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彪 尹金榮 王芳
摘 要 大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是當前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審視當前高校對大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培養現狀,可以發現不少問題。本文試圖從高校、教師、學生三方面進行分析和反思,對切實提高大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培養提出若干建議。
關鍵詞 團隊合作 高校 導師 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Triple Reconsideration: Strengthen Culturing the
Teamwork A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GUO Biao, YIN Jingrong, WANG Fang
(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7)
Abstract At present, culturing the teamwork a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s the key point in universities. Carefully examine the current state of culturing the teamwork a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we find a few of problem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do some analysis and reconsideration, by taking the universities tutors and students as three aspects, try to point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in strengthening culturing the teamwork a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 teamwork; university; tutor; students
隨著社會分工的日趨專業化,團隊合作精神越來越成為人才培養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大學生作為國家的主要人才儲備,各高校也越來越重視對大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筆者發現,隨著90后大學生的普及,高校再沿用傳統的教育理念、方式、方法開展大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培養,已效果遞減。現實的表現就是,大學生團隊合作精神日漸缺失,大學生團隊合作能力亟待培養。筆者認為,大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確立,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是高校職能部門、教師和學生本身三方共同作用的結果,任何一方出現偏頗,都將導致培養效果欠佳。我們應該從這三個方面共同發力,并使其協同配合,才能切實加強大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培養。
1 當前大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培養的問題
團隊合作是一種為達到既定目標所顯現出來的自愿合作和協同努力的精神,是個人出于自覺自愿,參與團隊分工并一致為達成團隊目標而不懈努力的能力。它可以調動團隊成員的所有資源和才智,并會產生一股強大而且持久的力量。團隊合作能力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素質。但是,當前大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培養的現狀卻與社會對大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需求出現不對等,大學生在校期間團隊合作能力并沒有得到有效培養,由此導致了就業不利、人際關系障礙等等問題。
(1)高校重口號,輕落實。目前,對大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在高校內已經形成普遍共識。但是,如何培養一直困擾著各高校。各高校均宣稱會加強大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培養教育,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往往因為缺乏可行的實施辦法和可衡量的考核標準而流于口號。目前,各高校多是通過學生活動的形式開展學生團隊合作能力訓練,雖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這種相對散漫的培養方式,缺乏系統的計劃和可靠的考量,必然效果有限。各高校對學生知識素養的培養仍然占據人才培養的絕大部分。
(2)教師重知識,輕能力。知識教育一直都是我國傳統教育的核心內容,傳道授業解惑一直被教師奉為職業準則。同時,由于知識教育相對于素質教育內容可操作,結果可衡量,教師往往較為重視對學生的知識教育,而相對忽視對學生的能力教育。知識教育帶來的是學生知識技能的增加,能力教育帶來的是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雖然老師已對培養學生包括知識教育在內的綜合素養達成一致,但是由于學校對教師的考核基本不涉及學生綜合素養提高與否,使得多數教師往往選擇短平快的知識教育,而相對輕視能力教育。
(3)學生重考核,輕成長。90后大學生由于多為獨生子女,其成長軌跡和經歷基本都是處于競爭狀態下的,另外,他們在上大學前接受的教育基本都是知識灌輸型,所以他們比較缺乏團隊合作的經歷和團隊合作的意識。進入大學后,由于學校的培養導向和考核依據依然是成績主導,這就導致他們更多的關注自己的學分績點,而相對應付學校里的各種學生活動。由于他們是處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逐漸確立并固定的時期,他們往往會跟隨學校的考核標準而制定自己的學習發展計劃,從而導致他們并沒有能夠真正的審視自我,更多的關注自我全方面的成長,尤其是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
2 三重反思:切實加強大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培養
大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培養是需要學校從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高度去統一謀劃設計,需要學校、教師、學生三方共同協作,營造氛圍,達成共識,取得實效。新時期,切實加強大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培養,需要從學校、教師、學生三個層面進行反思。
