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智勇 周蔚宇
摘要:人類具有多種多樣的動機,其中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對教育實踐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工程力學學習可以通過課外興趣小組活動等培養其內部學習動機,通過評比、競賽等活動激發其外部學習動機。教師應該在各種學習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和保護學生持續的學習熱情。
關鍵詞:學習動機;激發;維持;工程力學一、工程力學內部學習動機的激發與維持措施
(一)創設“問題”激發認識興趣和求知欲。通常所說的創設“問題”是在正式講授教學內容之前,提出與課文有關的一些問題,以引起學生的好奇與思考,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2]。創設“問題”就是在教材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制造一種不協調,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不協調—探究—深思—發現—解決問題的過程。不協調必須要有設疑,把需要解決的課題,有意識地、巧妙地寓于各種各樣符合學生實際的知識基礎之中,在學生心理上造成一種懸念,從而使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集中在一起,以達到智力活動的最佳狀態。
創設的問題要小而具體、新而有趣,要有適當的難度并且富有啟發性。例如:理論力學部分講到“牽連運動為轉動時點的加速度合成定理”一節時,創設問題可按下列程序進行:教師一手拿一根皮管,另一手拿一個底部帶漏斗的較大容器,然后問“容器中的水倒入皮管中會如何流動?”,“會向下流動”,“那么,皮管套在漏斗上,拔開木塞,水在皮管中如何流動?”,“還是向下流動”,再問“那么容器的水如何流動?”,并且請學生代表上來觀察,結果學生回答說“容器中的水一邊向下流動,一邊逆時針的向右旋轉,”又問“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此時,學生已處于心求通而不解,幾欲言而不能的狀態,急切地等待教師解答,這就激起了學生濃厚的認知興趣和強烈的學習動機。教師再來講授新課內容,教學效果必然會大大提高。
新穎有趣、邏輯系統性強的教學內容,豐富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和格式變化的作業內容均可以不斷地引起學生新的探究活動,從而激發起更高水平的求知欲。例如:在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部分,都采用了“講課、自學、討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講課采用精講,講清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內容;自學課上把教學大綱中次要的、枝節的以及與前面學過的相似內容與絕大部分例題,留給學生自學;討論課上著重開發學生智能,培養學生積極思維能力,鼓勵學生勤學好問,獨立思考,勇于進取,敢于創新。實踐是工程力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中材料力學部分有教學大綱規定的實驗,一般只要嚴格完成,學生就能得到一定訓練,但理論力學部分則不同,教師必須設法加強實踐環節。教學實踐表明:開展理論力學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在活動中結合工程實際搞一些理論力學的題目,撰寫讀書報告,做大型作業等,對加強理論力學的實踐有一定效果。另外作業可分為幾種類型:課內討論題、課外必交必改題、平時自習思考題、自測題等,這樣做難點分散,學習興趣增加,調動了學習積極性。
(二)采用形式多樣的授課方式。內部學習動機也可以通過使用有趣的材料和使用各種顯示的方式來增強。例如:變換使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電影、電視、幻燈投影,模型或掛圖演示,邀請報告,動手實驗等手段來激發和維持學生對工程力學課的興趣。還可以采取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方式,在班上統一講一遍,鼓勵少數成績優秀的學生自學后面的內容,不懂的在教師上課時專心聽,然后再問教師的方法,這樣他們的自信心就得到很大的加強,同時幫助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補上沒有講清楚的知識。有時還可以采取讓學生講給學生聽的方式,即讓已經學懂的學生給沒有弄清楚的同學講,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又鞏固了知識,還幫助了同學,但在這時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言,否則很容易傷害成績較差的學生。但在使用這些方式時應該注意精心計劃,以保證學生完成課內的任務,同時也完成其他有關活動。
