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智軍
摘要:
美術教育是人類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動,在當今社會中,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素質教育有時侯也只是喊在口頭上,沒有真正認識到美術教育的在學生中發揮的重大作用,藝術教育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很好的途徑,美術教育也在其中扮演著無法代替的角色,每個學生都有創造替能,他們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發揮想像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大膽夸張的在美術作品中表達自己的含義。
關鍵詞:美術教育;創新;想像;培養
美術教育是人類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美術教育,順應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學生身心健康,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審美情趣,認知能力,意志品質等。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觀念,提到美術教育就認為是教學生怎樣畫線條、涂色彩,怎樣真實地畫或臨摹一幅畫,覺得將來自己的孩子不朝這方面發展,學來何用?另一方面有的學校認為美術課無關緊要,又不會影響升學考試,對美術課也就不太重視。這些對美術的錯誤看法都導致了美術教育的滯后,教師教學積極性也不高。我國著名藝術教育家豐子愷說過:“我教藝術課,主張不求直接效果,而重間接效果,不求學生能直接作有用之畫,但求其涵養愛美之心,能用作畫一般的心來處理生活,對待人生,此為藝術之最用。”豐老的這段話道出了美術課的教學目的,即教學所要達到的預期效果,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那么,初中美術教育到底要達到怎樣的效果呢?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是新世紀教育的使命,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們必須更新觀念,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正確認識中學美術教育的目的,下面這談一下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美術教育不是單一的技能訓練,在技能訓練中,要提高學生的觀察力
細致入微的觀察方法在美術教育中是一種對事物獨特的觀察方法,事實上有許多的科學家他們都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和睿智的思維,這些習慣有助于學生養成細心、冷靜的習慣,這種善于觀察對比的習慣,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是有益的。
二、通過教師引導,讓學生感受、理解什么是美
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說無處不存在美,美麗的校園風景,各式各樣的建筑風格,我們家里用的物品、服裝等,這些都是與美術有著密切的聯系。要讓學生發現美、創造美,使他們更加熱愛生活。在中學美術中我覺得應把欣賞課作為重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如在藝術作品欣賞中,要讓學生知道藝術作品是藝術家們對自然界美的事物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所表達出來的藝術品,所以在欣賞時教師要讓學生帶著一定的感情色彩去欣賞,比如說在欣賞凡高的《向日葵》,首先要讓學生了解凡高的歷史背景,再讓學生體會他畫的向日葵與現實生活中的向日葵有什么不同,讓學生理解“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含意。
三、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有句廣告詞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做不到”,美術課是一個發揮學生想象力的地方,比如在上繪畫課《交通工具》上,老師可以引導同學們可以畫出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教師最好用指導的方法,不要用教條的方式畫現實生活中的交通工具,要引導他們畫出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交通工具。有環保的、有太陽能的、還有水陸兩用的,也許他們的作品未來的交通工具就是這樣的。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創新能力的培養在于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如我在一次美術課上問學生:“你們能看見花的香味嗎?”同學們都搖頭,于是我就拿出“踏花過后馬蹄香”的畫,一只蝴蝶就能體現出來,同學們恍然大悟,思維變得異常活躍,個個都開動腦筋去畫那看不見的事物,表現得很有靈性和創意,這樣的美術課對他們來說,是受益匪淺的。
四、讓學生多動手
調動學生的眼、耳、口、腦各種感官主動感悟,培養他們的觀察、比較、想象等多種能力這方面能力的培養我覺得最好的方法是手工課,在上手工課學生都會變得很活躍,手工制作有泥手工(包括橡皮泥)、紙手工、木雕、根雕、廢舊物品手工等,其中最簡易推廣的是廢舊物品手工,教師可引導學生用生活中的一些廢舊物品如紙盒、礦泉水瓶、易拉罐等,讓學生動手、動腦,學生在把這些不趣眼的東西變成藝術品時,他們會有著一種成就感,就會增強他們的創新能力。
五、拓寬學生知識面
美術教育的學習不但要掌握一定的美術知識,技能,同時要了解我國悠久的美術史,如美術課《瓷器風韻》一章,要讓學生們知道瓷器是中國人的偉大發明,經過秦、漢、六朝、隨、唐的發展,宋代瓷器生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有了瓷器讓世界認識了中國,Chana是中國的英文名稱,也含有瓷器的意思。瓷器是中華民族貢獻給世界的一份極為珍貴而絢麗的人類文化遺產。在《江南園林》一課中,讓學生了解園林建筑的風格,園林建筑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建筑形式,它強調與周圍環境的和諧一致,在設計建造時,往往都是因地制宜,依據實際地勢地貌和周圍環境來設計,做到了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合一的建筑風格,這些課不僅是欣賞課,同時又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也培養了學生對祖國的熱愛的一種思想感情。
六、增強環保意識
在當今環境日趨惡化的經濟社會中,從小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我認為這是美術課程的神圣職責,我們在教學生畫風景時要讓他們愛美麗的大自然而更好地保護她,同時開展一些以環保為主題的手抄報、宣傳畫、小制作等,讓學生養成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保護美的良好品質。
當然,美術教育有著更新、更廣的教育方式,有許多國外的美術教育方式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我們只有不斷探索更能實應學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好的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