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艷紅
【摘要】目的:探討頭部CT檢查對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HIE)的臨床診斷意義。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診斷為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患兒80例,其中臨床分度32例輕度HIE,41例中度HIE,7例重度HIE,進行頭顱CT軸位平掃,分析CT的征象。結果:CT結果顯示28例輕度HIE,40例中度HIE,12例重度HIE,臨床診斷與CT檢查結果顯示符合率高。結論:CT檢查與臨床檢查符合率高,對于HIE的診斷臨床意義大。
【關鍵詞】HIE;CT;診斷意義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HIE)是指圍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者完全缺氧、腦血流量減少或暫停兒導致胎兒或者新生兒腦損傷[1]。該病有特征性的神經病理和病理生理改變,以及臨床上的腦病癥狀,失音器新生兒死亡和慢性神經系統損傷的常見疾病之一。CT檢查可以輔助臨床該病的診斷,有助于對該病病情的把握,對臨床該病的治療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因此,我科回顧性分析我院新生兒病房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住院的80例HIE患兒的臨床病例,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新生兒病房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入院的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80例,所有患兒HIE的診斷均符合2005年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新生兒學組制訂的HIE診斷標準,其中男患兒43例,女患兒37例,平均年齡3.56±0.28天,體重1.5~4.8kg,平均體重2.52±0.13kg,早產兒21例,足月兒56例,過期兒3例;臨床分度32例輕度HIE,41例中度HIE,7例重度HIE。CT檢查時間為生后1h~20d,平均時間3.52±0.13。
方法:使用美國GE公司PROSPEEDA1型CT掃描機進行患兒頭部CT掃描。檢查前30min給患兒10%水合氯醛進行灌腸,劑量為0.5ml/kg,患兒入睡后進行頭部掃描時以OML為基線,均作軸位平掃,分層厚度以及層間距均為5mm。其中窗寬為85HU,窗位為35~38HU。
CT表現:根據CT表現程度不同,可以分為輕度、中度、重度。輕度表現為:腦實質低密度區分布1~2個腦葉,極少數病例合并少量顱內出血(多表現為蛛網膜下腔出血);中度表現為:低密度區大于等于2個腦葉,并且灰質與白質分界模糊,部分腦溝消失并且合并腦出血;重度表現為:低密度區彌漫性分布在各個腦葉,灰白質分界消失,側腦室明顯變窄,幾乎均有顱內出血。
臨床診斷:①有明確的可導致胎兒宮內窘迫的異常產科病史,以及嚴重的胎兒宮內窘迫表現,或者在分娩過程中有明確窒息史;②出生時有重度窒息史,指Apgar評分1min≤3min,并延續至5min時仍≤5min和(或)出生時臍動脈血氣pH≤7.00;③出生后不久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并持續至24小時以上,如意識改變(過度興奮、嗜睡、昏迷)、肌張力改變(增高或減弱)、原始反射異常(吸吮、擁抱反射減弱或消失),病重時可有驚厥、腦干癥狀(呼吸節律改變、瞳孔改變、對光反射遲鈍或者消失)和前囟張力增高;④排除電解質紊亂、顱內出血和產傷等原因引起的抽搐,以及宮內感染、遺傳代謝性疾病和其他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腦損傷。同時具備以上4條者可確診,第4條暫時不能確定者可作為擬診病歷[2]。
結果
患兒CT檢查時間為生后1h~20d,一般生后3天,但是由于患兒特殊情況可提前或者推遲檢查,檢查平均時間3.52±0.13d,檢查結果顯示:28例輕度HIE,40例中度HIE,12例重度HIE,檢查結果與臨床分度的符合率均大于90%,經統計學分析臨床分度與CT分度明顯相關。
討論
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為新生兒期重要的疾病之一,該病的病死率極高,一般情況下HIE分度依靠臨床表現,主要從意識、肌張力、原始反射、驚厥、中樞性呼吸衰竭、瞳孔改變、腦電圖等方面進行分度。一般情況下患兒經過積極治療,輕度患兒癥狀在72h內可消失,中度患兒癥狀在14日內消失,可能遺留后遺癥,重度患兒數天至數周死亡,癥狀可持續數周,病死率高,存活多有后遺癥[3]。掌握好分度對患兒的治療以及預后關系很大,涉及到規律治療的方案的制定等問題。近年來,通過臨床實踐證實HIE的預后有所好轉,在精心護理與積極合理治療下,因此,該病的診斷不僅利于疾病的治療,對其預后的估計也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患兒除了根據癥狀體征等臨床分度外,還進行了頭顱CT檢查,并進行分度,結果顯示臨床分度與CT分度符合率90%以上,其中不符合的病例中,2例早產兒臨床診斷為輕度兒CT診斷為中度,可能與早產兒神經發育不完善,含水量多,腦髓質化不完全[4],缺乏髓鞘形成等原因有關;2例臨床中度,CT回報重度,該患兒腦出血嚴重,而臨床表現較輕,及時給予止血藥等治療患兒預后好,未出現驚厥。
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CT診斷新生兒缺血缺氧腦病為方便、經濟的方法,可以幫助該病的診斷與分度,對治療起到指導作用,從而降低本病的死亡率,減少后遺癥的發生率。因此,筆者認為對于擬診HIE的患兒進行常規的CT檢查,尤其腦出血的患兒,臨床意義很大,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田耀武.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CT診斷和臨床表現[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15):1895-1896.
[2]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組.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臨床診斷標準[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5,4(2):97.
[3]張同旺,王秀平,田為中.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CT表現及隨訪價值[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9,22(11):1353-1354.
[4]邊德響.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臨床分度與CT分度的關系分析[J].吉林醫學,2011,32(3):55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