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斌
鼻骨位于面部較為突出的位置,在外傷等作用下很容易出現鼻中隔骨折等。為了提高治療效果,需要做好對鼻中隔骨折的臨床診斷[1]。本研究中,作者選擇47例鼻中隔骨折患者進行研究,探討64層螺旋CT三維重建和多平面重建對鼻中隔骨折的診斷價值。現將研究結果進行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鼻中隔骨折患者中隨機選擇47例進行研究,其中男34例,女13例,年齡13 ~ 81歲,平均年齡(29.12±2.3 )歲。對所有患者,均予以X線和CT檢查。
1.2 方法x線檢查,患者臥位于床上,頭顱側轉,利用X線機(型號PLD5000C,普朗醫療器械公司)對患者進行檢查。 CT檢查 利用64層螺旋CT掃描機(SOMATOM SPIRIT,德國西門子),在HQ(高質量)掃描模式下進行,重建后得到容積數據,并將數據傳至工作站。然后,由2名醫師進行二維多平面重建(multiplane reconstlllction ,MPR)、曲面重建(curved plannar reformation ,CPR),以及三維表面遮蓋法(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容積再現技術(volume rending ,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仿真內窺鏡(vitural endoscopy ,VE),并由3名資深醫師負責進行分析。
1.3 統計學方法 研究所得數據均輸入Excel表格,并使用SPSS 公司推出的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將兩種檢查方法的診斷結果與臨床結果進行比較可得,利用64層螺旋CT重建技術進行檢查的診斷符合率顯著高于X線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48,P<0.05)。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47例鼻中隔骨折患者兩種檢查方法的診斷符合率比較[n(%)]
鼻中隔骨折是一種常見的耳鼻喉科外傷類型,外傷等均會導致鼻中隔骨折的出現。患者臨床大多表現出鼻部疼痛等,如果治療不及時患者極有可能會出現呼吸障礙等[2]。因此,臨床做好對鼻中隔骨折患者的診斷至關重要。常規診斷鼻中隔骨折采用的大多是X線檢查的方式,但X線平片大多診斷效果不佳,較易出現漏診等,無法對臨床治療等提供較多的參考依據。而利用64層螺旋CT重建技術,則可以有效的提高診斷效果。重建技術是在工作站,利用特殊的軟件,對獲得的容積數據進行圖像重建。利用重建技術,可以得到十分立體、直觀的圖像,更加直觀、立體、多角度的觀察到不同患者的骨折情況,從而幫助醫師更清晰的觀察到患者的病變情況和空間關系,更好的對臨床治療進行指導[3]。本研究最終結果顯示,利用64層螺旋CT重建技術進行檢查的診斷符合率顯著高于X線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48,P<0.05)。因此,在鼻中隔骨折的臨床診斷種應用64層螺旋CT三維重建和多平面重建技術,可以達到較高的診斷率,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1]蘇英鋒,孫秀珍,劉迎曦,等.鼻中隔矯正術或聯合下鼻甲骨折外移術對鼻腔模擬氣流場及氣道結構影響的分析.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1,46(2):96-100.
[2]阿依恒·曲庫爾汗,尼力帕爾·阿力木,亞力坤·亞生,等.應用螺旋CT三維重建鼻骨形態鼻內鏡下歪鼻矯正術.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11,27(2):85-88.
[3]王玉玲,張惠芳,田文紅,等.多層螺旋CT重建技術對頜面部骨折的診斷.實用放射學雜志,2013,29(7):1063-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