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華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新穎、先進的多媒體,可以優化課堂結構,顯著提高學習效率。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教育信息技術進入課堂,為我們提供了有效的教學手段。眾所周知,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手段直觀、生動、形象,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充分發揮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優勢,引領學生樂學語文呢?
一、運用多媒體營造學習氛圍,激發求知興趣
多媒體集“聲、色、畫、樂”于一體,其生動的動感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能讓學生融入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從而為課堂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以最佳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去。多媒體能把無聲的教材內容變成有聲有色的圖像,化靜為動,變虛為實,讓學生以興奮的狀態投入到課文學習中,愿意去探究課文內容。這樣的情境設置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產生學習動機,對理解課文有很大的幫助。
1.激發好奇心理
好奇心理雖然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不能保持學習興趣的持久,但好奇心理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由低潮步入高潮,在導入課文和學生困惑之時,借助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有助于學生思維由散亂至集中,由困惑至開朗。
2.激發求知心理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手段激發學生學習中的求知心理,對解決學習中的重難點有事半功倍之效。
3.激發愛好心理
有些課文中出現的人和物,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遠,憑課文介紹和教師的分析只能給學生抽象的印象,而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能激發學生愛好心理,給予學生體驗之樂,提供形象生動的參照物,能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得以培養,課雖盡而意無窮。這樣,學生就在體驗之樂中理解了語言、情節和人物的各自特征。
二、運用多媒體引導學生創新
多媒體教學能顯現出各種生動有趣、靈活多變的畫面,可以有效地誘發學生的創新興趣,促使他們積極地開展創新活動。讓學生結合畫面發表個人見解,真正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課堂教學由“要我知”變為“我要知”,充分體現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開拓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擴大練習量,鞏固課堂教學內容
在課堂教學中,針對教材的重點、難點、疑點、似點進行課堂練習,讓學生對知識加深理解,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教師將題目抄在黑板上或口頭念,則既浪費時間,題目容量又不大,即使使用小黑板,也不能達到好的效果。教師使用計算機制作課件,通過多媒體展示,能使學生快速思考問題,加快了課堂教學進程,增加了練習容量。同時,也能夠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不同難度的練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不斷更新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容易掌握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用得恰當,時機適宜,切不能過多過濫。而且練習題要精選,不要面面俱到,也不必一做練習就使用多媒體,要視教學內容和學情因課而定。
四、運用多媒體縮短課堂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手段可以減少抄寫時間,從而節約課堂時間。使學生的認知面不再局限于課文中那些單調枯燥的文字,則學生很容易從多角度、多層面理解文中的思想內容,并在愉悅的體驗中感知知識、探究知識和接受知識。我認為,多媒體使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更多、更全面的知識。其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就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圖文并茂、動靜相融的教學情境,既節省了時間,又讓學生很好地理解了課文內容。
五、借助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培養學生思維品質
1.培養思維的豐富性
思維的豐富性是指思維范圍的廣闊程度,具有思維廣度的學生,思考問題較全面,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形式思考問題。小學生對知識信息的獲取大多依靠具體直覺形象。在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手段,能讓學生充分感知事物,在抽象的詞語和鮮明的表象之間建立起雙向聯系,以豐富思維的內容。
2.培養思維的準確性
思維的準確性,指思維的準確程度,一個思維準確的學生,往往能從紛繁中求簡,從比較中求真。學生在尋求知識的思維過程中,存在著亟待消除的不確定認識。教師可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手段,引導學生對課文斟字酌句,以培養思維的準確性。
3.培養思維的創造性
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活動,主要是憑借其對事物的豐富想象展開的。如果在教學中廣泛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手段,借助音響畫面,為學生提供許多客觀事物的具體表現,有助于引導學生進行豐富的想象,進而鼓勵學生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識進行新的創造,使其創造性思維品質得以培養。
六、運用多媒體增強信息盤,拓寬學生視野
傳統語文教學即便讓教師講解得較詳細,學生也只能產生抽象的認識,難有生動、感性的理解和體會。而多媒體則能使教學如魚得水,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了,他們主動參與、興趣盎然,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 曾 卉)4)18-0089-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