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現代社會正義理論的困境與反思

2014-08-12 03:06:15尚水利
理論導刊 2014年7期
關鍵詞:美德

尚水利

(國際關系學院 公共管理系,北京 100091)

正義是現代政治哲學研究的重要視界,更是考量現代政治民主的核心價值原則。在《正義論》的開篇,羅爾斯申言:“正義是社會制度的第一美德,如同真理之為思想的第一美德。”[1]作為建構社會基本秩序和規范社會公共行為的制度體系,正義是社會制度所應追求和可能達到的最高價值目標。但是,當我們真正審視現代社會正義理論時,卻仿佛進入了一個迷幻般的世界。

一、正義視角的多樣性:正義觀

真正與正義抗衡的力量不是非正義。一般來說,人們在非正義的事情上有較多共識,但是對真正的正義卻未必有那么多的共識。原因不僅在于現代社會對于“何謂正義”的問題一直都缺乏普遍的價值標準和政治共識,而且在于人們對于現代社會及其基本制度本身的根本目的、實現社會根本目的的手段或途徑也存在著諸多不同的理解。由于研究正義的視角不同,所以,對正義的理解,各個時代的思想家也不盡相同,有時甚至有較大的差異。博登海默曾說:“正義具有著一張普洛透斯似的臉,變幻無常、隨時可呈不同形狀,并具有極不相同的面貌。”[2]238目前影響深遠且比較集中的有以下三種觀點:

功利主義的正義觀。功利主義產生于18世紀末19世紀初。其中心內容和根本基礎就是功利,沒有功利就談不上公正。他們堅持以“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為第一和根本的原則,認為衡量最好的政體和政治體制的標志,是以能否獲得最大福利和保證利益的和諧。幸福就是人類行為的唯一目的,而促進幸福,便是用以判斷人類一切行為的標準。如果社會主要體制的安排獲得了社會全體成員總滿足的最大凈差額,那么這個社會就是一個井井有條的社會,因而也是正義的社會。與當時的古典經濟學一樣,功利主義者所謂最大的善,指的就是最大的收入,他們并沒有考慮分配的不公平。根據功利主義的正義標準,使社會中個人功利最大化的社會分配就是公正的分配。從一定意義上講,堅持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的原則是社會長期繁榮和穩定的根本保證。但功利主義的一個困境就是對人的基本權利的忽視,它是一種唯目的論的倫理價值觀。這也正是美國哲學家羅爾斯尋找新的正義理論的動因。

權利主義的正義觀。以羅爾斯和諾齊克為代表。羅爾斯立足于公平的一套優先于任何其他考慮的自由權。該理論從公平出發,通過“無知之幕”之后的極其嚴密的邏輯分析,導出其稱做“自由權優先”的一項要求:存在一組自由權利,不管任何其他考慮,必須保證這一組自由權利的實現。羅爾斯的正義理論為其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同時也受到了來自理論界的廣泛挑戰。其主要原因在于,羅爾斯的理論過分強調了天賦的不平等,而很少注重人自身的選擇,體現較多的是對弱者的同情,而不是對強者的獎勵。顯然,這是許多人所難以接受的。諾齊克就是其中的著名代表。諾齊克的正義理論也是奠基于權利之上的。他與羅爾斯都認為正義優先于善,權利優先于功利。但是羅爾斯的權利主要是指政治意義上的言論、信仰、思想、人身以及法治的自由,而諾齊克更強調對物品和利益的所有權的不可侵犯性。所以他提出了更強的“自由權優先”的要求,具有優先性的自由權利的目錄更長,優先性的程度更絕對。

