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斌+張莉瓊
作者簡介:潘斌(1982-),男,中山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電梯工程技術、職業教育。
張莉瓊,女,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包裝印刷系講師。研究方向:應用化學、職業教育。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東省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2013年項目(編號:GDXLHQN025), 廣東省高職教育化工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2013年項目(編號:201341 )的部分研究成果。摘要:高職院校頂崗實習是校企雙方合作、推動學生就業的有效途徑。加強頂崗實習精細化過程管理,明確學生實習的“學校、企業、學生”三方職責管理制度,規范學生頂崗實習過程管理體系;構建學生頂崗實習中學生評價、指導教師評價和企業評價三位一體評價體系將有利于進一步提升頂崗實習管理體系的活力和創新能力,有助于提升畢業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就業能力。
關鍵詞: 高職;頂崗實習;過程管理;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6-0023-03一、前言
2009年3月,教育部發出《關于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促進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的通知》,進一步提出“高職院校要切實落實高職學生學習期間頂崗實習半年的要求,與合作企業一起加強針對崗位任職需要的技能培訓,大力提升畢業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就業能力。”
頂崗實習是高等職業教育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職業能力形成的關鍵環節,也是深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體現“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強化學生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教育的良好途徑。安排學生到生產、服務的工作一線進行半年以上頂崗實習已經納入了高職院校整個人才培養的教學方案中,同時也為學生實現實習就業一體化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1]。
通過頂崗實習,學生可真正做到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能夠把書本上的知識轉為鮮活的實際操作技能,成為具有熟練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學生能直接接觸社會,認識社會,開闊視野,提高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實現從畢業到就業的零距離過渡。同時頂崗實習也是高職院校有效推進校企合作、訂單培養辦學模式的重要形式,頂崗實習教學過程是校企合作、資源共享、加強往來、實現雙贏的有效途徑。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頂崗實習較多仍為粗放式管理的模式,如何把以往僅僅停留在校外頂崗實習初期、結束兩個階段的考核進一步規范,加強學生頂崗實習過程管理,建立可操作的學生頂崗實習過程管理的評價體系一直是研究熱點。[2-7]二、實施
為建立互惠雙贏的驅動機制,建立長期的、可持續發展的校企合作關系,應明確學生實習的“學校、企業、學生”三方職責管理制度,規范學生頂崗實習過程管理體系;構建學生頂崗實習的評價體系,其評價對象應是多元化、評價標準應是立體化且操作性強。
(一)管理體系構建
科學的頂崗實習過程管理體系應明確學生實習的“學校、企業、學生”三方職責管理制度,規范建設學生頂崗實習過程管理的相關制度;建設相應的指導教師管理要求,從頂崗實習開始一直延續的實習過程中“學校、企業、學生” 三方每一階段的任務和要求,實習結束時“學校、企業、學生” 三方的驗收材料及相對應制度,完善制度建設并最終實施是管理體系是否成功的重中之重。
1.學校管理職責
學校作為學生主體的教育部門,應委托教務管理部門、實訓中心、系部及推薦校內指導教師對學生實習初期直至結束全程進行指導,管理及督導,并劃撥專門經費用于支付專兼職教師課酬、實習指導學生各項開支,并是與學生、企業簽定實習協議的第一責任人。教務管理部門應對專業實習教學期間規劃統籌,并進行《學生實踐日志本》、《學生實踐總結報告本》等教學資料的發放。實訓中心應對實習企業進行考核,對實習過程進行監督和抽查及教師教學工作量的核算,定期組織專兼職實習指導教師的培訓。系部作為頂崗實習的基層單位,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頂崗實習動員、企業招聘面試、指導教師派遣、學生看望、企業回訪等工作。指導教師則要歸口實習學生的實習資料審核、批改,關注學生及企業的思想動態,做好雙方的溝通者。各部門的職責均以制度形式固化下來,并遵照執行。
2.學生實習職責
實習學生是雙重身份,既要服從學校管理,也要遵守企業相關制度。一方面要完成學校要求的實習資料:如《學生實踐日志本》、《學生實踐總結報告本》,還要主動填寫實踐登記表、匯報家長并簽定安全責任承諾書、提交實踐鑒定表等。另一方面要遵守企業規章制度,完成崗位工作內容,并努力提供專業技能、盡快適應身份轉變、規劃職業發展空間。實習學生是頂崗實習的執行者,也是學校和企業的培養對象,其思想波動大、心理適應期長等要求企業和學校要多加關注。學生本身要明確實習的目的,明白所需完成的實習資料和實習任務,并要多與指導教師和企業溝通,盡快縮短身份轉變的適應期,該部分需要指導教師和企業從實習動員期、實習進行期及實習完成期整個過程都對學生進行階段性的指導,可采用座談會、郵件、問卷、電話、QQ等方式完成,并匯集成文字記錄。
