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玉明
摘?;要:機械制圖是機械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程,技校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讀圖技巧。然而,教師難教、學生難學已成為機械制圖教學面臨的一個難題。本文對技校學生學習機械制圖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探討機械制圖教學改革的路徑。
關鍵詞:技校學生?;機械制圖?;教學改革
機械制圖課是機械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程,也是車、鉗、鉚、焊等工種必考的應知考試科目,因此課程教學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后續專業課的學習、考試取證以及工作崗位的工作質量。然而機械制圖課對于初中畢業的技校學生來說,學起來并不輕松。筆者在歷年考試統計分析中,得知機械制圖課程的考試及格率、優秀率都比其他科目低,因而本文針對技校學生學習機械制圖的現狀進行了教學方法改革的探討。
一、教學對象及學習現狀分析
1.教學對象現狀分析
技校學生大多都是從初中畢業的中學生,甚至部分學生初中沒畢業或者是外出打工又回到學校的中學生,技校門檻較低,總體素質每況愈下,普遍年齡偏小,綜合素質偏低,基礎知識薄弱,對學習的興趣就不大。部分學生思想品德和學習表現比較落后或自身缺點較多的后進生,被動學習,被動接受,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組織紀律觀念淡薄,學習主動性較差。
2.學生學習現狀
在歷年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存在著一個嚴重的問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興趣逐漸遞減。剛開始接觸機械制圖感覺到一股新鮮勁,可以擺弄制圖工具自己動手作圖,在第一章節機械制圖基礎知識還有90%以上的學生學習,都能完成一些簡單圖形的作圖。隨著知識的深入,在第二章三視圖的時候基本就剩下70%的學生學習,到期末就只剩下20%~30%的學生在學習,而到第二個學期,受到不學習學生的影響以及課程有了一定的難度,這當中的部分學生也開始動搖了,教學出現困難,很多時候感覺是老師在唱獨角戲了。
二、針對技校學生的教學改革
1.上好緒論課激發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
緒論是本課程的一個縮影,也是學生接觸機械制圖的第一堂課。所以上好緒論的第一節課至關重要。緒論,必須精心制作。學生對一門新課程往往都有著期待,講好緒論內容,激發學生的新奇感,使學生覺得本課程有奧妙可探,學習的積極性被調動出來了。比如,讓學生在黑板上畫出粉筆盒。粉筆盒就是一個正方體,然而躍躍欲試的學生畫出來的往往都是如圖1所示的圖形,這時,在給學生講解的時候就要引出可以畫出如圖2所示的圖形,很多學生都驚呼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去表達一個如此簡單的正方體。在教學中,往往習慣拿掛圖展示給學生看,掛圖是教學的一個工具,要拿一些工廠里的圖樣給學生看,讓學生能接觸到工廠里的生產與現階段的學習息息相關。在緒論教學中,筆者拿了某企業的水泥攪拌車的裝配圖以及部分零件圖給學生看,水泥攪拌車在生活中較常見,學生表現出較大的學習興趣,這樣就初步地激發了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
圖1 圖2
2.優化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機械制圖的課時較多,技工類學生達到了160課時,分為兩個學期的學習。教學的內容也較多,分為制圖的基本知識、投影作圖、機械圖樣的表達、圖樣的技術要求、零件圖與裝配圖,在教學中,如果還對照著大學大綱,泛泛地把整本書的知識都講解一遍,學生學得吃力,教學的效果也不明顯。教學要有針對性,要適應當前形勢,更要與企業接軌。技工類學生主要的培養方向是實用型、技能型的生產一線工人。因此制圖課程側重點在于技能,能讀懂中等難度的零件圖和裝配圖是機械制圖教學的目的,這就要求老師抓住主線——讀圖。針對教學內容,要適度地優化,以投影理論為線索,國家標準規定貫穿始終,再附以各種繪圖、看圖所規定的表達、標注方法加以強化說明。避開一些難度大、學起來困難的部分,盡量使所學知識簡單化,提高教學效果。比如尺寸標注,學生沒有實測的實踐,較難完成較好的標注,然而當今企業的圖樣都是使用CAD畫出來的,尺寸標注是自動生成的,所以在尺寸標注的教學中就應該側重于識讀尺寸。軸測圖內容中,對于較難掌握的斜二軸測圖,可以稍作簡單介紹。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重大原因也在于正投影的認識以及三視圖的形成,這部分內容必須反復講解,大量練習,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這樣才能更好地識讀零件圖和裝配圖。
3.改進教學方法,使之更適合技校生