正義即美德的正義觀。以麥金太爾為代表。他認為,無論是羅爾斯還是諾齊克都是把現代社會制定道德規則與道德秩序以維護人的基本權利作為倫理學的主題,都只是從外在于人的規則、秩序來解決正義的問題,而不是從內在于人的能力品質來解決正義問題。麥金太爾通過對西方倫理史上的四大傳統——古典的亞里士多德主義傳統,《圣經》與奧古斯丁正義的基督教與亞里士多德主義共生互容的傳統以及現代自由主義傳統——的考察,認為正義首先是作為美德的概念出現的。一個人有關于正義的規則、知識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必須要有遵守正義的能力和品德。在麥金太爾看來,與規則相比較,美德更重要,因為正義的秩序和規則是由人制定并由人去踐行的,如果沒有人的正義美德,正義的秩序和規則就只能是一紙空文,而且任何一套規則無論多么系統周全,都無法給所有可能的偶然事件提供指導。麥金太爾試圖超越羅爾斯與諾齊克正義理論的狹隘性,把人類傳統的美德與實踐合理性作為正義理論的基礎與目的,然而他卻忽視了傳統所依賴的歷史問題,沒能對現實性問題的解決提出具有時代性的原則和看法。

二、多樣性正義觀的信息基礎

如果我們借用麥金太爾的話來說: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由于社會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一千個觀眾,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既然是正義“觀”,就會有各種不同的觀點。如果我們上升為正義“論”的話,就會發現:“每一種評價性方法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以其信息基礎為特征來說明:即采用這一方法來作出判斷所需要的信息,以及——同樣地重要的——被該方法‘排除’在直接的評價性作用之外的信息。信息‘排除’是評價性方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3]48

功利主義的信息基礎是效用,效用最大化是評價事物狀態,或判斷社會行為及規則是否正義的前提。自由權利主義的信息基礎是權利,與功利主義理論相比,它對幸福愿望的滿足與功利最大化的實現沒有直接的興趣,它要求的是一定法權自由和正當行為規則得到遵守的狀況。并按照這些規則是否得到遵守的信息來評價事物狀態。正義即美德的信息基礎是個人品德的修煉,他們認為正義不僅是外在于人的規則和秩序,更重要的是人的一種內在能力、品質或美德;要解決正義問題,根本的途徑在于培養人的正義能力、品質,以達于正義之美德。

即使不去討論功利主義、權利主義或正義即美德分別用來定義正義的精確公式,只要對比其信息基礎就可以看出它們對正義必定具有很不相同的觀點。由此可見,各種關于正義規范性理論的信息基礎,在理論上不僅具有決定性的意義,而且在實踐上也成了許多政策辯論的真正焦點。

理論來源于實踐。多樣性正義觀的信息基礎來源于其各自復雜的社會背景。比如功利主義。經過英國近百年的工業革命,到了18世紀更是高速發展時期,接踵而至的是社會結構的重新調整與社會發展觀念的整合。在這種新的結構與制度到來之時,引起了眾多的思想家們對這種全新社會發展模式的全方位思考:這種全新的社會經濟制度和社會生產方式的出現,究竟需要什么樣的價值觀念做支撐?如果任由社會“經濟人”的“經濟理性”來支配,每個人都趨于個人利益最大化,即本然利己的行為動機所誘發的利己主義行為,再加上整個社會由“看不見的手”所操控,勢必造成人與人之間、階級或階層之間乃至國家和地區之間無限制的利益競爭、沖突,甚或戰爭,社會的失控在所難免。如此,公民權利的平等保障、普遍人權承諾的兌現,甚至一個國家的安危存亡都不得不隨時提到日程上來,這是一個十分現實的社會問題,同時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又是一個十分嚴肅的社會價值取向問題。

面對這些問題,功利主義者采取了目的論的社會價值取向,即用“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原則取代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市場自由競爭原則。通俗地理解,就是把蛋糕盡可能做大,以使盡可能多的人分到盡可能大的蛋糕份額。反映到現實生活和制度安排上就是效率優先,效率為本。只有通過擴大和增加社會的生產總量,才能最終解決社會全體公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價值的需求與欲望。不可否認的是,對于功利主義的代表人物邊沁、密爾和穆勒等人來說,提出這樣的主張至少是“合乎時宜的”,[4]即使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在批評他們的思想時,也持有一定的保留和肯定。