3.企業培養職責
企業是學生頂崗實習的場所,但是企業更應是如何把學生培養為符合自身企業發展、與企業文化價值相吻合的員工的實際培養者,擔負著與學生直接聯系的責任人。企業要配合學校要求,簽定相關協議,督促學生完成實習資料的撰寫。更為重要的是如何以文化留人,以培訓激勵人,以待遇吸引人,減少頻發的實習結束學生跳槽等現象。可采取統籌安排,配備兼職指導教師或者實行督導培養制度,通過加強培訓、提升技能、定期座談、個別訪談等方式以促使學生盡快認可企業文化,盡快融入企業團隊。(二)評價體系構建評價體系宜采用三方評價體系,包括學生評價、指導教師評價和企業評價三位一體,以確保評價體系的多方參與、客觀準確。1.學生評價體系采用學院專職教師評價與企業兼職教師評價相結合,注重過程評價,將學生的職業道德、工作責任心、團隊協作、遵章守紀、職業能力和工作績效等納入評價范圍,建立科學可行的評價體系,對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和職業能力訓練方面進行全面評價,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其中企業兼職教師評價占整體評價的50%,由企業對實習學生的各方面進行全面考察,特別是采用階段性評價(每個月評價一次)方式,充分發揮評價的改進功能,學生頂崗實習結束后,企業對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總體表現給出考核結論,并評定成績。學院專職教師評價占整體評價的50%,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對學生頂崗實習情況的考核,占30%,主要是根據指導教師實習巡視周日志和返校后對學生實習日志及報告的檢查;另一部分是學生實習期滿按規定時間返校后,學校指導教師對學生需完成的專項任務進行考核,主要檢查畢業綜合實踐項目并進行答辯,成績占學院教師評價部分的70%。對頂崗實習成績優秀學生,專業優先向企業推薦工作,優先評定獎學金等措施激勵學生,鼓勵學生頂崗實習的主動性和穩定性。2.指導教師評價體系由實習學生對實習指導教師(包括學院專職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進行評價,將指導教師的態度、責任心、業務能力及指導方法等納入評價范圍,比重為60%;系部通過檢查指導教師指導記錄本、隨機問卷抽查等方式輔助評價,比重為40%。綜合雙面評價,將最后成績反饋給學院(專職教師成績)和頂崗實習企業(兼職教師成績),并建議系部和企業將評價成績納入獎金、年終考評等體系,以提高指導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個別突出者可由系部推薦申報《廣東省高等職業院校高層次技能型人才吸引計劃》資助經費[8],長此良性循環可建成一批技能高、責任心強的高素質指導教師隊伍。3.企業評價體系由學生、校內指導教師對企業進行評價,對企業的責任心、創造指導環境、整體實習氛圍等進行評價,尤其是對學生最關注的崗位內容指導、輪崗實踐、定期召開座談會、后續職業規劃、實習報告審核與評價、發展空間晉升等評價點單獨考核,以及企業對實習學生的思想、工作等關注能否使實習學生盡快融入該企業文化并能盡快適應從“學生”轉變為“企業員工”的身份和心理雙重轉換中的作用,建立起一批表現優秀、管理到位、職責明確的穩定企業資源庫以便于優選合作企業,建議系部對優選企業進行表彰及提供優秀畢業生挑選,同時與優選企業加強科研項目攻關、共幫共建資源平臺、合作培養學生等多樣性合作形式,充分發揮雙方優勢,形成長效、互贏的校企合作關系。三、結語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的制度完善和規范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需要學校各部門的協作共管,需要相關企業的共同參與,合作育人。加強頂崗實習的過程管理,不僅要從制度上規范各方職責,還可采用網絡平臺如頂崗實習管理系統等先進科技手段推進過程管理的規范性和嚴格性,狠抓落實,客觀評價,逐步增加合理的指導教師評價體系、企業評價體系將有助于提升頂崗實習管理體系的活力和創新能力,才能真正從實際出發,大力提升畢業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就業能力。參考文獻:[1]唐小萍.頂崗實習過程管理和評價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1(2O):130-131.[2]吳君,陳開考,談黎虹等.高職頂崗實習過程管理有效機制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2(33):54-56.[3]方義桂.高職院校頂崗實習過程管理的優化策略[J].職教通訊,2013(11):55-57.[4]張慧如.郎靜高職院校頂崗實習運行機制及質量監控體系研究[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1(3): 30-31.[5]高丹桂.基于協作的高職學生頂崗實習過程管理研究[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2(6):97-99.[6]何東秋.淺談職業院校頂崗實習過程管理[J].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1(3):115-117.[7]蔡艷妮,張進.職業院校頂崗實習的過程管理[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2012(1): 92-94.[8]省教育廳、財政廳關于實施廣東省高等職業院校高層次技能型人才吸引計劃的通知[J].粵教高函〔2013〕1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