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娟
摘?要:基于進出口貿易實務學科的自身特點,貿易術語課程個性化教學設計采用了“調試”模式。學校通過學生學情分析,確立了單元調試的三個基本要點:教學目標的分解和分層、教學內容的組織和編排、學習任務的設計。本文以中職進出口貿易實務課程中貿易術語單元為例,呈現中職個性化教學的實踐和反思。
關鍵詞:單元調試?單元設計?個性化教學?貿易術語
在進出口貿易實務課程個性化教學單元設計開發的過程中,學校需要依據學科特點和個性化教學的價值追求,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
進出口貿易實務教材圍繞對外貿易合同條款,以國際貿易慣例、法規為依據展開。因為合同的條款、相關法律法規、慣例等內容,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嚴密性,所以進出口實務課程的重點內容——貿易術語,其邏輯框架和內容不能隨意變動。這決定了個性化教學內容的開發,需要在現有框架下通過調整現有內容的順序、形式,拓展和補充學習資源,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等途徑,將教材內容開發成滿足學生個性化教學的內容。為此,貿易術語個性化教學的開發模式確定為“調試”。所謂“調試”,是以教材中的單元主題、結構框架、內容體系為主,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的單元進行調整和優化,以提高教材對個性化教學的適應性。其不僅要解決“教什么、學什么”,還要解決“怎么教、怎么學”的問題。
一、確定單元調試目標:落實課程目標,轉變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率,突出核心內容
貿易術語的課程目標定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培養學生從事外貿行業所必需的技能。利用情境化教學理念,幫助學生理解和運用貿易知識。初步掌握貿易術語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結合外貿業務實際操作流程,在模擬業務操作中,學會運用相關的基本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做出符合法律規則和國際貿易慣例的決策。
在實踐領域,如何落實上述教學目標,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考慮不同目標間的關系,是需要在課堂設計中進一步思考的問題。立足于學生的發展,落實課程目標的根本在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教學實現由“教”向“學”的轉變,按照學生學習的規律開發適合學生學習的內容和資源,努力實現課堂教學和課程標準的一致性。
個性化教學強調通過個別學習、小組學習、集體學習三種學習組織形式的優化組合,以實現學習效率的最大化。因此妥善處理好學習內容和方法之間的關系,突出核心內容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真正經歷學習的過程,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二、單元調試的基礎:基于學情的分析
個性化教學單元設計的前提是對學情的研究和分析,具體包括學生學習基礎、學習態度、已有學習經驗水平的分析、學習過程中學習困難的觀察和預測等。
現在學校的教學對象是90后中職學生,專業課程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從調查中發現,有相當部分學生的專業選擇是盲目的,有的是家長的決定、有的是盲從他人,他們對專業并無清晰的認識。在文化課方面,綜合幾年所教的學生情況發現,他們的理論基礎相當薄弱。另外有些學生到校只是為了交友,而學習卻是次要的、無足輕重的。他們不少人喜歡看動漫、玩手機、玩游戲,并厭學、迷惘,但卻渴望得到認可,希望表現自我。