然而,這一社會發展的價值取向存在著一個致命的弱點:沒有公正分配的原則或制度約束,即便社會的“蛋糕”做得再大,也無法確保社會的每一個公民都能夠分到足夠合理的蛋糕份額。“蛋糕”做大可以依靠科學的發明和新技術的運用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等,但“蛋糕”分配的合理性卻必須尋求在一個公正的政治制度框架內進行。也就是說,即使社會的“蛋糕”做得再大,如果沒有公正的社會分配制度,僅僅期待自由市場自發分配的“原始正義”,其實際分配結果必然是一部分人獲得了吃不完的“蛋糕”,而另一部分人、甚至是絕大多數人卻無法獲得足夠的、甚至是滿足其基本生活需求的“蛋糕”份額。原因在于資本的本性是貪婪,再加上市場的無情——“看不見的手”的操縱,其結果必然是殘酷的競爭甚至是傾軋。所謂公平交易,只能是市場規則的起點公平和程序公平,決非指結果公平。市場公平不等于社會公正,市場本身只遵從市場經濟的法則。如果我們再考慮參與競爭者自身的“可行能力”(阿馬蒂亞·森語)即個人運用和實現機會的能力,所具有原始資本的多少,及其他相關的偶然因素(如天災或人禍)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純市場競爭的許多結果必然是零和博弈,即貧富的巨額差異。所以市場公正的持續發展最終必將走向社會正義的反面。這就是羅爾斯在《正義論》開篇就宣布要建立一種新的社會正義觀取代古典功利主義的正義觀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構成了羅爾斯正義論的信息基礎。

正義即美德的正義觀信息基礎是以“反規則倫理”為起點的,以麥金太爾為代表。按照麥金太爾的觀點,西方的德性倫理自亞里士多德之后便處于不斷的衰落境況中,規則倫理不斷得以興盛,現代自由主義將對人類幸福的關注轉換為對原則的遵從,如羅爾斯的“正義分配原則”,諾齊克的“所有權原則”。這種對個人自由主義的制度保護,為西方工業文明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帶來了人們對個人主義享樂的過度追求,人文價值與人文精神的失落所帶來的道德淪喪使得西方國家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挑戰,道德不僅遭遇理論危機,在實踐中也是危機重重。為此,麥金太爾為代表的社群主義者以反思西方傳統倫理思想的面目出現,對以功利論(以邊沁、密爾為代表)、義務論(以康德為代表)和新契約論(以羅爾斯為代表)等為代表的新舊規范倫理學思想進行批判,力圖恢復古典亞里士多德主義德性倫理傳統,以建構現代正義社會的德性倫理學。

三、社會正義是一種復合的正義論

凡是現實的都有其合理的地方,社會正義的信息基礎不同,導致了不同的正義觀,都有其時代的合理性。但如果僅固守于其中的一個而排斥其他正義的追求,難免就會陷入形而上學的泥潭。社會正義原本就是一種復合的正義論。它絕不單指某一領域的正義追求,如功利主義或權利主義或個人德行的反思。

