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
針對心臟病患者的心臟病類型診斷中: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的誤診率、漏診率非常高。這種類型的心臟病主要是因為甲狀腺功能亢進,使得甲狀腺激素對心臟產生一些副作用,造成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嚴重時,造成患者死亡。本文針對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患者的心臟彩超表現和臨床特點進行分析研究。具體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錄的心臟病患者中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患者50例的心臟彩超表現和臨床特點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患者中男18例,女32例,年齡為20~81歲,平均年齡(55.4±3.5)歲。
1.2 診斷標準 ①對患者的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進行測定,患者的促甲狀腺激素明顯的下降,甲狀腺激素成呈現不同程度上的升高,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確診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②本次研究中的患者,沒有其他類型的心血管疾病和心臟病。③經心臟彩超檢查,患者出現心室顫動、心臟擴大等癥狀。
1.3 診斷儀器 針對確診的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患者,進行心臟彩超檢查,使用彩超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討頻率為1.7~3.4 MHz。對患者進行常規的心臟彩超檢查。
1.4 觀察內容 舒張末期左心室內徑、收縮末期左心室內徑、舒張末期左心房內徑、舒張末期右心室內徑、舒張末期室間隔厚度、舒張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等。
2.1 臨床特點 對心臟病患者進行臨床診斷,結合患者的臨床變現,確診為甲狀腺功能亢進心臟病。其臨床特點見表1。

表1 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的臨床特點
2.2 心臟彩超表現 在心臟病患者確診為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后,對患者進行心臟彩超常規檢查,檢查結果判定,患者的心臟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常規心臟彩超檢查結果
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患者,其心臟形體結構在高強度的代謝作用下,發生改變,同時患者的心臟功能也發生著變化。因為甲狀腺激素的過度增加,對患者的心血管產生直接、間接的影響,進而引發患者的心血管系統的紊亂[1]。
隨著年齡的增加,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的發病率逐漸的增加,女性的發病率高于男性。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的臨床變現為乏力、心慌、多汗,進而引發心臟疾病,出現心悸、胸悶等癥狀。在臨床治療中,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的誤診率和漏診率非常高,針對這類型心臟病的治療,首先需要將病癥確診。
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的治療關鍵在于對甲狀腺功能亢進進行有效的控制,同時對心臟病進行相應的治療。一旦這類型的心臟病確診后,盡早的進行治療,可以將患者的病情進行有效的控制[2]。心臟彩超在甲狀腺功能亢進性疾病的診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價值,因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的臨床表現非常多樣,借助心臟彩超進行診斷,可以降低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的誤診率和漏診率,提高患者的治療效率。心臟彩超操作簡單、無創傷,可以對患者的心臟形態結構等進行客觀的評價,提高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的診斷效率,在臨床診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價值。
[1]黃江濤,陳波.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的彩超診斷.廣西醫學,2011,33(7):921-923.
[2]強劍穎,朱紹亨,陳慶城,等.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心臟彩超的特點.醫學信息(上旬刊),2010,23(12):4521-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