品質。
(2)需求:從新市場競爭環境下的學生職業生涯發展需求和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學校課程教學改革趨勢出發,分析技工院校必須加強學生體能訓練。
以上說明,技工院校體育課應圍繞體能開展教學,同時應加強第二課堂體能訓練。只有這樣才有出路,才能更好地為企業服務、為專業服務,這樣學校才有競爭力和活力,學生才能受到企業的追捧和社會的認可。
二、體能的概述
體能,即學生身體素質水平的總稱。即學生在專項比賽中體力發揮的最大程度,也標志著學生無氧訓練和有氧訓練的水平,反映了學生機體能量代謝水平。體能即人體適應環境的能力。包括與健康有關的健康體能和與運動有關的運動體能。
三、加強學生體能訓練的手段和措施
1.從體育課入手
首先,要確定好教材,并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根據學校的現狀、學生的實際和教師教學特點,選擇教材。例如籃球、排球、足球、職業體能、體質測試等。二是符合學生的興趣。三是能為提高學生體質服務,即五個主要指標: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
其次,要制訂中長期教學計劃,見表1。
表1
序號 職業體育 課程
名稱 學習任務 課型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三學期 第四學期 第五學期 第六學期 第七學期 第八學期 第九學期 第十學期
1 發展特色體育 籃球 籃球運動概述 必修 2
籃球基本技術 6 10
籃球基本戰術 4
籃球教學比賽 4
2 排球 排球運動概述 2
排球基本技術 6 10
排球基本戰術 4
排球教學比賽 4
3 足球 足球運動概述 2
足球基本技術 6 10 2 4
足球基本戰術 4 2 4
足球教學比賽 4 4 10
4 職業體能 職業專項
體 能 2 2 2 2 2 2 2 2
5 體測 體質測試 必測 10 10 10 10
教學
階段 中級班 80
高級班 120
預備技師班 140
再次,要設計好教學。
一是體育課的結構入手:準備活動、分組定隊名和隊的口號等、發放任務書、學生分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和糾正)、學生展示成果、學生與教師點評、放松活動。例如籃球技術——跳投任務書,見表2。
表2
任務描述 技能 提示 易犯錯誤 備注
屈膝
兩腳開立
上身起立
眼睛注視目標
站立
平衡
屈膝
雙肘向內
起跳
完成動作
身體朝向目標(籃筐)
兩腳貼地
屈膝準備起跳
眼睛注視目標
按照規范的動作過程完成動作 保持站立
不能保持平衡
肩膀沒有正對籃筐
雙肘外翻
僅用手臂投籃(沒有使用腿部)
不能做出完整的動作
20分鐘
典型工作任務 數量 結果 教師的反饋
投籃練習:
籃下投籃
在不同的全方位投籃
截球投籃
接應投籃
突破 5次演練
5次演練
8次演練
6次演練
5分鐘的比賽
二是教學模式的選擇。采用分組合作、比賽的形式,完成任務書所定教學內容。
三是綜合評價模式的選擇。采用過程化考核(技能課)+學生《標準》測試成績+平時成績的模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用該評價模式去促進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動力,同時讓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和改進方向。
2.從第二課堂體能訓練入手
主要形式有學生軍事體能訓練、學生體育活動(班際和校級各種比賽、拓展運動等)、學生運動隊訓練。
總之,只要學生在系統的體能訓練下,按照任務書的教學和積極參與體育第二課堂活動,學生的體能就有了保障,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就會逐步提高,只有這樣才能承擔繁重的體力勞動才能符合現代企業的需求,才能成為社會可用之才。
參考文獻:
[1]李木杰.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2.
[2]曾振豪.運用頻譜教學風格教授體育課[J].中國學校體育,2012(5).