2.1 對學校的反思
(1)教育理念。高校對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只喊口號式的重視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將它內化到高校的人才培養理念中去。理念屬于意識形態范疇,只有在全校上下形成重視學生團隊合作培養的理念,才會在高校的全部工作的實施過程中內化為行動,才能將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落到實處。教育理念的確立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這就要求各高校高層在各種場合不斷宣揚,并切實體現在學校各個方面的教育活動中去,久而久之,將重視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培養的意識根置于全校教工的工作理念中去,根置于學生自我發展的學習理念中去,并最終反饋于社會,讓社會形成對高校重視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培養的普遍認識。教育理念的達成需要高校持之以恒的培育堅持,但是一旦達成,將會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學生培養理念,從根本上奠定了提高大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意識基礎。
(2)制度設計。重視大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培養理念的確立,需要高校從制度層面去逐一落實,尤其是涉及到學生培養的各個環節,都必須精心設計,有效體現對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培養的重視。在教師考核方面,要明確將教師所帶學生的綜合表現情況納入考核范圍,并明確要求教師授課必須不能僅限于知識傳授,要科學設計課堂教學,讓學生在第一課堂里面盡可能多的感受到團隊合作的必要性,體驗到團隊合作帶來的收獲。同時,要求教師要積極參加學生第二課堂的教學,不能將第二課堂只推給思政老師,讓教師充分的參與學生全方面的成長過程。在學生考核方面,不能沿用以往的成績唯一制,要從成績唯一制過渡到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考核,或者把學生綜合能力的結果作為學生的最終成績,想法設法引導學生要重視自己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并最終通過考核的導向作用,讓學生自覺意識到團隊合作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并主動參與到培養過程中。
(3)活動設計。在操作層面,具體的活動設計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往的活動設計多是將學生置于相互競爭的環境中,通過激烈競爭,優勝劣汰,最終獎勵競爭勝出者。這種活動設計就不利于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有針對性的活動設計應為化競爭為合作,鼓勵學生通過合作,各展所長,實現共贏。更多的鼓勵團隊競爭,而非個人競爭,更多的鼓勵個人為團隊所做的業績,而非孤軍奮戰的成果。學生置于這樣的活動設計下,必然逼迫他們相互合作,來完成活動,并最終從活動中收獲對團隊合作的感悟,并內化為團隊合作能力的提高。
2.2 對教師的反思
(1)教師職責。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但是現在往往被異化為只教書,不育人,或教書為主,育人為輔。而實際上,育人才是教師的最終目的,教書不過是達到育人目標的手段。基于現行的教師考核,教師業績的考量很少涉及育人成果,而過多的側重于教師上課數量、科研成果等等指標,這就客觀上導致了教師只重視關乎自己業績考核的指標,而忽視了學生真正的成長需求,殊不知,學生全面的成長才是教師最大的業績。切實提高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培養就要求教師重新審視教師職責,要真正的從學生全面成長的視角開展教學,而不只是完成考核所需的工作量。
(2)學術成果與學生成長。如上所述,教師最大的業績是學生成長成才而非學術成果。進一步分析,教師學術成果的取得跟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而并非是對立的。一方面,教師學術成果的取得離不開學生的參與;另一方面,學生獲得了全面成長更能促進教師學術成果的取得。所以,教師應將個人成果的取得與促進學生成長有機結合,結合的越好,越能實現雙贏。
(3)教學方法。學生在大學期間的主要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課堂是學生汲取知識,收獲思考的主要陣地。因此,教學方法的優劣對學生培養的效果至關重要。要將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培養置于課堂,就要求教師要科學設計教學方法,變滿堂灌為有效互動,變單一的作業設置為團隊式的作業設置,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激發求知欲望,實現知識能力的雙提升。
2.3 對學生的反思
(1)認識成長。大學生自身也應逐漸擺脫應試教育帶來的慣性思維,要主動的審視大學教育,要轉變觀念,把個人的全面成長視為大學階段的核心目標。成長不簡單等同于高成績高績點,它是在對自我進行全面客觀分析基礎上的有針對性的訓練提升。大學生要以更加開放的理念,去主動的融入到團隊合作中去,在團隊合作中收獲自我的全面成長與進步。
(2)認識考核。學校對學生設定的考核只是針對某些預期目的而設置的標準或門檻,并不能和全面促進學生的成長完全劃等號。學生不應被學校的考核牽著鼻子走,要科學的看待考核,并能主動的從考核的指揮中走出來,有效的利用考核來促進自己的成長。同時,要從社會大環境出發,主動出擊,有針對性的訓練自己的全方面能力。
(3)學習態度。學習態度關乎學習效果。尤其是在學生參與團隊合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擺正態度。正確認識團隊合作中自己的角色分工,盡己所能為團隊提供支持,齊心協力達成團隊最優績效,并在此過程中獲得自己能力的提升。
大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需要高校從教育理念的高處著眼,從制度設計等具體方面細處著手,需要教師具有良好的教書育人的職業追求,需要大學生自身不斷提升自我認知,主動對接社會需求。只有從這三個方面同時加以反思和改進,才能切實提高大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培養質量,使全校上下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大學生培養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雷.對大學生加強集體主義和團隊合作精神教育的思考[J].大慶社會科學,2011(4).
[2] 劉念,李茵萊.論大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2011(4).
[3] 李曉云.新形勢下培養大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初探[J].淮海工學院學報,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