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孟穎
摘 要 自媒體成長環境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由開放、個性的交流平臺。自媒體環境對“90中”高職學生的價值觀、學習習慣和人際交往有一定的影響。本文通過分析自媒體環境對“90中”高職學生的影響,提出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 “90中” 高職學生的特點。
關鍵詞 自媒體成長環境 “90中”高職學生 影響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On the "90s" Vocational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from We Media Environment
HUANG Mengying
(Wuhan International Cultur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 We media growth environment provides students with a free and open exchange platform personality. Since the media environment "90s" vocational students' values, study habits and interpersonal have a certain imp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from the media, "90s" vocational students proposed to grow in this environm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90s"vocational students.
Key words we media growth environment; "90s" vocational students; impact
“90中”這一詞來源于“90后”,特指出生于1995年以及1995前后兩年的“90后”。“90中”們已經成為高等院校的主體,社會經濟發展促進電子數字媒體的更新換代,網絡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為“90中”大學生們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和自由傳播信息的渠道。在這樣的自媒體網絡環境下,“90中”大學生們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活模式和溝通方式。高職院校的“90中”學生們除了具有“90后”大學生的基本特點之外,還具有高職院校學生的獨有特點。
1 什么是自媒體
自媒體(we-media)作為一種新媒體介質發展迅速,2003年7月由美國新聞學會中心首次提出。所謂自媒體是指普通大眾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訪問網絡,通過現代數字科技與全球知識體系相聯,即時分享他們的真實想法和自身新聞的一種傳播方式。①自媒體涉及范圍廣泛,以任何形式存在的個體媒介都可以作為其傳播的平臺,包括微博、個人日志、個人主頁等,還包括QQ、MSN、微信等數字信息傳播平臺。自媒體實質上是一種信息技術環境,具有自由開放、平民化和個性化、自我參與等特點。②
1.1 自由開放的交流平臺
社會經濟生活的快速發展,迫使人們進入快節奏的生活狀態,人們的物質生活越發達對信息量多少以及信息傳播速度的要求就更高。自媒體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們對信息傳播方式的傳統思維和觀念,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自產自播”式的信息傳播方式逐步進入人們生活并成為社會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和途徑。因為不受傳播時間、地點、途徑和內容的限制,自媒體較傳統媒體而言,顯得更為自由和開放。人們在自媒體的網絡交流環境下,可以憑個人的意愿,隨時隨地制造并傳播信息。
1.2 平民化的自我參與方式
自媒體不僅使發布和傳遞信息的方式發生了改變,同時也使傳播信息的主體發生了改變。這過去信息的發布者和傳播者只能局限在電視臺和廣播臺等主流媒體,而自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主體轉變為廣泛的普通大眾。普通民眾由被動的信息接受者轉變為信息傳播的主動參與者。任何一個普通大眾都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和傳播者,人們在信息的選擇和交流互動時,形成以個人為中心的信息載體。人人都可以利用身邊和手頭上的網絡工具發布當下的真實感想和心情,記錄身邊正在發生的人和事。自媒體構建了平民自我參與制造新聞和信息的媒體環境。
1.3 個性化的交流內容和方式
傳播主體的個體化的轉變決定了自媒體具有個性化的特點。自媒體的個性化表現在信息傳播內容和途徑的個性化。人們在傳播信息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主的挑選內容進行傳播。在傳播的方式上,可以根據媒介本身的特點以及傳播者自己的需求和習慣來選擇傳播的途徑。
2 自媒體的成長環境對 “90中”高職學生的影響
2.1 對學生性格和價值取向的影響