技校學生適合動手操作、現場實踐、手腦并用的技能性知識的學習。這種學習方法不僅僅適用于技術能力的培養過程,對專業基礎學科的學習也是非常有用的。如在講解組合體特別是切割類的組合體的投影時,可以讓學生根據圖形分析的步驟,運用切割類組合體的讀圖方法,采用橡皮泥、蘿卜或泡沫塑料等材料讓學生一步步完成該形體的制作,在制作的過程中完成對該圖樣的識讀。與此同時,當學生完成上述制作后,結合學生制作的實體,對相應的點線面投影加以分析、講解,又加深了學生對教材中點線面正投影法投影規律的理解。這種教學過程設計不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教學中的動手過程里也包含了部分機械加工工藝的知識,通過制作的完成,為以后加工的理論和實踐知識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幫助。靈活采用了討論式、啟發式、講練結合式和項目教學等多種先進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學習向主動發現學習轉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高了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靈活布置作業,側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
其他的一些科目,存在著抄作業現象,而機械制圖作業,即使擺好答案出來,不掌握所學習的內容,抄也抄不對。就比如第一章節里面的手柄作圖,要求保留作圖痕跡線,如果是抄來的作業一眼就能看得出來,痕跡線都是不對的。要避免學生抄作業,鼓勵學生討論式地完成作業。學生作圖,往往會卡在某個知識點上,或者漏畫某根線條,學生一談論一對比,就知道自己哪些知識點的缺失,相對開放式的學習方法,學生也能較易地接受。在三視圖形成的課后作業中,可以拿多個模型給學生作圖,要求學生在五個模型當中任選出四個來畫出三視圖,學生會挑出認為比較容易的四個模型,會產生一點優越心理,都能較好地完成。
有興趣的作業題具有一定的吸引能力,能促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智力水平去完成。注意布置作業的興趣性,對鞏固學生的知識是十分有利的。在傳統的作業布置中,都是由模型畫出圖形,要求學生根據投影規律“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的作圖原則,依照模型畫出三視圖,或者是補畫第三視圖。在習題冊里面有部分題目要求學生根據兩個視圖去想象物體的形狀從而完成第三視圖,在這部分習題作業中,可以要求學生利用泡沫、橡皮泥等易切物,根據自己對圖形的理解切出模型,從而再完成第三視圖,遇到此類作業,學生常常樂此不疲,興趣較高,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對知識有了一定的鞏固作用。
5.改進考試方式,合理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
評價不是為評價而評價,旨在把評價結果或結論反饋給教學者和被評價者,使他們能有效采取更佳的教育決策、制訂教學或學習的計劃,促進教學改革,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的質量。考試是評價學生學習成績的一種方法,但是學習成果,不能只憑一次考試成績作為評定依據,在學習過程中,要建立合理的學生成績評定制度,注重過程評價。長期以來,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考核基本上是采用傳統的考試方式,期中考試以及期末考試,采用這種考試方式,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很多的弊端,往往為了達到合格率的要求,給學生出復習題、出復習題答案等等,使學生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
機械制圖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制圖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鞏固學習的效果,所以平時的作業成績可以作為一個參考依據。對于小部分后進生,鼓勵其動手參與作業,同時對他們給予一定的鼓勵與肯定,有時一句鼓勵的話,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分耐心的教導,往往都能挽回學生對本科目的學習興趣。同時,機械制圖可以采取章節測驗,每個章節結束測驗一次,不一定要求出試卷來測驗,可以給出幾個模型讓學生畫圖,按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零件圖章節里,可以給出一個學生在實習中常見的模型,讓學生完成模型的作圖,相當于讓學生完成一次大作業,沒有應試的心理,能讓學生在較輕松的環境下完成。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每個章節一次測驗,又可以讓學生有緊迫感,不僅能夠鞏固學習的知識,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
機械制圖是機械工程技術人員的“語言”,是技校生走上工作崗位必不可少的技能,必須掌握好這門語言。而我們的教學又必須要符合學生實際情況,善于引導,讀懂學生,努力探索適合學生特點同時又能達到本學科教學的目的的教學改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使得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步入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李福灼,謝登斌.學科教學論[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果連成.機械制圖(第六版)[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廣西柳州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