(作者單位:海南省技師學院)
endprint
摘?要:本文通過三個問題的提出,引出技工院校應加強學生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從體育課和第二課堂的體能訓練入手,抓好學生體能,達到企業和國家的需要。具體手段和措施包括體育課要根據學校的現狀、學生的實際和教師教學特點選擇教材,并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以達到圍繞體能這個主題開展教學;第二課堂體能訓練主要采取學生軍事體能訓練、學生體育活動(班際和校級各種比賽、拓展運動、趣味運動會等)、學生運動隊訓練,達到提高學生興趣,培養學生鍛煉習慣和學會鍛煉方法的目的。
關鍵詞:技工院校? 學生?體能訓練
一、問題的提出
1.現代企業的需求
現代企業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精神狀況、強健的體魄、較好的德育素養和團隊合作意識。
2.學生身體素質的現狀及影響因素
(1)學生未充分認識體育鍛煉對身心發展的重要性。中職學生,尤其90后大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自小備受親人的寵愛,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他們沒有認識到體育運動對身心素質發展以及今后工作需求的重要性。
(2)網絡時代的發展影響學生身體鍛煉。中職學生身體素質逐年下降,與網絡的發展有較大的關系,尤其是現代的網絡影響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學生課后及周末上網的時間越來越多,用于身體鍛煉的時間卻越來越少,這成為眾多學生生活的真實寫照。據網上問卷調查顯示,有22%的學生認為參加體育鍛煉是為了調劑生活,有23.07%的學生為應付考試,為了減肥而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學生占12.92%,真正為了強身健體的學生占29.23%。
(3)學校體育場地設施是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正常進行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場地的缺乏也是學生體質下降的因素之一。
(4)《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情況不容樂觀。學生的實際測試合格率只達到70%,且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干擾。
3.技工院校應加強體能訓練的背景和需求
(1)背景:從新經濟發展形勢下的產業結構升級調整,新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生產組織方式,新經濟發展模式下的人力資源價值定位三個角度出發,分析技工院校學生必須有好的身體,過硬的思想品質。
(2)需求:從新市場競爭環境下的學生職業生涯發展需求和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學校課程教學改革趨勢出發,分析技工院校必須加強學生體能訓練。
以上說明,技工院校體育課應圍繞體能開展教學,同時應加強第二課堂體能訓練。只有這樣才有出路,才能更好地為企業服務、為專業服務,這樣學校才有競爭力和活力,學生才能受到企業的追捧和社會的認可。
二、體能的概述
體能,即學生身體素質水平的總稱。即學生在專項比賽中體力發揮的最大程度,也標志著學生無氧訓練和有氧訓練的水平,反映了學生機體能量代謝水平。體能即人體適應環境的能力。包括與健康有關的健康體能和與運動有關的運動體能。
三、加強學生體能訓練的手段和措施
1.從體育課入手
首先,要確定好教材,并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根據學校的現狀、學生的實際和教師教學特點,選擇教材。例如籃球、排球、足球、職業體能、體質測試等。二是符合學生的興趣。三是能為提高學生體質服務,即五個主要指標: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
其次,要制訂中長期教學計劃,見表1。
表1
序號 職業體育 課程
名稱 學習任務 課型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三學期 第四學期 第五學期 第六學期 第七學期 第八學期 第九學期 第十學期
1 發展特色體育 籃球 籃球運動概述 必修 2
籃球基本技術 6 10
籃球基本戰術 4
籃球教學比賽 4
2 排球 排球運動概述 2
排球基本技術 6 10
排球基本戰術 4
排球教學比賽 4
3 足球 足球運動概述 2
足球基本技術 6 10 2 4
足球基本戰術 4 2 4
足球教學比賽 4 4 10
4 職業體能 職業專項
體 能 2 2 2 2 2 2 2 2
5 體測 體質測試 必測 10 10 10 10
教學
階段 中級班 80
高級班 120
預備技師班 140
再次,要設計好教學。
一是體育課的結構入手:準備活動、分組定隊名和隊的口號等、發放任務書、學生分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和糾正)、學生展示成果、學生與教師點評、放松活動。例如籃球技術——跳投任務書,見表2。
表2
任務描述 技能 提示 易犯錯誤 備注
屈膝
兩腳開立
上身起立
眼睛注視目標
站立
平衡
屈膝
雙肘向內
起跳
完成動作
身體朝向目標(籃筐)
兩腳貼地
屈膝準備起跳
眼睛注視目標
按照規范的動作過程完成動作 保持站立
不能保持平衡
肩膀沒有正對籃筐
雙肘外翻
僅用手臂投籃(沒有使用腿部)
不能做出完整的動作
20分鐘
典型工作任務 數量 結果 教師的反饋
投籃練習:
籃下投籃
在不同的全方位投籃
截球投籃
接應投籃
突破 5次演練
5次演練
8次演練
6次演練
5分鐘的比賽
二是教學模式的選擇。采用分組合作、比賽的形式,完成任務書所定教學內容。
三是綜合評價模式的選擇。采用過程化考核(技能課)+學生《標準》測試成績+平時成績的模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用該評價模式去促進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動力,同時讓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和改進方向。
2.從第二課堂體能訓練入手
主要形式有學生軍事體能訓練、學生體育活動(班際和校級各種比賽、拓展運動等)、學生運動隊訓練。
總之,只要學生在系統的體能訓練下,按照任務書的教學和積極參與體育第二課堂活動,學生的體能就有了保障,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就會逐步提高,只有這樣才能承擔繁重的體力勞動才能符合現代企業的需求,才能成為社會可用之才。
參考文獻:
[1]李木杰.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2.
[2]曾振豪.運用頻譜教學風格教授體育課[J].中國學校體育,2012(5).
(作者單位:海南省技師學院)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