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玲
一、初中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無論你是中學生、大學生還是碩士生、博士生,職業生涯規劃應該是第一門課也是最后一門課。”據調查,中學生中很多人都有理想,但意識到如何實踐自己人生理想的學生只有極少數。初中學生在成長的這個階段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獨立意識的增強,比如,有些初中生對星座特別感興趣,這表明他們在努力尋找個性特色。如果初中階段開設了學業規劃與升學指導課,通過大量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們有意識的思考,他們一定會在初中畢業時,對自己的興趣、愛好及志向有個初步的判斷。現在,大學生有70%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甚至畢業時也不知道要從事什么職業,為了避免走彎路,規劃要趁早,所以,初中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顯得非常必要。
二、初中生如何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一)全面地認識自我
引導學生認識自我,不僅包括認識自我的興趣、愛好、天賦、價值觀及人生志向等內在因素,還要考慮自身的經濟條件、家庭背景、所在地區等外在因素。通過分析以上因素,得出自己在學業完成后,究竟在哪個領域就業最有競爭力。通過對學習及生活中一些問題的判斷,可以幫助學生分析評估自己的興趣及愛好。另外,還有學業規劃師的職業規劃輔導等,可以幫助學生認識自我,讓自己有一個清晰的學習和成長目標。有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擅于給自己做計劃并付諸實施,塑造清新充實的自我。
(二)正確做好分流,廣泛認知職業
初中階段要做的是生涯規劃的“教育”,不做生涯規劃的“評估測試”。這一工作其實在整個初中階段都要進行,通過實地體驗、現場參觀、職業講座、參閱圖書報刊等相關活動,讓學生對各類職業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和判斷,從而在他們確立職業理想及人生志向時,為他們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參考。初三學生面臨著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選擇:分流擇業還是升學?家長和老師要做的不是替孩子做抉擇,也不是抱著不放手,而是為孩子提供一些精神上的支持和信息上的幫助,讓孩子去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
(三)了解人才供求形勢,確定職業目標
在分析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深入了解未來5~10年人才供求的變化趨勢。當然,這對于中學生而言,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就需要學業規劃師提供專業服務,通過他們專業的調研及相關資料的搜集,對未來人才市場需求作出比較準確的判斷,讓學生確定學業完成后想從事的目標職業,根據就業目標,結合對專業與職業二者關系的具體分析,確定未來學業中要學習的專業或專業群。如果涉及到的屬于大學階段的專業,那么就說明該生需要走普通高中——大學這條學業路線;如果屬于中職類專業,則需要走中職類學校——就業——提高學歷,或者中職——高職——就業這兩條學業路線。比如:烹飪行業,這個技術在大學專業里面發展得不算很成熟,那么就應選擇較為專業的烹飪培訓職業院校。
(四)選擇合適的學校
確定了專業及專業群后,如果要走中職這一學業方向,則需要在搜集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判斷哪些學校在此專業或專業群中有辦學優勢,然后,根據判斷,選擇自己最心儀的學校。
職業生涯規劃僅靠初中畢業生自己是難以完成的,還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學業規劃專業機構)幫助他們科學決策,提高其個人發展效率,以最小的代價實現職業理想及個人的可持續發展。隨著高等教育的擴招,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成為不可否認的事實,學歷已經不再是打開成功之門的唯一“敲門磚”,如果學生在初中階段就正確規劃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人生就會少走很多彎路,從而事半功倍!
人生需要規劃,人生應該規劃,人生可以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