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靜
[摘要] 目的 探討顱骨鉆孔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護理效果。 方法 選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診治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95例,均行顱骨鉆孔穿刺引流術治療。根據護理方案分為兩組,47例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為對照組,48例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為觀察組,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與并發癥情況。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結論 顱骨鉆孔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時,護理干預可明顯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縮短治療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 顱骨鉆孔穿刺引流術;高血壓腦出血;護理
[中圖分類號] R651.1+1[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3(c)-0129-03
Nursing research on skull puncture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MA Jing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Harbin 150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effect of skull puncture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95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3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treated with skull puncture drainage.According to nursing program,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two groups.47 patients received routine care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while 48 patients recei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rapeutic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hospital sta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s skull puncture drainage in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shorten treatment tim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
[Key words] Skull puncture drainage;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Nursing
高血壓腦出血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心腦血管疾病[1-2],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很多患者經治療后也會遺留不同程度的機體功能障礙。手術治療是高血壓腦出血的首選治療方案,常用的手術方法為顱骨鉆孔穿刺引流術。為了探討顱骨鉆孔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護理效果,本院選取行顱骨鉆孔穿刺引流術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95例,根據護理方案分為兩組,針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與并發癥情況進行對比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診治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95例,經頭顱CT或MRI檢查確診,排除患有其他心肺疾病、肝腎疾病、精神疾病、免疫性疾病、血液病的患者。根據護理方案分為兩組,47例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為對照組,年齡44~76歲,平均(67.1±6.8)歲,高血壓病程為3~28年,平均(6.7±3.1)年,其中男性29例,女性18例。出血量為51~126 ml,平均(79.3±12.5)ml。出血部位:額葉15例、基底節17例、顳葉15例。48例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為觀察組,年齡45~77歲,平均(67.3±7.2)歲,高血壓病程為2~26年,平均(6.6±2.9)年,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出血量為53~129 ml,平均(80.2±11.7)ml。出血部位:額葉16例、基底節18例、顳葉14例。兩組患者的基礎情況(性別、年齡、高血壓病程、出血量、出血部位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均行顱骨鉆孔穿刺引流術治療。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入院后給予患者病情評估,引領患者開展各種臨床指征檢查,為患者的手術準備器械,保持病房通風良好和環境的整潔衛生,控制術后患者家屬的探視,指導患者掌握正確的排便和咳痰方法等。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2.1 心理干預給予患者安慰和鼓勵,穩定患者的情緒,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影響,向患者講解疾病與治療的相關知識,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疏導患者的心理壓力,以取得患者的信任,提高患者的手術耐受性和治療積極性。
1.2.2 病情監測在整個圍術期,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指征,記錄患者液體的出入量,注意觀察血壓、心率、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的變化情況,出現問題應及時匯報并給予有效的對癥處理。
1.2.3 飲食干預指導患者開展科學合理的飲食,采用“少食多餐”的原則,多食用高熱量、高維生素、高蛋白且易消化的食物,及時補充各種營養成分,提高患者的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
endprint
1.2.4 引流管護理保證患者的引流管暢通無阻,避免彎折、脫落、堵塞等不良事件的發生,對于患者的穿刺點要定期給予消毒,及時更換敷料和引流袋等。
1.2.5 并發癥的預防性護理針對患者術后可能發生的各種并發癥,如皮膚壓瘡、泌尿系統感染、肺部感染、顱內再出血等,給予有效的預防性護理,提高患者自我護理的防范意識,避免過度用力的事件發生等
1.2.6 出院指導告知患者疾病的危險性及可能復發的危險因素,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展適度運動,定期到院進行復查等。
1.3 評定標準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治療效果的評定標準參考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訂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3]進行評定,減分率>85%為基本治愈,減分率60%~85%為顯效,減分率30%~59%為有效,減分率<30%為無效。總有效=基本治愈+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或確切概率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與住院時間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觀察組的住院時間為(12.4±1.9)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5.7±2.3)d(t=5.648,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χ2=0.757,*P=0.384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與治療依從性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為76.6%(36/4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1.7%(44/48)(χ2=4.057,P=0.044)(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3 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是心腦血管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具有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4-5],近年來,隨著高血壓發病率的持續增高,高血壓腦出血的發病率也呈明顯的升高趨勢,嚴重威脅公眾的身體健康,影響患者的預后。傳統的治療方法為開顱去骨瓣血腫清除術,但該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很大,也不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因而已遭淘汰。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開展和應用,顱骨鉆孔穿刺引流術逐漸被用于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并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其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病癥,對患者造成的創傷也很小,更易為患者接受[6-9]。
有研究表明,護理在顱骨鉆孔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于加速患者的術后恢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可明顯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10-11],其中心理干預可以穩定患者的情緒,提高患者配合治療的積極性和手術治療的耐受性,積極主動投身到治療中,有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飲食干預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可加快患者的術后恢復速度;并發癥的預防性護理可大幅降低多種并發癥的發生風險,有助于穩定患者的病情,進而改善患者的預后。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說明護理干預可以顯著減少患者的治療時間;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護理干預可以顯著降低皮膚壓瘡、泌尿系統感染、肺部感染、顱內再出血等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護理干預可明顯提高患者的治療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臨床意義重大。
綜上所述,顱骨鉆孔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時,護理干預可明顯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縮短治療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白煥芳,劉會峰.微創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96例臨床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1,15(9):811-812.
