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金平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6-0010-02
高中政治課堂不應是空洞的說教和單純傳授學生知識的課堂,也不是師生之間簡單的交流與對話,而應是師生心靈與智慧的碰撞、“情味”十足、充滿濃濃愛意的課堂。教師之愛是學生健康成長最重要的精神營養之一,我們只有先對學生動之以情,而后曉之以理,學生才愿意接受你,我們的教育才有效果,我們的課堂才會高效。那么,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如何做到有“情味”呢?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四個方面。
一、堅持以情化人,注重實效性與趣味性相統一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一旦激發起來,就會產生無窮無盡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因此,在政治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真正做到趣味性與實效性相統一。我們教師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一要關注學生的生活。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所以政治教師要善于回歸生活,立足學生的實際,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生活,在解決問題中學習政治道理。二要關注國內國際形勢。每天都在發生的國際國內時事,因為其新穎性而受到學生關注,更因為它蘊涵著豐富的政治道理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三要關注地方鄉土材料。鄉土材料與學生生活聯系緊密,而且能引起學生共鳴,提高其積極性。如《哲學與生活》中,在講到唯心主義世界觀時,我引入了英國哲學家貝克萊的這樣一段情景故事:貝克萊曾提出“存在即被感知”的唯心主義觀點,他曾說:“我說我書寫的桌子存在,就是說我看見它,摸到它”。于是有人問:“貝克萊先生,按你這么說,當你站在懸崖邊時,面對的是峽谷,難道你只要閉上眼睛,世界上就沒有什么懸崖了嗎?貝克萊說:“哦,不錯。”“那好,你就往前走吧?!痹⒔逃谛β曋?,使學生懂得其中的道理,課堂實效明顯。
二、堅持以情動人,注重教材內容與時代發展相統一
思想政治課教材中抽象的理論概念很多,教師要想將這部分內容向學生講清、講透、講明白不太容易,學生對這部分的學習積極性也不高,要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需要教師付出大量的時間去認真研究和準備。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注重將教材內容與時代發展結合起來,增添和選取一些學生關注和感興趣的典型事例,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思想政治課的魅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啟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使課堂活起來。如在講解矛盾雙方都具有各自的特點時,我舉了買賣雙方的例子,買賣作為一對矛盾的雙方就具有各自不同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在親身經歷過程中對事物進行內省和體察,以主人翁的姿態不斷嘗試解決各種問題,從而很好地掌握知識。作為教師,我認為平時要善于捕捉教育信息,對課程進行大膽補充。教師一方面要深入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系學生的實際,多了解學生的興趣、行為和困惑;另一方面要關注契合時代發展的社會熱點引入課堂,讓學生去判斷,去討論,懂得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現象值得發揚,哪些現象要批評。我想只有對學生補充這樣的資源,課程才會煥發出更強的生命力。
三、堅持以情感人,注重教學藝術性與活動多樣性相統一
課堂的藝術性表現在教師所表達的言語能走進學生的心靈,邏輯清晰,表達準確、簡潔有力,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活學生的思維。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積極地看、聽,真實地感受學生的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抓住師生交流的最佳契機,適時運用語言、表情等手段激勵、喚醒、鼓舞學生,就能使師生互動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活動中,注重組織形式多樣的學生預習展評、辯論會、故事會、即興表演、歌曲賞析以及社會調查等活動。通過活動,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增長了學生的知識和才干,提高了學生自我學習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力地促進了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教學工作。如在學習“商品的價值量”內容時,我引用了法國作家莫泊桑寫的《項鏈》小說,運用典故進行導課,使枯燥的政治課富有文學的魅力,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堅持以情育人,注重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統一
理論聯系實際是思想政治課的根本指導方針和教學原則。因此,要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和熱情,就必須把握思想政治課的特點,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學”和“用”上做文章,引導學生學會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充分體現了思想政治課廣泛的用途與實效性,而其廣泛的應有和實效性又極大地強化了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內驅力,從“為用而學”到“越學越有用”,再到“越有用越要學”,從而形成了“學——用——學”的良性循環。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特別注重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結合,力求用現實問題去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用理論知識的學習去解決現實問題,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同時,通過對問題的觀察、思考和理論的學習,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學生在學與用的結合中,既開拓了視野、豐富了知識,又鍛煉了能力,提高了覺悟,真正實現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教學目的。
(責任編輯 曾 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