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美
【摘要】在醫學領域內針對風險進行必要的研究和管理具有極強的意義,尤其是當我們意識到其中的風險并且做了有針對性的舉措之后便能夠降低護理中的風險發生率和病患危機問題,最終提高醫院的效率和信譽。本文就緊緊圍繞著在醫學中的內科護理中存在的風險管理主要從護士、用藥、疾病、患者、風險管理方案的確定、風險管理方案的實施、風險管理方案的評價和最后的數據處理統計等八個主要環節進行了詳盡的闡述。
【關鍵詞】風險管理;內科護理
在本研究中主要針對我內科護理中的20~95歲之間的520名患者進行了持續性的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設置了對照組和實驗組,被試分別為280人和240人,其中盡量的保持兩個組別間的男性病人和女性病人各半,各個不同的科室人數也盡量保持均分,如此便可保證兩個組別能夠進行相關的研究設計,其結果也才有意義,盡量的規避掉了其它因素對于結果的影響,保證結果的科學性[1]。
方法
針對當前我國內科護理中最常見的一些風險隱患來說,要想做好內科護理中的風險管理工作是不容易的,它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內容,因為在內科護理的各個環節中都可能存在著明顯的影響內科護理結果的風險存在,一般說來,我們要想針對內科護理做好風險管理工作主要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護士風險管理:我們都知道護士是整個內科護理過程中的主要執行者,因此也是風險管理的主要環節所在,是需要我們格外關注的一部分。在進行忽視風險管理中我們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第一點在護士人員的選拔上我們應該嚴格遵循必要的規章制度和標準,切實保證只有符合規定的人員才能夠擔任護士這一角色,尤其是對于其責任心和敬業心的考察要重點把握;第二點則是在護士選拔完成后到護士具體的執行相關工作之間應該針對護士進行必要的培訓,可以由相關的有經驗的護士教授新護士一些注意事項和操作技巧,使其逐漸熟練相關的工作;第三點是針對護士的具體工作過程而言,在護士的工作中不僅僅要加強其操作的科學性還應該加大對于護士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力求盡可能的減少護士出現錯誤的可能性,做好了這三點才能夠更好的做好護士的風險管理工作[2]。
用藥風險管理:在內科護理當中用藥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用藥這一環節不僅僅會受到相關的開藥醫師的影響,還在很大程度上和相關的護士人員有很大的關系,但最大的影響因素還是存在于醫師和護士之間或者是護士和護士之間的交流問題,一旦在醫師和護士之間的交流出現問題那么在用藥的過程中就可能出現錯用和重復用藥或者是漏用的情況,對于患者來說這種情況的發生是極為危險的,需要我們學那個必要的管理和掌控,最好是通過詳細的記錄來進行用藥的相關處理,并且采取兩名護士共同負責一名患者的方法來避免因為單個護士出錯而導致的用藥失誤。
疾病風險管理:在內科護理中針對不同的病癥患者進行不同的護理方式是我們的共同認知,但是這種管理模式會帶來極大的麻煩,在護理中也會形成各種不同的風險,很容易出現失誤的現象,因此,針對這種現象我們可以采取根據不同病患的護理特點和注意事項進行不同的管理劃分,并且只派專門的護士進行專門的相對應的護理,一個護士就專門負責一種護理情況,這樣就盡可能地避免掉了一些不適合這類疾病患者使用的護理情況的發生。
患者風險管理:作為醫生應該會明白一個道理,即使是針對同樣的病癥采取相同的治療措施那么結果也可能會存在明顯的不同,其實這主要是由于病患人員自身的心理狀態不同所導致的,積極配合治療并且總是保持著樂觀心態的患者治療結果明顯比總是抱著消極態度進行治療的患者好很多,因此,在進行風險管理時我們就應該盡可能的規避掉因為心態問題引起的風險問題,具體來說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針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以確保患者總能夠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確保治療的效率。