[2]王全恒,司福祥.微創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85例[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9(2):248-249.
[3]阿扎提姑麗.孜拜都拉.高血壓腦出血行微創顱內血腫穿刺引流術的護理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6):336-337.
[4]孫巧麗,琚冬梅,邱茜茜.微創軟通道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50例臨床體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1,14(1):69-70.
[5]席桂梅.高血壓腦出血顱骨鉆孔引流術護理干預[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1):153-154.
[6]王艷麗,馮照新,范波勝.顱骨鉆孔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50例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3, 16(3):92-93.
[7]王美清,李玉輝,李東升,等.小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與微創穿刺血腫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J].臨床誤診誤治,2013,26(3):99-100.
[8]王美清,李玉輝,李東升,等.軟、硬通道微創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效果比較[J].臨床誤診誤治,2013, 26(3):95-98.
[9]郭建平.超早期微創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效果分析[J].實用醫藥,2012,29(6):508.
[10]羅嫦粦,饒偉華,傅冬梅.微創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護理方法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8):78-79.
[11]楊巧玲,馮照新,范波勝.鉆孔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60例護理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2,18(5):112.
(收稿日期:2014-01-13本文編輯:許俊琴)
endprint
1.2.4 引流管護理保證患者的引流管暢通無阻,避免彎折、脫落、堵塞等不良事件的發生,對于患者的穿刺點要定期給予消毒,及時更換敷料和引流袋等。
1.2.5 并發癥的預防性護理針對患者術后可能發生的各種并發癥,如皮膚壓瘡、泌尿系統感染、肺部感染、顱內再出血等,給予有效的預防性護理,提高患者自我護理的防范意識,避免過度用力的事件發生等
1.2.6 出院指導告知患者疾病的危險性及可能復發的危險因素,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展適度運動,定期到院進行復查等。
1.3 評定標準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治療效果的評定標準參考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訂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3]進行評定,減分率>85%為基本治愈,減分率60%~85%為顯效,減分率30%~59%為有效,減分率<30%為無效。總有效=基本治愈+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或確切概率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與住院時間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觀察組的住院時間為(12.4±1.9)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5.7±2.3)d(t=5.648,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χ2=0.757,*P=0.384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與治療依從性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為76.6%(36/4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1.7%(44/48)(χ2=4.057,P=0.044)(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3 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是心腦血管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具有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4-5],近年來,隨著高血壓發病率的持續增高,高血壓腦出血的發病率也呈明顯的升高趨勢,嚴重威脅公眾的身體健康,影響患者的預后。傳統的治療方法為開顱去骨瓣血腫清除術,但該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很大,也不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因而已遭淘汰。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開展和應用,顱骨鉆孔穿刺引流術逐漸被用于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并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其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病癥,對患者造成的創傷也很小,更易為患者接受[6-9]。
有研究表明,護理在顱骨鉆孔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于加速患者的術后恢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可明顯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10-11],其中心理干預可以穩定患者的情緒,提高患者配合治療的積極性和手術治療的耐受性,積極主動投身到治療中,有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飲食干預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可加快患者的術后恢復速度;并發癥的預防性護理可大幅降低多種并發癥的發生風險,有助于穩定患者的病情,進而改善患者的預后。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說明護理干預可以顯著減少患者的治療時間;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護理干預可以顯著降低皮膚壓瘡、泌尿系統感染、肺部感染、顱內再出血等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護理干預可明顯提高患者的治療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臨床意義重大。
綜上所述,顱骨鉆孔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時,護理干預可明顯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縮短治療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白煥芳,劉會峰.微創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96例臨床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1,15(9):811-812.
[2]王全恒,司福祥.微創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85例[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9(2):248-249.
[3]阿扎提姑麗.孜拜都拉.高血壓腦出血行微創顱內血腫穿刺引流術的護理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6):336-337.