關于效率追求的反思。自從工業革命以來,社會正義一直面臨著一個困惑:公平抑或效率。長期以來功利主義占上風,效率一直是良好社會的標志。實際上,效率僅僅代表的是社會發展“快”與“慢”的速度考量,而社會正義則代表的是社會發展“善”與“惡”的倫理考量。首先,效率增長更多的是對科學技術的依賴,而技術理性的根本缺陷在于他們在處理社會事務時缺乏歷史意識,缺乏戰略眼光,將社會現象看作是實際存在的物理事實來裁量。其直接后果是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技術上日趨完善但道德上日趨貧乏的專業主義——這樣的專業主義更易于受到道德錯位的影響。所以馬克思敏銳地觀察到“技術的勝利,似乎是以道德的敗壞為代價換來的。隨著人類愈益控制自然,個人卻似乎愈益成為別人的奴隸或自身的卑劣行為的奴隸。甚至科學的純潔光輝仿佛也只能在愚昧無知的黑暗背景上閃耀。我們的一切發現和進步,似乎結果是使物質力量成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則化為愚鈍的物質力量”。[5]775其次,發展不等于增長。在早期,發展一般被理解為經濟增長和物質財富的增加。“我們所談的增長是指某一單位(通常指一個國家)以相對于居民人數的國民生產總值來表示的規模擴大。如果在考察短時期時,我們用‘擴大’這個詞匯,如果在考察某一較長時期時,我們則用‘增長’這個詞。”[6]5“規模持續增長這個概念是有用的,但很籠統;它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相當簡單,容易用一個數字來表示——但往往造成很大錯覺。”[6]5后來隨著資源緊缺、環境污染、戰爭和社會不穩定等困境的出現,人們開始把社會、政治和文化等指標納入社會發展的視野,使發展內涵復合化。所以,必須超越效率追求的模式,在更高的起點上尋找作用于社會發展的途徑。黑格爾認為,任何一對矛盾的范疇必然會在一個“合”的命題中獲得統一。“正義”就是“公平”與“效率”矛盾的“合”命題,即通過把握正義的主題,通過提供社會公正去達到公平與效率的統一。

關于自由權利追求的反思。“在一個正義的法律制度所必須予以充分考慮的人類需要中,自由占有一個顯要的位置。要求自由的欲望在人類中是根深蒂固的。”[2]272目前,它已成為西方主流思想家的主要社會正義之主張,如哈耶克、弗里德曼和諾齊克等。哈耶克在其專著《自由秩序原理》中指出任何企圖帶來更大的經濟平等的嘗試,都注定具有壓迫性,并且對一個自由的社會是有害的。與之相類似,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弗里德曼在其《資本主義與自由》一書中也認為,許多被人們廣泛接受的政府行為,都是對個人自由的非法侵犯。為此,他提倡將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讓自由市場運作,以此維持政治和社會自由。他的政治哲學理論也成了自由意志主義的主要經濟根據之一。諾齊克在其《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一書中,從分配的角度為自由至上主義原則提供了一種哲學上的辯護,并以其自由意志主義的觀點來反駁羅爾斯的《正義論》。他在書中主張任何物資的分配,只要是透過成人間的自愿貿易,同時財產根基于正當的基礎,那么這種分配便是正義。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自由主義經濟學家所謂的自由,僅僅是一種基于產權、資本、交易之“自由秩序”的“市場公正”,它絕不是一種社會公正。事實上,一旦超越經濟范疇,將自由的權利放在一個更加寬泛的社會范圍內,我們就會發現單單追求個人“自由秩序”的權利會帶來許多復雜的社會問題。因為任何自由權利都容易被“經濟人”的個人和群體所濫用,試想,如果自由不加合理限制,那么任何人都會成為濫用自由權利的潛在受害者。在個人的私人空間,自由權利比較明確清楚,一旦進入社會公共領域,人們都希望把自己的利益和價值觀擴大到社會公共領域,使自己的規則變成社會公共規則,增加自己的自由并限制他人的自由。這樣,主體之間的自由沖突不可避免。社會制度又很難合理安排和協調越來越多而又互相沖突的自由權利要求,而且在資源和經濟成本上也不可能承擔得起越來越多的自由權利要求,這樣任其發展,社會就會發生根本性的混亂。因此為了社會制度的正義,自由的權利必須受到某些限制,這就是自由社會的經驗。正如盧梭在《社會契約論》的開篇所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7]所以,不考慮一種自由權利在社會制度中的正當性和可行性即正義性是不負責的。現代社會的一個危機就是人們想要盡量多的自由權利和盡量少的義務,這是誤導自由的根本原因。