價值取向反映了一個人對價值追求和價值評價的傾向性態度和行為。自媒體成長環境下,自由、便捷、開放的網絡環境帶來了外來文化價值取向對主流價值取向的沖擊?!?0中”高職學生們對手機和網絡尤其依賴,他們通過手機和網絡接觸到其他的文化價值觀念,再加上他們年紀輕,閱歷和道德判斷力不足,片面強調自我化和功利主義的價值取向影響著他們的價值取向,他們的價值取向呈現出多元的標準。
2.2 對學生學習生活的影響
學習習慣是經過反復練習而形成的較為穩定的行為特征,是人與環境互動的結果。自媒體網絡信息環境為“90中”高職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改變了學生們以往依賴于紙介質學習的模式。但是,網絡環境的改變也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產生了負面的影響。網絡資源的豐富和便捷讓學生養成了不善于思考問題和不善于提出問題的習慣。當他們在學習中遇到不懂或者不會的問題時,他們不主動思考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式,而是直接 “百度”來獲取解決的方案。
2.3 對學生情感的影響
大學生網民是所有網民中最具活力的人群。自媒體環境下,網絡和手機的便捷讓人們足不出戶便知天下?!?0中”高職學生的人際交往方式也發生了變化,與朋友見面聊天的方式不是學生交流的主要方式,取而代之的是通過登陸自己的QQ、微信、微博等方式來呼朋喚友的方式。虛擬的交流容易產生片面的想法,也會導致人際交往中的信任缺失。
3 自媒體環境下成長的“90中”高職學生的特點
自媒體環境給“90中”高職學生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影響,這些影響使學生們在價值觀上、學習上以及心理上具有以下特點:
3.1 價值觀特點
(1)價值取向多元化。網絡環境給予“90中”學生更為自由的表達空間,“90中”高職學生年紀輕、社會閱歷尚淺,他們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他們認同以個人本位為主的多元價值取向。在價值觀上,“90中”高職學生表現出傾向于更務實的價值取向。統一而缺乏個性的主流價值取向,不能得到“90中”高職學生的認同,他們的價值取向呈現出多元的標準。(2)以自我為中心。在紛繁復雜的網絡環境下,“90中”高職學生喜歡借助網絡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觀點。海量的信息量使他們的思想更早的成熟,他們對事物有自己的見解,在獨立思考和對一些事物的選擇上,他們有很高的自主性,他們強調以自我為中心。在做事時,他們往往注重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更注重自己的利益和形勢,較少的顧及和考慮別人的感受和處境。(3)理財能力差,盲目的消費觀?!?0中”高職學生普遍都是“月光族”甚至是“周光族”,他們沒有理財和節儉的概念,喜歡及時行樂,具有盲目的消費特點。網絡購物成為“90中”高職學生的一大生活樂趣。為了追求時尚,彰顯個性,學生們會購買一些與實際需求不符的物品,消費觀念淡薄,缺乏理性的理財方案和計劃。
3.2 學習特點
(1)思維活躍,想象力和創新思維較豐富。自媒體網絡環境的發展培養了“90中”高職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思維。海量的網絡資源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基礎。在網絡環境下,他們不局限于課本學習,學生們的思維更活躍。虛擬的網絡環境也為學生們提供了想象空間和實操模擬空間。(2)學習目標不明確,容易迷戀虛擬世界。“90中”高職學生雖然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但是他們的理想信念較為模糊,意志力比較薄弱,容易受環境的影響而迷失自我,學習目標不明確,容易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自媒體成長環境網絡雖然可以幫助學生獲得大量的學習資源,豐富學生們的校園生活,但是過度使用網絡會讓學生沉迷于網絡,迷失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學習目標,養成不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
3.3 心理特點
(1)內心脆弱,情緒調控能力不足。在自媒體環境下,“90中”高職學生使用網絡和手機的時間比與人真實交往的時間長。在面對自己情緒的低谷期時,學生們的內心比較空虛和脆弱,他們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情感的表達,缺乏一定的挫折教育。(2)情感冷漠,缺乏人際溝通技巧。自媒體環境擴大了交友的范圍和縮短溝通交流的頻率。手機短信、微信和微博成為“90中”高職學生主要的溝通方式和手段?!?0中”高職學生們普遍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他們更愿意隱身于手機和網絡之中。然后,長期置身于虛擬的網絡環境之中使學生們無法感受到真實人際交往所帶來滿足感和愉悅感。學生們往往在意手機上的人際關系而忽視了身邊的同學和朋友。在網絡環境下,“90中”高職學生往往能表現出自信開朗的特質,但是在與人面對面的交流時,他們又往往因為缺乏交流經驗而表現出恐懼和焦慮情緒,安全感和信任感的缺失容易造成情感冷漠和疏離。
注釋
① 邢勇.微博的自媒體特征及社會責任建構[J].中國出版,2012(7).
② 肖玉琴.自媒體環境下廣告教師知識結構優化路徑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09(7):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