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 王凡
【摘要】壓力又稱緊張和應激,是某種事物對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的一系列緊張反應的狀態[1]。由于兒科病房由于其的特殊的職業性質和、特殊環境氛圍、超負荷的工作而給醫護人員護士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不僅直接影響護士的工作質量,而且還給護士身體健康造成了危害。因此,針對兒科病房影響護士健康的因素,應早期采取干預措施,以提高護士的應對能力,有助于提高護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從而有助于保證臨床護理工作質量。
【關鍵詞】兒科;護士;壓力;身心健康
影響兒科病房護士壓力的因素分析
工作強度大的壓力:兒科住院患兒由于其病情變化快、病程短、周轉快等特點、節奏快,每天需要護士投入大量的時間完成瑣碎繁重的基礎護理和操作治療、病情觀察、文書書寫、心理指導等工作,護士每時每刻都處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這些都要求護士有充足的體力、敏銳的思維、扎實了如指掌的專業知識、嫻熟的專業技能。另外,高頻率的APN三班倒工作制度生活并不能保證護士充足的精神調整,沒有充足的休息與生物鐘調整,又要開始接下來的工作,體力透支使護士的身體健康受損;沒有國家規定的節假日休息,產生心理不平衡,身體過度疲乏而出現身心疾病,以致身體處于嚴重的亞健康狀態。
護理知識技能要求高產生的壓力:由于兒科工作的特殊性、責任制的開展、個別醫院的擴建,新進護理人員大幅度增加,新進人員上崗前雖然進行上崗培訓,仍然有部分人員技術水平、知識層面、溝通能力有所欠缺,上崗時面對工作自信不足和情緒緊張,影響技術水平的發揮[2]。護士在緊張工作之余,必須努力學習,也需要在業余時間學習,不斷充實自己,以便有足夠的知識,熟練的技術操作,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滿足患者及其家屬的需要,這也無疑增加了護士的壓力。
社會的壓力:隨著優質護理服務的深入開展,社會對護士高水平技術期望值提高,面對各項護理技術操作,患兒害怕、家長緊張,尤其是在為患兒進行靜脈穿刺時,必須一針見血,否則抱怨不斷,甚至惡語相加、毆打護士,對于這種情況護士只能采取隱忍的態度,給護士帶來精神和身體上的創傷。另外,護士本身對工作的期望高于一般工作人群,而護理專業作為一門獨立應用學科,患者及其家屬卻認為護理的重要性在醫療之下,患兒及患兒家屬更加依賴相信醫生,由此,難免會使護士產生職業認知沖突,認為自己付出的辛勤勞動并未得到認可和尊重,產生自卑感,因而削弱了護士的積極心理因素。
心理的壓力:兒科護理工作繁瑣辛苦,責任心重,護士工作要腿腦并用。持續快節奏緊張工作,易使護士產生倦怠感。把護理工作劃分為服務行業,以及進一步推廣的優質護理服務,《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實施后,患者家屬對患兒的保護意識增強,對護理要求更高,如有服務態度、操作等不滿意者,立刻投訴,使護士有口難言;醫院管理層針對護理人員對不同層級護士有不同工作要求,如:帶教學生、醫院考核、發放滿意度調查表、院領導夜查房、論文的發表、晉升職稱等壓力,即使下班時間手機通訊仍然24小時暢通,這使護士原本過度疲勞、壓抑的心情不能釋放,精神處于高度緊張狀態,以致造成護理工作人員更大心理壓力,促使護士對護理自身職業價值得不到正確的評價和體現。
兒科病房護士壓力應對的策略方法
實施人性化管理:醫院管理者應提高管理層的水平,增強與護士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護理工作人員的需求,管理者要提高對護理工作重要性的宣傳認識,給護士以一個正確的定位,充分肯定護士的成績并激發護士的工作熱情,理解寬待護士,真心關心護士[3],如:注意護士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水平,對于不適者給與關心幫助并及時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幫助分析原因,找出有效應對措施,積極組織科室護士參加業余活動聚會等用活動、郊游等方式調節生活,緩解壓力。合理排班,合理安排國家規定節假日,APN小循環排班,有利于緩解護士的身心疲勞,驅除護士緊張的心理,穩定情緒,在不影響整體工作的情況下,充分使護士在上班時全身心工作,不上班時完全放松,使護士具有充足高效的休息時間,以利于護士緩解高度緊張狀態,及體力恢復,保持心理平衡。