關于平等追求的反思。在以往的正義理論中,許多思想家不是用自由就是用平等作為探討正義問題的起點的。因為“如果不為平等與自由在社會組織規劃中安置一個位子,就無法提出一個令人滿意的正義原則”。[2]242縱觀歷史,通過對公正的追求,它在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及群體與群體之間的平等方面起到了顯著的作用,但與此同時,它也維護并認可了許多不平等的現象。換句話說,就是公正不單純地等同于平等。恰恰在當代,有不少學者將公正和平等混為一談。例如,亨廷頓的《發展的目標》一文以及阿瑟·奧肯的名作《平等與效率》一書均反映了這種情形。阿瑟·奧肯在書中所說的公正的權利,就是指一種由國家在法律上強力保障的平等的福利享有權。權利本質上是一種福利。書中論證的主要議題就是公平問題的難點,即任何人,任何集團,總想擴大自己的福利,那么,我們設定什么樣的福利可以免費獲得(至少在法律是如此),從而保障一個平等領域?又有什么樣的福利必須付出代價以后方可獲得,從而保障一個競爭領域?前一種福利的享有被稱為“權利”,后一種福利的享有可以被稱為“個人財產權”。事實上,“平等乃是一個具有多種不同含義的多形概念。它所指的對象可以是政治參與權利、收入分配制度,也可以是不得勢的群體的社會地位與法律地位。其范圍涉及法律待遇的平等、機會的平等以及人類基本需要的平等。”[2]280這眾多“平等”內涵的協調,才真正是社會正義之追求。

關于正義即美德的反思。麥金太爾認為,德性的失落是啟蒙運動以近代自我觀念取代傳統功利主義目的論的結果,它導致近代思想家們為傳統德性尋求合理性的努力失敗,反而造成了個人主義思想的膨脹。然而,由于他忽視了近代文化轉型的客觀必然性,即權利主義正義觀產生的信息基礎的合理性,致使他所設計的德性超越之路成為一廂情愿。事實上,西方社會的現代轉型已經破壞了傳統道德作用的內在機制,德性的表現方式也由主體自律轉向制度約束。社會制度的正義性已成為現代社會的追求,因此,只有以制度的正義性為基礎并輔以相應的社會改革和文化引導,才能逐漸走出德性的困境。

綜上所述,在自由、平等、效率、德性論之中,只有正義是一個不受限制的價值,不會由于其過度性的追求而帶來不正義。而其他價值,如自由、平等、效率、德性等,如果在實踐中過度追求會造成某種失衡或沖突,因此對于這些價值都需要加以某些限制。美國學者阿德勒認為,“假如我們看不到或認識不到自由和平等有一定的限制,在自由和平等的問題上,我們就會犯一些嚴重的錯誤,導致一些無法解決的沖突。”[8]119在阿德勒看來,只有認識到自由和平等兩者都不是第一位的,認識到兩者雖然都是善事,但是都是要受到限制的,才能解決這些沖突。同時,也只有在正義的支配下,自由和平等才能和諧地擴展到最大程度。正義成為平衡和限制自由與平等的一個標準,一個社會只能在正義的要求下,尋求更多的條件平等,而不能超越它,超越它就會造成不公正。同樣,如果自由超過了正義所允許的范圍,這種自由就是不公正的自由。“因此,當正義對自由和平等起支配作用時,在其限度內,自由和平等都能和諧地擴展到其最大程度,錯誤而又極端的自由主義者和平等主義者之間那些無法解決的沖突就會消失,因為居于統治地位的正義既糾正了他們之間的錯誤又為其解決了沖突。”[8]120-121中國學者王南湜也認為,“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整體性使得各個角度、各個領域的價值原則具有某種一致性,或者至少不相互沖突;而其分離性則使得各個角度、各個領域的價值原則彼此沖突、難以并存。這種沖突和難以并存有可能導致社會生活的不可能,因而必須予以折中協調,使之能和平共處,共同保證社會生活的正常原則。作為一種協調諸原則之原則,正義原則便是一種綜合性的價值原則。”[9]

