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華 沈子中
中圖分類號:G6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8-0094-02
一位著名學者應邀去某大學作報告,報告前,他提了這樣的一個問題:“現代社會最缺什么?”臺下學生幾乎異口同聲地說:“缺德!”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多的擁有金錢,卻少了一些最基本的道德意識。據調查,當前人最為缺乏的首推禮貌,其次是誠信與責任心,看來在對二十一世紀棟梁之才的教育之中,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同時,德育要為首!為重!只有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行的人才可能成為一位真正優秀,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才,要成才先成人,德育要先行,我作為班主任,是從以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的。
一、從小事抓,注重養成教育,培養禮貌學生
烏申斯基有句名言:“良好的習慣是人在某種神經系統中存放的道德資本,這資本不斷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享受著它的利息。”可見,良好道德習慣對人的重要性。古人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又曰“忽以善小而不為,忽以惡小而為之!”良好的習慣是從平時點滴小事中逐漸養成的。因此,教師要從點滴小事抓起,注重培養習慣,從養成教育做起:見到垃圾隨手撿,上樓輕聲慢行;見到老師主動行禮問好;見到同學摔跤主動扶;見到他人有困難主動幫;同學書掉了主動撿;同學學習用具沒帶主動借;上學衣帽、紅領巾佩戴整齊,站隊整整齊齊……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其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臺起于壘土。良好的道德行為建立在良好的習慣上,從小事抓養成的習慣,才會有好的行為。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好的道德習慣要成為自然的行為,還需班主任老師的以身示范,潛移默化:升國旗,嚴肅認真行注目禮;在教室里,主動打掃衛生,隨手撿起廢紙;在校內,不亂丟亂扔,隨手撿垃圾;工作一絲不茍;對待學生公平公正;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咳嗽或感冒;不忽視學生的感情,積極應答學生對你的問候,雖然是普通的“同學們好!”但是能讓學生養成尊重老師、禮貌待人的好習慣。教師的言行是無聲的語言,用這無聲語言教育學生,學生會自覺的形成良好習慣或遵守紀律,保持校園衛生,不亂丟垃圾,形成禮貌待人的好習慣。
二、家長、學校、社會相聯系,培養有責任心的學生
責任是人的根本,是一切道德的源泉,正是在承擔責任的過程中,人類的價值和尊嚴才得以體現。一個人只有認清自己所處的位置,扮演的角色,才能分清自己應承擔什么責任,履行什么義務,識別負責和不負責的行為。對于學生來說,我要求學生明白自己是誰,對家庭而言,自己是父母的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員,在家要做到孝敬父母,關心體貼老人,尊敬長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事,不讓父母操心,父母病痛時要盡力照顧等等。為了強化認識,我班發放了《學生德育活動家務聯系卡》,讓學生做家務,家長填,激發了學生的勞動熱情,同學們學會了許多家務事,會掃地,會摘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變得更懂事,更關心父母了。其次我讓學生明白對于學校自己是誰?作為一名學生,學生的任務是學習,要尊敬師生,團結同學,熱愛集體,積極參加班級活動,對于自己承擔的事情要盡心盡力,認真負責,出現問題不推諉,珍惜班級榮譽。再次我讓學生明白,對于社會而言自己是一名小公民,要保護祖國,尊敬國家,遵守社會公德,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愛護公共財物,保護環境,守紀守法,積極參加有益活動。
三、做誠信的使者,播撒誠信的種子,培養誠信的學生
所謂誠信,就是忠誠守信,說話算數,講信譽,重信用,光明磊落。我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孔子認為:“信則人任焉”“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古代圣賢哲人把誠信作為一項崇高的美德加以頌揚。但近年來,失信的現象常有發生,它侵蝕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也危害著學生們幼小的心靈。我們作為教師應該成為誠信的使者,播撒誠信的種子,讓種子在學生心間生根發芽,用教師的人格魅力來吸引學生。老師的形象,學生尊重崇拜,向老師看齊。教師通過自己良好言行,引導、感染熏陶學生:對學生不信口開河,不隨便許諾,一旦答應就要兌現;處理班級事務,評價人物事件客觀公正,不偏袒,不做假;對學生一碗水端平,不歧視劣待差生,偏袒優生;待人接物要真誠有禮,不陽奉陰違,當面說一套,背后做一套;不弄虛作假,投機取巧。孩子性格要靠老師塑造,孩子的德行需要老師指引。教師只有保持良好的師德,成為誠信的典范,使學生通過教師的人格榜樣,體會“真的高尚”“假的渺小”,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做到“誠實守信”“一諾千金”。
樹立誠信形象的同時,還可開展活動來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道德習慣。收集有關誠信的資料辦長廓、黑板報;把制假販假而使人致死致殘的有關數字和恐怖照片展示在宣傳欄上,提示學生不講誠信的后果,給學生以警示、引起學生內心震撼,激發學生對不誠實、不講信用行為的深惡痛絕;可以在教室里貼上“人無信不立,事無信不成”“誠實立身,信譽立業”“言必行,行必果”等名言;可以讓學生收集名言警句,比一比誰收集的多;開展講名人誠信故事比賽或開主題班會,讓整個校園洋溢著誠信文化,成為校園共同標準,形成良好校風,那么誠信就永駐學生心中。
總之,我們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發揮五育之首的重要作用,從小事抓起,注重養成教育;家長、學校、社會相聯系,培養出有禮貌、有責任心、道德高尚的誠信學生,方法適當,以身示范,持之以恒,堅持到底,那么我們的德育工作就會如沐春風,如魚得水。
(責任編輯 李 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