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美玲
摘 要 語文課標明確規定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途徑,初中語文教學應讓“讀”占鰲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文主要從興趣誘導、技巧指導、適時評價和讀寫結合四個方面淺談初中語文教學的朗讀訓練。
關鍵詞 朗讀 興趣 技巧 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8-0049-02
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說:語文教學的所謂“亮點”,首先應該在朗讀上。因此,語文教師的素養應首先表現在朗讀教學上。朗讀是把書面語言轉化為發音規范且清晰響亮的有聲語言的再創作活動,它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途徑。初中語文教學應讓“讀”占鰲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以下我將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朗讀訓練的四點做法。
一、營造氛圍,激發朗讀興趣
1.示范朗讀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是新課標對閱讀的階段目標要求。在寶貴的40分鐘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的朗讀達到這個要求,教師的示范朗讀必不可少。教師范讀時鮮明的愛憎情感,及時、直接地傳遞給學生,感染學生,使學生情感和教師、文本產生共鳴,愛其所愛,恨其所恨,從而產生朗讀的迫切愿望,一旦產生這個愿望,學生朗讀的興趣就會被激發,朗讀積極性被調動,學生自然就會對朗讀躍躍欲試了。如教學《春》時,隨著教師喜悅、輕柔而緩慢的朗讀,學生仿佛被帶進了春風和煦、春花爛漫的詩情畫意中,不知不覺就跟著老師朗讀起來了。
另外,教師還可以借助錄音、錄像、投影、網絡等多媒體,模擬成生動直觀的場景,配上音樂進行朗讀。如教學《海燕》,教師可以配上《命運交響曲》和惡浪騰空、雷電交加、狂風怒吼等圖片,增加朗讀的藝術性,提高朗讀興趣,進而調動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熱情,優化教學效果。
2.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新課標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因此教師應立足教材,結合學情,緊扣教學需求,選擇豐富多樣的朗讀材料,滿足不同類型學生需求,并有針對性地采取多種朗讀方式,如齊讀、對讀、分角色讀、賽讀、組讀、表演讀等,或者定期開展各類讀書競賽活動,舉行各類閱讀之星評比等來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整體語文素養。
二、技法指導,保證朗讀時間
1.明確要領,技法指導
新課標對朗讀的要求是正確、流利、有感情。“正確”就是讀音正確,停頓適當,不錯不漏;“流暢”即正確把握語調,語氣連貫;“有感情”即能熟練地運用語音和表情,表達出文章的風格和神采。因此朗讀時教師要教學生學會根據文章結構和邏輯關系安排停頓,控制節奏,如文言斷句可抓對稱句和文言虛詞,讓朗讀“正確、流利”;引導學生學會抓文章關鍵詞來確定重音,掌握語調,體味作者感情,把握作者脈搏,做到“有感情”朗讀,這樣就能讀出文本固有的語氣語調,再現文本固有的形象,表達文本固有的情感。
2.預留充足時間,個性朗讀
新課標要求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品味、揣摩、感悟、積累,逐步學會欣賞,提倡學生在朗讀思考的基礎上,發表獨立見解,在朗讀實踐中逐步學會思考,學會讀書。因此,教師要預留充足時間讓學生在初步理解基礎上自讀、試讀、練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讀出個性。就如《背影》,有同學讀出的是對父親的眷戀;有同學讀出的是追悔、痛楚與譴責;有同學讀出的是父愛的深沉與偉大;還有同學讀出的是字里行間的父子情深。這就是一種富有個性化和創意的朗讀,就如葉圣陶說的:“讀得情意濃濃,讀得眉開眼笑,讀得熱淚盈眶,讀得潸然淚下”。
三、適時評價,提高朗讀水平
朗讀水平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也許會懈怠,厭倦,甚至想放棄。作為教師,要“注意加強對學生平日誦讀的評價”,帶著欣賞的態度去聆聽學生的每一次朗讀,巧妙地找出學生的閃光點,本著鼓勵、肯定的精神,適時給予積極的評價,如“讀得很流利”“把握節奏方面比上次讀得好多了”“這個詞的情感表達很到位”等,讓他們享受到被賞識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堅定朗讀的決心,不斷提高朗讀水平。
但如果學生朗讀時出現了較明顯的錯誤,教師也應該及時委婉地指出并提出改進的建議,如:“你讀得很有感情,聲音如果能再洪亮點就更好啦。”然后適時地進行示范朗讀指導,讓學生在聽讀中比較、鑒別,從而樹立能讀好、讀更好的信心,慢慢提高朗讀水平。
四、讀寫結合,培養朗讀習慣
作文是語文的半壁江山。要想解決絕大多數學生怕寫作文的問題,就必須將朗讀教學與寫作訓練緊密地結合起來。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教學時,教師可以從朗讀材料中精心挑選一些典型而優美的語段或篇章,讓學生從文本內容、結構思路、技巧語言等方面去品評、鑒賞,再以仿寫、擴寫、續寫等形式去模仿訓練,把課文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久而久之,自然“下筆如有神”。反過來,也可以挑選同學作文中出現的優美語句讓他們大聲朗讀出來,讓他們享受到朗讀的成就感,就會更致力于朗讀,潛移默化中培養了樂讀、愛讀的好習慣。
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課以讀書為目的,教師若引導學生善于讀,則功莫大焉。”語文教學如果能讓“讀”占鰲頭,并將其進行到底,就能還語文課堂一片朗朗讀書聲,也會讓課堂變得充滿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石偉.和諧課堂,魅力教學[J].中國論文網,2013,(10).
[2]劉漢青.讓語文課堂出現朗朗讀書之美[J].豆丁網,2012,(8).
[3]黃海蓉.讓課堂“聲”動有效的藝術[J].新課程(綜合版),2012,(12).
(責任編輯 曾 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