針對這種情況,筆者調整教學目標,并把吸引學生興趣作為首要任務。“貿易術語”是進出口貿易實務的核心內容,該理論遠離學生的生活環境,使學生學習缺乏興趣。為此,筆者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易化知識點,創設學習情境,利用動漫直觀演示,從而吸引學生,提高學習興趣。這樣使教學知識點更加直觀、淺顯,教學信息傳遞符合中職學生心理特征和思維發展規律,讓枯燥的課程內容變得好玩有意思,易為學生接受。
三、優化單元教學計劃
1.教學目標的調整
(1)單元教學目標的分解。開發個性化教學單元需要建構與之相適應的單元教學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體系,分解和具體化單元教學的核心目標和各課時教學目標。例如“貿易術語”單元的核心目標確定為理解貿易術語的產生和意義,通過貿易術語的案例分析,認識貿易術語的關鍵點。
①知識目標:理解貿易術語的含義和作用,明確有關貿易術語國際慣例的地位和適用范圍,掌握《2010年通則》中老三種貿易術語和新三種貿易術語的區別,了解《2010年通則》中FAS、EXW、DAT、DAP、DDP內容。
②能力目標:掌握六種常用貿易術語的價格構成及其關系;明確2010年通則下11種貿易術語內容;重點掌握FOB、CFR、CIF貿易術語,熟悉關鍵點,能處理因貿易術語問題產生的糾紛;運用適合的術語進行報價,規避交易風險。
③情感目標:感受貿易術語使用的優點和掌握貿易術語內容后運用的便利性。從情境故事中,培養學生在工作中應具備的認真、嚴謹的素質。
(2)課時教學目標的分層。個性化教學要促進不同水平學生的基礎性目標和發展性目標的達成。為此,在設計每節課時,不僅制定全體學生需達成的目標,即基礎性目標;而且還要供學有余力的學生去嘗試達成的發展性目標。比如,在“老三種貿易術語價格構成的認識和比較”的教學中,將目標分解為兩個水平:
①其他情況相同的條件下,同種商品在不同貿易術語條件下,報價不同的原因比較;后接港口不同的比較。
②在具體的情境中運用貿易術語價格構成知識解決問題。
其中水平①是所有學生要求達成的基礎性目標,而水平②是需要在教師或同學的幫助下達成的發展性目標。
2.教學內容的重組
個性化教學強調通過單元內容的調試和重組來充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特別重視教學中核心的、基礎性的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強調同類知識之間的遷移性學習和自主學習,處理好學科知識前后順序的關系。
以“貿易術語”單元為例,在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多種教材中,貿易術語變形內容都在本單元學習。這從知識拓展的角度來看沒有問題,但實際上在學生學習該知識點時,都覺得非常困難。因為貿易術語變形涉及新知識——運輸:班輪運輸、租船運輸。對于剛剛接觸貿易術語知識的學生,又馬上接觸新的知識點,還要理解運用,就感到非常困難。基于此,筆者和同事對這部分內容進行調試,把原來有關FOB、CIF、CFR的價格術語變形內容在此單元取消,將其遷移到后面國際貨物運輸的租船運輸內容中學習。這樣在租船運輸的后續教學中,既可以鞏固學過的貿易術語知識點,又能結合運輸知識,理解起來就事半功倍了。
3.學習任務的設計
(1)學習任務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在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并尊重學生學習方法、過程的差異,在學習任務的設計上,既要給學生個別學習、小組學習的時間,還要允許不同學生依據自身已有的認知基礎、思維習慣、學習水平開展學習。這就意味著我們在學習任務的設計上,要能夠展現不同的思維水平和策略。比如,在學習“老三種貿易術語買賣方責任義務的關鍵點”時,設計了“看動漫,查書本,找出它們的關鍵點”的學習任務,見下表。具體的學習任務要求:
①觀看貿易術語動漫,看看、找找它們有什么相同點、不同點。
②看書填字母。要求將相應的內容貼入買方、賣方的空格:A交貨,B交單, C付款、接單, D取貨, E辦出口手續、付費,F辦進口手續、付費,G租船訂艙、付運費,H辦理保險。
表?老三種貿易術語知識表
貿易術語 賣方 買方 風險劃分點 費用劃分點
FOB
CFR
CIF
③觀察以上表格,你發現了什么?