制定風險因素管理方案:針對以上提出的種種風險存在的可能性,進行綜合的分析比較,觀察在當前的我們實驗的過程中可能會存在的一些風險問題,然后針對這些風險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科學的管理,制定出最佳的管理方案,使其盡可能的規避掉這些風險,并且結合實驗組內部的具體情況進行相關的預設,制定出一套最佳的風險規避方案。
風險管理措施的實施:在制定好了相關的風險因素管理方案之后我們就應該在實驗組內部實施了,具體的實施過程是較為繁瑣的,但是同時也是需要我們格外注意的,實施的過程中需要我們注意的環節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首先,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要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宣傳工作,要讓病人自己了解自己的病癥和主要的注意事項,進而才可能使患者在后期的治療過程中不僅僅能夠積極的配合醫生進行治療還能夠在生活過程中主要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并且禁止自己做一些不利于自身病癥的事,在宣傳的過程中還應該盡可能的加大對于健康積極心態的宣傳,或者是經常性的搞一些有利于患者身心的娛樂活動,保持患者積極向上的心態;針對護理人員來說,需要注意的事項更多,護理人員也就是護士是整個護理過程的主要執行人員,也適合患者進行接觸的最緊密的人員,因此,對于護士來說不僅僅要加強自身的專業素質,避免在護理過程中出現一些醫療失誤造成患者的病患程度增加,多學習多檢查并且還應該進行相互的監督,此外,還應該加強自身對于交流和溝通方面的培訓,尤其是和病人進行溝通的時候不僅僅要時刻保持良好的態度還應該加強注意自己說話的方式方法,既要讓患者感覺很舒服也要力求完成相關的護理任務,如何達到這兩個目的就是當前護士所要學習的重點內容;針對醫生來說除了要加強自身的醫療水平之外還應該對于如何和護士人員有效的溝通進行必要的學習,如何才能使得護士很好的領悟和了解自身的治療意圖并且很好地貫徹執行下去是當前醫生要做好的主要工作;最后,我們還應該做好相應的風險因素應急預案,一旦在護理過程中出現了某些不可避免的風險之后如何進行有效的后期治療是我們相關醫護人員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環節,做好這一環節就相當于做好了查缺補漏的任務工作。
評價標準風險實施情況:針對在護理過程中采取的相關風險因素管理措施在醫護任務完成后要進行相應的評價舉措,針對執行過程中存在的相應的失誤或者是不利于患者的一些舉措進行必要的糾正,以便于在以后的執行中進行改正,對于一些效果特別好的舉措則應該進行必要的推廣[3]。
統計學分析:針對實驗組采取相應制定好的風險因素管理措施,而在對照組中采用平時的醫護措施,在一段時間后采集必要的數據信息然后采用SPSS 13.0進行分析處理,主要進行X2檢驗,看看結果是否存在顯著差異,若存在顯著差異則表明我們采取的風險因素管理措施有意義。
結果
研究結果也就是通過SPSS 13.0進行分析處理數據后得到兩組之間的數據結果存在顯著的差異,并且其顯著性水平在0.05以下,表明我們采取風險因素管理的實驗組確實在結果上明顯優于不采取措施的對照組,這一發現表明我們在內科護理過程中所指定的風險管理制度是有意義的,也是值得推廣的;并且在針對患者的調察研究中也發現,兩組患者中實驗組的患者對于醫護過程的滿意度明顯的高于對照組,這也在一定層次上肯定了風險因素管理的價值。
結語
綜上所述,在內科護理過程中采取必要的風險管理措施是有意義的,因此我們在今后的護理過程中應該著重推廣這一護理舉措,以期望在內科護理方面做出更加突出的成績。
參考文獻
[1]蔡學聯.護理實務風險管理[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5:5.
[2]毛曉群,古素娥,黃惠芬.危重病人護理中的高風險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全科護理,2010,8(1):54.
[3]蔡銅山,鐘德富,張海林,等.推行醫療風險管理,提高醫療質量[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1,8(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