無論是古典的功利原則還是羅爾斯、諾齊克的權利原則抑或麥金太爾的美德正義觀,出路還是在于某種綜合,某種“中道”之中。在這方面,羅爾斯的“詞典式序列”是一個頗具啟發性的觀念。首先,羅爾斯認為,正義原則不是單數,而是復數,不是一個,而是一批。即“作為公平的正義”的兩個基本原則,第一個原則是自由平等原則,第二個原則包含差別原則和機會的公平平等原則。其次,羅爾斯認為,在這兩個正義原則中,存在著一種類似于詞典式的次序序列,即:正義的第一原則優先于第二原則;在正義的第二原則中,機會均等的原則又優先于差異原則即惠顧最少數最不利者的最大利益原則。這里的主要問題在于,在羅爾斯的兩個正義原則中,只關乎權利與義務的公平分配和制度安排問題,卻忽略掉了社會(制度)的功利和效率。也就是說,相對于復合的正義論來說,還是片面了。但總的說來,羅爾斯“詞典式序列”還是給予了我們一些啟示:正義是一個具有綜合性價值美德的統一體,而不是一個抽象孤立的概念。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公正不是德性的一部分,而是德性的整體。”[10]只不過不同的社會形態,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序列內容的先后次序與比例的適當性問題不同而已。用阿馬蒂亞·森的觀點就是“共同考慮,區別對待”。[3]64共同考慮的意思就是擴大正義社會的信息基礎,不把某種、某些價值要素事先排除在外;區別對待的意思是,給予特定的價值要素以特定的權重。一個正義的社會制度可以有許多美德,從眾多的美德原則中選擇“最主要的正義美德”其實也是一個將復雜事物簡單化的過程。但這樣的簡單化過程無論如何不應以否定正義的復合性為前提。

[1][美]約翰·羅爾斯.正義論[M].何懷宏,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1.

[2][美]E.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M].鄧正來,姬敬武,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3][美]阿馬蒂亞·森.以自由看待發展[M].任賾,于真,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80.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5.

[6][法]弗朗索瓦·佩魯.新發展觀[M].張寧,豐子義,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7][法]盧梭.社會契約論[M].何兆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8.

[8][美]莫蒂默·阿德勒.六大觀念[M].陳德中,譯.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

[9]王南湜.實踐哲學視野中的社會正義問題——一種復合正義論論綱[J].求是學刊,2006,(3).

[10]亞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苗力田,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96.

猜你喜歡
美德
誠實是美德
黃河之聲(2022年2期)2022-06-22 08:44:30
育人以“禮”·傳承美德
快樂語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20
分享閱讀,分享愛
逆境中成長起來的美德少年
美德威:讓學習音樂更簡單
商周刊(2018年19期)2018-10-26 03:31:18
她是自立自強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特別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0
道人善即是善
節約用水是美德
助人為樂是美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理论一区| 91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天天综合网站| 国产欧美日韩免费|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欧美啪啪网|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国产亚洲欧美日本一二三本道|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91视频青青草|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6|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区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尤物|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国产91视频观看| 亚洲综合狠狠| 久久亚洲欧美综合| 日本影院一区| 中国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91|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99re精彩视频| 天天综合网亚洲网站|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四虎成人精品|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最新| 日韩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每日更新| 九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2020| 国产最爽的乱婬视频国语对白 | 亚洲一区免费看| 一区二区影院| 99热最新网址| 91精选国产大片|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久久综合色视频|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亚洲视频色图|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日本在线免费网站| 午夜国产理论| 九色视频一区|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av在线5g无码天天|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亚洲三级网站| 老司机精品99在线播放|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西瓜tv|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