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華 陳建林 潘倩萍 陳曉麗 李基安 張魁
胃鏡檢查是上消化道疾病診斷治療中應用最廣泛的技術之一, 在臨床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1]。近年來雖然無痛胃鏡檢查推廣迅速, 但普通胃鏡檢查因其無麻醉風險、檢查費用相對較低、檢查與準備時間相對短等特點仍為臨床廣泛應用。但普通胃鏡檢查中, 因患者個體差異性不同而易產生較多的不良應激反應[2], 直接影響檢查診斷效果, 甚至造成嚴重的并發癥。本院消化內鏡中心通過心理干預加音樂療法能明顯減輕患者的痛苦程度, 縮短檢查時間, 減少不良的應激反應,獲得了較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2年12月~2013年12月符合胃鏡檢查適應證并在佛山市中醫院消化內鏡中心接受普通胃鏡檢查患者200例, 年齡12~70歲。排除標準:年齡在12歲以下或70歲以上者。妊娠或準備妊娠婦女, 哺乳期婦女。合并心腦血管、肝腎或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精神病患者。根據隨機數字編制隨機分配卡并用信封密封, 按其進入順序拆開序號相同的信封, 根據其中卡片規定的分組和方法給予檢查和護理干預。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10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干預方案
1.2.1 對照組 檢查前取仰臥位含2%利多卡因胃鏡潤滑膠漿10 ml, 頭后仰, 持續5 min后緩慢咽下。指導患者體位擺放。
1.2.2 干預組 參考羅金鳳等[3]在胃鏡中的心理干預措施,音樂療法參考陳雪霞[4]運用音樂療法干預胃鏡檢查中的護理措施。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心理狀態和個人特點予以心理干預加音樂療法。其中心理護理和音樂治療同時開始,檢查前15 min, 檢查過程中根據情況及時予以心理干預。檢查后再進行5 min的心理干預和音樂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焦慮、抑郁自評分(檢查前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Hamiitton抑郁評定量表(SDS)對患者進行評定。②患者血壓、心率變化及痛苦程度, 記錄檢查前、中、后出現的惡心、呃逆次數。③問卷調查患者檢查后再次接受常規胃鏡檢查的認可度。④胃鏡檢查的順利程度, 以同一操作技術熟練的內鏡醫生的操作時間來衡量。⑤檢查過程中的并發癥及不良反應:如咽部血腫、劇烈嘔吐引起的賁門黏膜撕裂, 虛脫、心肺腦意外事件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在檢查前后SAS評分、SDS評分比較, 見表1。
2.2 兩組患者在檢查前、檢查中血壓、心率測量結果比較,見表2。
2.3 兩組患者在檢查中痛苦癥狀比較, 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在檢查前后焦慮抑郁程度在SAS評分、SDS評分上比較( ±s, 分)

表1 兩組患者在檢查前后焦慮抑郁程度在SAS評分、SDS評分上比較( ±s, 分)
注:兩組比較, 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SAS評分 SDS評分對照組 100 檢查前 41.50±6.50 43.50±4.52檢查后 34.50±7.21 33.52±6.20干預組 100 檢查前 40.95±7.12 43.72±5.13檢查后 32.15±5.51 31.10±4.23
表2 兩組患者在檢查前、檢查中血壓、心率測量結果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在檢查前、檢查中血壓、心率測量結果比較( ±s)
注:兩組比較, P<0.05
檢查中收縮壓(kPa) 舒張壓(kPa) 心率(次/min) 收縮壓(kPa) 舒張壓(kPa) 心率(次/min)對照組 100 14.75±0.56 9.85±0.65 73.2±5.45 14.91±0.68 9.95±0.75 75.2±6.35干預組 100 14.58±0.48 9.68±0.58 71.5±5.23 14.32±0.38 9.35±0.45 70.2±5.15組別 例數 檢查前

表3 兩組患者在檢查中痛苦癥狀比較