加強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學習:能力的提升是緩解壓力、維持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徑,。護理人員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才能適應護理學及社會發展的需要。臨床護士只有掌握了既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又要有嫻熟的操作技能,跟進汲取教育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步伐新信息,努力掌握新理論、新技術,并應用于工作中,才能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護理服務。醫院應該為護理人員建立完善的培訓制度,積極組織科室的護士定期參加培訓,并鼓勵她們提出自己的意見。同時醫院也要加強對護士的繼續再教育工作,鼓勵護士參加在職教育,積極訂閱護理前沿的相關雜志,使醫院的護理工作與時代接軌[4]。同時,護士應學會心理狀態的調整,以鎮靜、果斷的心態進行操作,以嫻熟的技術得到患兒家屬的信任,以便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提高護士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的能力和對臨床護理工作的駕馭能力,從而為臨床患者提供最大程度的優質護理服務,提高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從而增加護士工作的熱情和成就感,有利于臨床護理進一步工作的順利開展進行。
加強社會支持:兒科臨床工作者應積極宣傳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創造條件調動有效的社會支持力量,正確引導社會大眾觀念,征得社會、醫院管能力者的理解、尊重與支持。提高護士地位,倡導全社會充分尊重護士和護理工作,使人們真正了解護理工作的價值和意義。護理管理者可以在科室張貼畫報,制作各種小宣傳冊,使人們充分了解護士的工作性質和重要性,同時要積極報道優秀護理工作人員的典范,在臨床工作中帶動調動一種積極的氛圍,在患者中樹立一種模范,使患者理解并尊重護士的工作,提高護理工作在臨床工作中的重要性[5-6]。
保持積極向上的心境:護士要正確定位自己的工作正視自己的工作,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職業的進取心和自豪感,自尊、自愛、自強,客觀合理地認識和評價自我價值。在提高自我工作能力業務水平的同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培養廣泛的業余愛好,合理宣泄情緒,提高自身修養和心理承受能力。改革檢查、考核的內容與形式,使護士正確面對檢查考核中出現的失誤,縮短與護士之間的層級及心理距離。護理管理者應解決管理體制中不合理的現象,建立管理者與護士之間的業務、感情交流機制,及時即使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營造輕松的工作氛圍,建立公平合理的績效考核分配機制[7],提高兒科護士待遇,精神給予肯定和鼓勵,以增強護士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小結
兒科病房護士的工作壓力和和身心健康不容忽視,減輕兒科護士的壓力要從多方面入手。作為護士,應不斷加強學習專業理論知識,提高知識層面和臨床技術操作水平,掌握靈活的溝通技巧,提高自身心理素質,以優質的護理服務提高住院患者及其家屬的滿意度。作為醫院管理層,針對護士壓力源,采取有效的預防策略和減壓措施,減輕護士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加強宣傳護理工作的重要性,使社會大眾能充分理解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尊重護士的工作,營造和諧的醫患關系。對護士更加理解。
參考文獻
[1]劉玉琳.ICU護士壓力研究進展[J].國際護理雜志,2011,30(6):801-802.
[2]奚麗蓉,李靜.兒科病房高峰期護士職業壓力與應對措施[J].大家健康(版),2011(12):37-39.
[3]徐玉芳.兒科病房護士的工作壓力及心理疏導[J].中國醫學工程,2007(7):623-624.
[4]胡曉娟.兒科護士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干預對策探討[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17):53-55.
[5]李玉娟,韋翠花,李莉.兒科護士壓力與職業倦怠感狀況調查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15):2505-2507.
[6]張葳,肖春秀,肖玉芳.優質護理病房護士工作壓力源及其應對方式調查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6):887-889
[7]李蓓,陳海萍.兒科新進護士壓力源的調查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0(35):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