[4]孫巧麗,琚冬梅,邱茜茜.微創軟通道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50例臨床體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1,14(1):69-70.
[5]席桂梅.高血壓腦出血顱骨鉆孔引流術護理干預[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1):153-154.
[6]王艷麗,馮照新,范波勝.顱骨鉆孔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50例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3, 16(3):92-93.
[7]王美清,李玉輝,李東升,等.小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與微創穿刺血腫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J].臨床誤診誤治,2013,26(3):99-100.
[8]王美清,李玉輝,李東升,等.軟、硬通道微創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效果比較[J].臨床誤診誤治,2013, 26(3):95-98.
[9]郭建平.超早期微創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效果分析[J].實用醫藥,2012,29(6):508.
[10]羅嫦粦,饒偉華,傅冬梅.微創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護理方法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8):78-79.
[11]楊巧玲,馮照新,范波勝.鉆孔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60例護理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2,18(5):112.
(收稿日期:2014-01-13本文編輯:許俊琴)
endprint
1.2.4 引流管護理保證患者的引流管暢通無阻,避免彎折、脫落、堵塞等不良事件的發生,對于患者的穿刺點要定期給予消毒,及時更換敷料和引流袋等。
1.2.5 并發癥的預防性護理針對患者術后可能發生的各種并發癥,如皮膚壓瘡、泌尿系統感染、肺部感染、顱內再出血等,給予有效的預防性護理,提高患者自我護理的防范意識,避免過度用力的事件發生等
1.2.6 出院指導告知患者疾病的危險性及可能復發的危險因素,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展適度運動,定期到院進行復查等。
1.3 評定標準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治療效果的評定標準參考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訂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3]進行評定,減分率>85%為基本治愈,減分率60%~85%為顯效,減分率30%~59%為有效,減分率<30%為無效。總有效=基本治愈+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或確切概率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與住院時間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觀察組的住院時間為(12.4±1.9)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5.7±2.3)d(t=5.648,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χ2=0.757,*P=0.384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與治療依從性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為76.6%(36/4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1.7%(44/48)(χ2=4.057,P=0.044)(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3 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是心腦血管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具有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4-5],近年來,隨著高血壓發病率的持續增高,高血壓腦出血的發病率也呈明顯的升高趨勢,嚴重威脅公眾的身體健康,影響患者的預后。傳統的治療方法為開顱去骨瓣血腫清除術,但該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很大,也不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因而已遭淘汰。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開展和應用,顱骨鉆孔穿刺引流術逐漸被用于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并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其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病癥,對患者造成的創傷也很小,更易為患者接受[6-9]。
有研究表明,護理在顱骨鉆孔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于加速患者的術后恢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可明顯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10-11],其中心理干預可以穩定患者的情緒,提高患者配合治療的積極性和手術治療的耐受性,積極主動投身到治療中,有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飲食干預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可加快患者的術后恢復速度;并發癥的預防性護理可大幅降低多種并發癥的發生風險,有助于穩定患者的病情,進而改善患者的預后。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說明護理干預可以顯著減少患者的治療時間;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護理干預可以顯著降低皮膚壓瘡、泌尿系統感染、肺部感染、顱內再出血等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護理干預可明顯提高患者的治療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臨床意義重大。
綜上所述,顱骨鉆孔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時,護理干預可明顯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縮短治療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白煥芳,劉會峰.微創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96例臨床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1,15(9):811-812.
[2]王全恒,司福祥.微創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85例[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9(2):248-249.
[3]阿扎提姑麗.孜拜都拉.高血壓腦出血行微創顱內血腫穿刺引流術的護理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6):336-337.
[4]孫巧麗,琚冬梅,邱茜茜.微創軟通道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50例臨床體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1,14(1):69-70.
[5]席桂梅.高血壓腦出血顱骨鉆孔引流術護理干預[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1):153-154.
[6]王艷麗,馮照新,范波勝.顱骨鉆孔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50例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3, 16(3):92-93.
[7]王美清,李玉輝,李東升,等.小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與微創穿刺血腫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J].臨床誤診誤治,2013,26(3):99-100.
[8]王美清,李玉輝,李東升,等.軟、硬通道微創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效果比較[J].臨床誤診誤治,2013, 26(3):95-98.
[9]郭建平.超早期微創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效果分析[J].實用醫藥,2012,29(6):508.
[10]羅嫦粦,饒偉華,傅冬梅.微創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護理方法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8):78-79.
[11]楊巧玲,馮照新,范波勝.鉆孔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60例護理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2,18(5):112.
(收稿日期:2014-01-13本文編輯:許俊琴)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