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靜云,陳燦華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杭州 310003)
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共同特征的代謝異常綜合征[1]。胰島素筆是目前糖尿病胰島素治療常用的注射工具,具有操作簡單、攜帶方便、注射時疼痛輕微等優點,已被廣泛用于社區糖尿病患者的治療[2]。在長期使用胰島素的宣教過程中,關注了低血糖、出血、感染、過敏、疼痛、皮下硬結等不良反應的發生,卻忽視了胰島素筆用針頭使用后的安全處置。而使用后的胰島素筆用針頭屬醫療垃圾,一旦被HIV、HBV、HCV 污染,被刺者就可能發生相關的病毒感染[3]。醫護人員缺乏對院外醫療垃圾危害性的認識,患者亦沒有回收針頭的意識,目前國內很少有醫院將門診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筆用針頭實行回收。“限制性配量”是指在給門診患者配置胰島素時限定數量,以期望患者在短時間內再次返回醫院配置藥物。2009年1月起,本院對門診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筆用針頭進行回收,回收后醫院集中處置,經過一段時間實踐發現回收情況不理想,因此推出“限制性配量”聯合健康教育的方法,效果較好,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選取2010年2月至12月在本院外配胰島素筆用針頭進行自我注射胰島素1個月以上的患者,研究對象均符合1999年WHO 推薦的糖尿病診斷標準[4],患者日常自行注射胰島素,意識清楚,能進行語言溝通,無認知和行為障礙,自愿參加調查。排除生活不能自理、視力障礙、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本組100 例,其中男53 例、女47例;年齡38~75歲;自我注射胰島素6 個月以內50例,>6個月~2年28例,>2~5年13例,>5~10年4 例,>10年5 例;文化程度:文盲1例,小學22例,中學28例,高中19例,大專及以上30例。糖尿病病程平均8.4年。
1.2 胰島素針頭處置方法
1.2.1 回收胰島素筆用針頭 患者使用過的胰島素針頭拿回醫院糖尿病中心,由糖尿病專科護士回收并清點數量,收集在專用的利器盒內,院感科每天有指定的工人來收集。
1.2.2 健康宣教
1.2.2.1 口頭+書面教育 指導患者每次來醫院配胰島素針頭時必須將使用過的針頭如數帶回醫院,醫院統一進行無害化處置。
1.2.2.2 應用提示語 除了宣教,從實行回收日起,患者來院配針頭在門診病歷內蓋上“該針頭為一次性使用,使用過的針頭需如數帶回醫院,醫院統一進行無害化處置”的提示語圖章。同時也可以從該提示語來區分是否做過此宣教。
1.2.3 “限制性配量” 事先告知患者,來醫院配針頭時忘記拿使用過的針頭,將采取“限制性配量”。“限制性配量”方法:只配注射3d胰島素的針頭量,并在病歷內注明“未收回使用過的針頭”,指導患者下次來醫院配針頭時帶來,直到患者將使用過的胰島素針頭如數帶回醫院。
1.3 效果評價方法
1.3.1 評價工具 自行設計評價表,內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況,即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糖尿病病程、注射胰島素時間;患者對醫療垃圾相關知識的認知,即胰島素針頭的處置、有無刺傷自己或他人、是否了解不能與生活垃圾放在一起、有無帶回醫院無害化處理、刺傷后可能的后果(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
1.3.2 評價方法 由門診糖尿病專科護士發放和收回評價表。首先在干預前對100例患者進行基線測評,測評時,向患者說明此項研究的目的,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患者在統一指導語下填寫評價表,當場收回。干預3個月后,再用此評價表測評,方法同干預前。本次干預前、后共發放測評表200份,收回200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1 “限制性配量”聯合健康教育實施前后門診糖尿病患者胰島素針頭回收情況 實施前,100例患者中12例將針頭帶回醫院統一處理,僅12%;實施后,94例將針頭帶回醫院,達94%。
2.2 “限制性配量”聯合健康教育實施前后患者對醫療垃圾相關知識認知情況 見表1。

表1 “限制性配量”聯合健康教育實施前后患者對醫療垃圾相關知識認知情況(n=100) 例
3.1 門診患者醫療垃圾無害化處理的意義 國家衛生部門的醫療檢測報告表明:醫療垃圾的病毒、病菌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幾十、幾百甚至幾千倍,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污染等特殊性,對于人們健康的危害和生態環境的污染是不容忽視的[5]。通過采取綜合的管理措施,逐步規范醫療廢物的處理程序,使醫院醫療廢物的管理步入法制化、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有效避免或減少廢物處理過程中的意外傷害和污染,確實做到無害化處理,對環境保護及預防疾病傳播起到積極的作用。
3.2 加強健康教育力度 本院在實行回收之前,常規采用口頭宣教,即使經過多次宣教,仍有88%患者不知道使用過的胰島素針頭屬醫療垃圾,只是當一般的生活垃圾處理,有95%患者不知道被使用過的針頭刺傷可能帶來的后果,少數患者不愿意配合將使用過的胰島素針頭帶回醫院進行無害化處理,還發現個別患者將用過的胰島素針頭帶回醫院時因沒用容器導致刺傷自己的手或針頭散落在手提包內。因此,必須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切實提高社會人群的衛生環保意識,充分認識到正確處理醫療廢物這項工作的重要性,自覺地正確處理醫療垃圾,全面推動符合國家標準的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理工作。
3.3 “限制性配量”聯合健康教育對門診患者胰島素針頭回收的作用 雖然有口頭+書面宣教,但有些患者還是容易忘記,在回收胰島素筆用針頭時經常忘拿或者說醫護人員沒有告知,因此在門診病歷上加蓋提示語圖章,以提醒患者來醫院配胰島素筆用針頭時將使用過的針頭帶回醫院,提示語中也有健康教育的內容,讓患者知道使用的胰島素筆用針頭需無害化處理;同時采取“限制性配量”的方法。研究結果顯示,該方法使用后患者胰島素筆用針頭的回收率較前提高明顯。
3.4 “限制性配量”聯合健康教育實施中存在的問題與展望 因醫療垃圾處理的費用問題和回收針頭操作的繁瑣,目前絕大多數醫院門診糖尿病患者沒有實行廢棄針頭回收,多數患者對本院實行廢棄針頭回收不理解,抱怨拿回來不方便、別的醫院不需要回收為什么這家醫院要回收;部分患者懷疑醫院將廢棄的針頭回收后經處理再配給患者;個別患者因“限制性配量”還與工作人員爭吵。因此,建議所有醫院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凡有門診使用胰島素筆用針頭的必須將廢棄的針頭回收,以避免針刺傷、感染性疾病傳播和環境污染。
[1]姜愛華,趙志芳,俞銀華,等.糖尿病伴有精神病患者86例的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2,11(11):1047.
[2]楊麗雅,胡艷飛.社區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筆用針頭使用情況調查與護理干預[J].護理與康復,2010,9(9):753.
[3]連丹,陳凌暉,鄭祎生.合理處置醫療廢物的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09,4(32):244.
[4]廖二元,莫朝暉.內分泌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3.
[5]劉建.醫療廢物的危害與處理[J].河北醫學,2009,15(10):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