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酒店實習作為國內現階段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主要實習途徑,其在多年的實踐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具有共性的問題,具體表現為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對于酒店實習的不適應,也就是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對此,本文采用文獻法與實證法,從現狀問題的概況入手,結合實際情況對于改善旅游管理專業在酒店實習中的困惑提出若干對策,以供學生們參考。
關鍵詞:酒店實習;旅游管理;現狀;困惑;對策
實習作為學生階段必經的重要過程,其效果的好壞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越來越被教育工作者及領域研究人員重視,原因在于近幾年來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學生在實習階段的問題類型越來越多樣,尤其對于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在酒店的實習過程而言,更是會造成相對嚴重的后果。
一、論文議題概念與意義
酒店實習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是一次難能可貴的實踐經歷,從社會角度而言,這一實習過程有助于學生對社會的了解的深入,對于企業也可以更加精準地選擇人才。其實習的結果將嘉禾實習單位與實習學生的雙方意愿完成。這種實習過程多數出現于職業院校中的專業性人才中,一方面可以起到幫助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總結面臨的、出現的問題,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學生對于自身情況及條件進行再次審核。對于學校而言,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在酒店實習的過程可以提升教學質量,以實踐結果及用人單位的反饋及時調整學校自身的教學教育方針及政策,可以更進一步的感知學校所教授內容與社會人才需求的匹配度。
對于學校而言,酒店實習可以體現該校對學生的教學質量及辦學特色,也能促進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持續發展。對企業而言,可以以實習生降低企業自身的經營成本,提升管理水平,通過理論的牽引不斷改善企業實踐中的不足。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在酒店實習,可以說是近幾年流行的校企合作中的代表模式,不僅可以實現教學與育人的融合,更能在真正步入社會之前,促進學生提高自身技能、及時發現自身問題并予以糾正、提高實踐與理論的關聯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這類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過程可以在理論知識與應用技能之外,以實際經驗傳授給學生職業道德,對于其今后的工作十分有利。
二、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酒店實習中常見問題
查閱大量相關資料、總結相關案例經驗后我們可以發現,對于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在酒店實習中遇到的問題及困惑幾乎都可以歸結為學生心理因素導致的問題。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問題分析如下:
(一)學生與員工的角色轉換不順暢
處于學校的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在思維及行為方式上均帶有濃郁的學校氛圍,誠然,學校與社會之間的銜接需要一段時間的過渡,這種過渡或許會經歷較長時間,在這一過渡期,學生們往往會出現迷茫、焦躁等一系列心理反應,而學生們或許會因對于問題出現原因的不準確把握,而開始懷疑自己。此種情況下,原本具備的能力也就發揮的不佳了。學生們無法脫去身上的學生身份,而轉為員工身份,這就造成了其在酒店實習階段的各個環節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在紀律性、嚴肅性、習慣性等方面均不能很好的融入酒店實習的工作環境中,這種現象輕則會影響酒店的客戶服務質量,重則會嚴重影響所實習的酒店的整體服務形象。
(二)人際關系相處較難
酒店實習過程中,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常常會覺得人際關系處理起來十分困難、人與人交流過程中缺乏信任,從而令實習生們對社會、工作產生畏懼心理。究其原因在于酒店的企業特殊性決定了其工作環境中的人員流動性較大,對于實習生在人際關系的處理上無形中增加了難度,區別于其他類型企業,酒店內部的人員關系處理所面臨的困難、所需要考慮的因素相對更多。對于進入酒店實習的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而言,其雖然活得了不錯的實踐應用機會,但在實際進程中,其從心理及行為上都需要有人做正確引導,然而酒店的實習環境較難滿足其需求。缺乏了工作上的幫助及對實習生表現的肯定與鼓勵,旅游管理專業實習生們多數會表現出迷茫。這種心理感受極有可能造成惡性循環,酒店實習生會最終面臨被淘汰,甚至可能會對其心理層面造成嚴重負面影響。
(三)缺乏定性、增加跳槽率
除了上述兩點心理原因導致的問題外,在福利待遇與學生預期之間的差距的共同作用下,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缺乏就業穩定性。其對于社會的認知水平的偏差自然會引發其對現有實習環境的不滿,缺乏定性便成為直接表現。這種情況下催生的便是實習生跳槽頻率的增加,實習生對實習單位失去信心,加之其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導與緩解方式,其便多數采取逃避原則,以更換環境甚至離開社會的方式規避風險。
三、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適應酒店實習的對策分析
基于前文內容我們可以發現,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在酒店實習的過程效果不如預期的好,而為了盡可能縮小這一問題的影響范圍,筆者結合實踐中的成功經驗,針對這一議題提出若干合理化對策,具體建議如下:
第一,學校或實習酒店可以為實習生配備專業指導教師,可以是實踐能力優秀的校園力量,也可以是經驗豐富的企業力量。可以從心理上、行為上及時給予實習生有效幫助。這一對策的提出在于對實習生在酒店實習期間由于缺乏支持和心理輔助而產生的問題的考慮。以緩和實習生心理問題為原則所提出的改善策略,可以有效促進實習過程的實效性。
第二,在校期間做好動員工作,從思想教育層面幫助學生建立心理準備。可以采用實習動員大會、教師一對一心理輔導等形式,以實習生心理思維為關注重點,通過多元化輔導方式幫助實習生提前做好應對實習中各類問題的前期準備。
四、結語
學校到社會的轉型需要依靠實習這一過程來完成,既幫助了學生過渡,也幫助了企業進行選擇。結合本文內容,我們可以看出,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在酒店實習過程中由于自身心理層面的原因導致其與企業的融合度不足,這一問題的對策在于實踐能力的進一步落實。
參考文獻
[1]廖燕芳.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酒店實習存在問題及對策探討.[J].消費導刊,2008,(9).
[2]鄒益民.飯店企業大學生員工流失現象的分析和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2,(2).
[3]和文征.酒店雇傭實習生問題及培訓.[J].現代企業,2006,(4).
作者簡介:魏娟,(1979年4月——)漢,女,湖北武漢,武漢信息傳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