(2)學習任務賦予獨立學習的時間。原有教材的學習任務大多是教師講授,帶領學生同步學習,而在個性化教學的任務設計中,學習任務是從“領”著學,到學生的自主學。
在學習“老三種貿易術語買賣方責任義務的關鍵點”時,設計了小組學習任務:負責尋找交貨地點、風險轉移點、費用轉移點、賣方義務責任、買方義務責任點等。組長負責分配任務、督促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各組組員尋找自己的任務點,組長收集后組內匯報。教師首先播放貨物從出口國到進口國的動漫,然后抽取組員,要求其結合給定的動漫,向班級匯報所找到的關鍵點。
學習時間:20分鐘。
這種學習任務的設計,改變了學生跟著教師完成任務,被動學習的狀態,將貿易術語的主要內容和相應的學習任務呈現給學生。同時教師利用動漫形象化二維的文字、場景形式將學生吸引到書本上來。組內的歸納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老三種貿易術語。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在規定的時間內調整自己的學習進度,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
(3)優化教學組織形式——拼圖式小組學習。個性化教學強調通過學生的個別學習、小組學習、集體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方法。在教學設計中突出團隊合作,利用拼圖方式完成學習,不唯“小組”而小組。
小組設計的原則是“興趣、互動、體驗、分享”。團隊合作學習貫穿教學中,創設學生們在小組中只有互相依賴才能完成任務的情境,不是獨立地學習而是合作地學習,每個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組裝”起來,才能完成任務,就像智力拼圖一樣。讓學生體會合作的成果、集體的力量,并培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4)教學模式情境化、故事化。創設情境,用系列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知識點引入課堂,隨著故事中問題的處理過程,讓學生完成工作任務。將貿易術語的慣例做成內容,而不是內容做成慣例。
部分案例故事:
①小李的迷惑:從美國進口貨物引發——FOB故事。
②小李真開心,他接到客戶詢價了:如何報FOB、CFR、CIF價?
③小李真痛苦,客戶同意FOB價,可貨好了客戶訂的船沒到?怎么辦?——船貨銜接。
④幸福的“十一”開始了,十月二日,粗心的同事老王CFR術語下的貨在海上出事了,誰來承擔責任?為什么? CFR裝船通知問題。
⑤小李有點暈,因為他發往國外的貨物,雖然按質按期到達,但是客戶卻拒絕付款,說是單據存在問題,并抗議小李未按時交貨——象征性交貨。
在故事的引領下,進入外貿工作的情境,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
(5)以活動的方式復習深化知識。教師組織學生舉行組內競賽,用“總結之球”復習深化老三種貿易術語知識。
教師先在課堂上呈現教學材料,呈現結束后,讓學生從座位站起來(為便于活動,安排桌椅排成兩大圈,學生分成兩大組)。
游戲要求:
①每組有一個充氣球或柔軟的拋擲物體。
②教師開始向組內任何一位學生拋擲氣球,接到球的學生在3秒內說出課堂剛剛展示的一個事實、概念、知識點或技能。
③學生說完后把球拋給其他同學,第二個接球者說出前者沒有提到的知識點,然后繼續拋球,依次類推。如果學生沒有答出來,他仍然要把球拋出,但是拋完后他必須坐下,退出游戲。游戲進行到只有最后一位學生站著才算結束。
④為了加深學生的記憶,同時滿足那些努力想留下來做游戲的同學,可以在某一細節讓學生得到一次重復的
機會。
小結:學生在復習知識的同時參與游戲活動,變靜坐學習為活動學習,在努力競爭的游戲中主動回憶知識,同時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四、開發設計實踐的反思
在個性化設計中,單元教材的調試,教學方式、模式的選擇,這些方式方法都是為解決教學問題而設計的,其目標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教學設計與實踐中,教師要用各種方式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幫助學生學習知識,尋找學習知識的規律,從而解決問題。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有部分學生冷漠相對。也許像黃武雄先生指出的那樣,是教師把學生訓練成事物規律的守衛,卻忘了問題的來源。學習知識的過程,應該是為了解決或思考某些重要的根本問題,才去汲取前人已建立的知識,以尋求答案,或重構前人所創造的知識,加以修正或另辟蹊徑,從而創造新的知識,解決原來的根本問題。
在課堂上,教師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靜下心來認識進出口貿易實務專業知識,努力尋找專業知識的根本問題,在教學中探討學習這些知識的原因,尋找知識的來源,因此我們所采用的教學技巧將會更容易吸引學生。
參考文獻:
[1]Rick Wormeli.50種教與學的總結技巧[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
[2]巴克教育研究所.項目學習教師指南——21世紀的中學教學法[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寧波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