隨著消化內鏡技術的發展, 胃鏡檢查越來越成為上消化道疾病檢查的金標準。普通胃鏡檢查能清晰、直觀地發現病灶, 并在內鏡直視下進行病理活檢, 對廣大食管、胃、十二指腸疾病的患者受益匪淺[5]。但因不同年齡, 不同的知識生活背景對胃鏡檢查的認知各不相同, 從而造成一些不良的應激反應或者并發癥的發生, 對胃鏡檢查的依從性或復查帶來一定的影響。目前研究發現[6], 心理干預和音樂療法能明顯減輕胃鏡檢查過程中的緊張不適(惡心、呃逆反射次數), 對胃鏡復查的依從認知性高。心理干預和音樂療法在胃鏡檢查中操作簡單, 可行性強, 不需要高檔專業音響設備和專業操作人員, 普通護士經培訓后亦可根據患者不同心理和胃鏡檢查特點給予恰當有效的護理干預, 因此可行性強, 且效果明顯[7]。目前對于應用心理干預和音樂療法對內鏡檢查的效果評價多集中在對生命體征, 如心率、呼吸、血壓的改善。此類評價指標屬于客觀指標, 操作性強, 結果客觀真實。如Shek[8]研究了342例常規胃鏡檢查患者, 將其分為心理干預組和對照組, 并根據干預組患者不同心理特點回答患者的疑問, 耐心解釋胃鏡檢查的目的、意義、安全性, 檢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適及配合方法等, 在檢查過程中給予適時的安慰和鼓勵等心理干預措施。結果顯示, 干預組的心率、血壓變化較對照組顯著減少。易紅艷等[9]用隨機抽樣法將320例胃鏡檢查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60例, 對實驗組患者進行音樂療法。根據患者的經歷、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民族語言、性格等, 進行音樂背景評估, 擬定包括古典音樂、輕音樂、流行歌曲、民歌等音樂類型, 在計算機上構建音樂庫, 以供患者選擇適合的音樂背景。術前30 min引導患者關注樂曲, 不管何種音樂, 應以分散注意力、調節精神狀態為主要目的, 使患者保持輕松心態, 觀察檢查中患者生命體征。結果實驗組患者生命體征(血壓、脈搏、呼吸)趨于平穩(P<0.01)。目前的研究針對心理干預、音樂療法等護理措施對于改善胃鏡檢查患者的心理狀況、痛苦指數等改善取得滿意效果。但此類指標, 主觀性大, 缺乏統一的評價標準。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作為臨床常用的心理狀況評價指標在胃鏡檢查中亦常被采用。如陳雪霞等[4]采用SAS、SDS評估400例常規胃鏡檢查的患者, 發現心理干預之前兩組SAS、SDS無差異, 實施干預后, 觀察組SAS、SDS均低于對照組(P<0.01)。一項中山大學附屬醫院的研究亦表明音樂療法干預組SAS標準分、SDS指數評分較對照組顯著下降。此外還有一些指標被用來評估胃鏡檢查時患者心理狀況。如應雪平[6]在一項相關研究中采用視覺模擬評分尺(VAS) 評估干預前后的焦慮程度與特質性焦慮凋查表(STAI)中的一過性的(狀態)焦慮的方式(有20項)來評估患者胃鏡檢查中患者的焦慮狀態, 結果提示音樂療法干預后更能減少患者的不良心理。張丹[10]應用SCL-90量表對胃鏡檢查前或后的患者進行面對面的問卷調查, 結果與常模進行比較統計分析胃鏡檢查前或后患者總分、總均分及各因子分別與常模相比, 均無顯著性差異。這說明該群體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正常, 即胃鏡檢查雖有諸多痛苦, 但并沒有導致受檢查者過度應激或持久性消極情緒。由于胃鏡檢查中患者的會出現惡心、呃逆、嗆咳、流淚、躁動、躲避等痛苦癥狀, 對于胃鏡檢查中的痛苦指數的評價標準更是多樣。由于從咽喉及食管解剖生理上分析, 食管上端有功能性括約肌存在, 這種括約肌的作用可使食管上端除正常的吞咽動作外都處于閉合狀態, 咽部有喉上神經分布, 對異物刺激非常敏感,因此觀察咽部反射如惡心、呃逆次數為常用的痛苦指數評價標準。
綜上所述, 根據患者心理特點予以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和根據患者年齡、喜好、文化背景等予以音樂療法治療, 對于減輕患者不良心理狀態、降低軀體、心理應激反應, 使患者能有效配合, 減輕患者痛苦, 對提高常規胃鏡檢查耐受力和檢查的成功率及疾病的診斷具有非常積極意義。
[1]劉平, 史雪琴, 瞿金娥.胃鏡檢查心理狀態與護理對策.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8, 8(2):431.
[2]王萍, 蔡賢黎, 徐建鳴, 等.背景音樂在普通胃鏡檢查中的應用.上海護理, 2009, 09(3):51-52.
[3]羅金鳳, 任小寶.胃鏡檢查病人實施護理干預的效果.護理研究, 2005,8(198):1532-1533.
[4]陳雪霞, 丁冬, 汪杰, 等.音樂療法在胃鏡檢查中的效果.護理研究, 2006, 08(20):2219.
[5]顧華英, 溫盛霖, 鄭豐平, 等.放松內視心象法和音樂治療相結合對胃鏡診治患者情緒及效果的影響木.廣東醫學, 2009,12(30):1934-1936.
[6]應雪平.音樂干預對減輕成年人胃鏡檢查前焦慮情緒的研究.臨床醫學, 2008, 05(28):102-103.
[7]Cline ME, Herman J, Shaw ER, et al.Standardization ofthe visual an.aiogue scale.Nuts Res, 1992, 41(6):378-380.
[8]Shek DTL.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Its relationship to different measures of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1993, 49(3):349-358.
[9]易紅艷, 陳雙雙, 鐘志民, 等.胃鏡檢查中音樂療法干預患者焦慮效果分析.實用醫技, 2008, 06(15):2321.
[10]張丹.SCL-90量表在胃鏡檢查患者中的應用.醫學研究雜志,2007,36(9):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