(三)采用游戲與模擬的方法。游戲與模擬在少兒教育中有重要作用這是顯然的,但在高職教育是否也重要呢?對此,傳統的講課教學是忽視了這一點。教學實踐表明,提高學生對工程力學內在興趣的另一種極好的手段是使用游戲與模擬,只不過這里的游戲與模擬的層次比少兒的要高許多罷了。
(四)因勢利導,促使學習興趣的遷移。學習的遷移現象即表現為原有的知識和技能對獲得新知識和技能的影響,也表現在一定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方法對以后的學習活動的影響。例如理論力學部分碰到的一個問題是:學生總是習慣用中學物理的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對此教師如果能巧妙地因勢利導,無疑對理論力學部分學習大有益處,反之引導不當,就會使學生感到理論力學部分難學或者覺得理論力學部分與物理與高等數學重復內容多,新東西少,沒什么學頭。
三、工程力學外部學習動機的激發與維持措施
(一)利用學習結果的反饋作用。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學習的結果,會產生相當大的激勵作用。因為學生知道自己的進度、成績以及在實踐中應用知識的成效等,可以激起進一步學好的愿望。同時通過反饋又可以及時看到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及時糾正并激起上進心。因此教師應該做到:(1)及時批改作業、測驗試卷和考試試卷并且盡量發還給學生。“及時”是利用學生剛剛留下的鮮明的記憶,滿足其進一步提高學習成績的愿望,增強其學習信心。另外要改革傳統的正確打√,錯誤打×的批改方法。例如遇到易犯的錯誤,在其處劃上一道橫線,后邊加個問號,暗示學生動腦思考;對較嚴重的錯誤,除劃線打問號外,還要加簡單明了的批語進行提示;對少數嚴重錯誤可把這些學生召集起來,逐個邊批改邊講解進行補救;對普遍性錯誤,除標記外還應該公開板書訂正;對正確的、書寫整潔有條理的,進行公開展示,使學生取長補短。(2)眉批、評語要寫得具體,有針對性、啟發性和教育性。例如:“想想應用什么內容”、“參看教材多少頁”、“大有進步”、“作業認真”“有創新有創意”等,使學生受到鼓舞和激勵,增強學習信心。
(二)正確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與批評。正確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與批評,可以鞏固發展正確的學習動機。一般來說,表揚、鼓勵比批評、指責能更有效地激勵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但有時善意地批評也是十分必要的。進行正確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與批評,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要使學生對評價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只有對分數持正確的觀點,分數才能起積極的激發學習的作用。(2)評價必須客觀公正和及時。如若評價不公正,會使評價產生相反的結果。(3)評價必須注意學生的年齡和性格等特征。高職學院的學生,年紀小的十四、五歲,年紀大的近五十歲;有的在社會上打了幾年工,有的是應屆畢業生;有的實際只有初中水平,有的已有大專學歷;有的在初、高中是理科班,有的卻是文科班;有的來讀本科、大專學歷班,有的只是短期培訓班。因此過多的公開表揚或批評,效果欠佳,然而采用交朋友形式、個別表揚或批評則效果較好。
(三)適當開展競賽。一般說來,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爭取優良成績的一種有效手段。因為在競賽過程中,學生的好勝求成的動機更加激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大大增強。所以多數人在競賽時學習和工作的效率有較大提高[4]。但是,競賽有時也有消極作用,過多競賽會失去激勵作用,造成緊張氣氛,加重學生負擔,有損學生身心健康,另外,學習差的學生常會因失敗失去信心和興趣。只有采取適當的競賽才能提高學習興趣和效果,激發和維持其學習動機。
總之,在工程力學課堂教學中,新穎有趣、邏輯系統性強的教學內容,豐富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和格式變化的作業等,這些內部動機均能不斷引起學生新的探究活動,從而激發起更高的求知欲;同時適當激發外部學習動機也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評選工程力學優秀學生,推薦學生參加各種有關力學的競賽等,通過這些手段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成功”與失敗,從而激發他們學習工程力學的熱情。
參考文獻:
[1] 楊冬英.淺談學習動機的激發[J]. 江西教育科研,2000,(12):42.
[2] 吳建平. 激趣啟思 寓教于樂[J]. 職教論壇,2004,(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