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利林
摘 要:本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以新鄉市現有旅游資源為研究對象,通過對資料的查閱分析以及對各旅游資源進行實地調查,對新鄉市旅游資源進行了較為綜合、深度的評價,并提出了對其進行合理的更深層開發的設想。
關鍵詞:新鄉市;旅游資源;分類;評價;開發設想
新鄉古稱庸國,春秋為衛,戰國為魏,漢名獲嘉,自隋文帝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始設新鄉縣至今已有近1500年的歷史。建國之初,新鄉被設為平原省省會。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多彩的文明。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的遺址,今猶可見;周武王伐紂的牧野大戰古戰場,在此留存;姜太公垂釣衛河、比干被佞臣陷害遭挖心、圍魏救趙、張良刺秦、官渡之戰、陳橋兵變等歷史事件都始于這塊熱土;孔子講學所留的“杏壇”,明神宗朱翊鈞之弟陵墓潞簡王陵,保存完好。
古老的歷史,多彩的文化,為新鄉留下了豐厚的旅游資源。如今的新鄉,地處豫北,南臨黃河,與省會鄭州隔河相望;北望安陽,是國家級的重要交通樞紐。同時,還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區重要城市,豫北的交通,經濟,及文化中心。近年來,經過新鄉人民的共同努力,獲得了中國最佳生態宜居城市、中國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可持續發展城市等多項榮譽。
1 新鄉市旅游資源評價
1.1 定性評價
1.旅游資源數量較多,人文與自然旅游資源相互依托
新鄉市擁有多處自然景觀,現有4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一處國家級森林公園,一處國家級濕地鳥類自然保護區,4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國家級名勝風景區,54處省級名勝風景區,500余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衛輝市),一座歷史文化名鎮(陳橋鎮)。還有關山國家地質公園、白云寺、八里溝、九蓮山、天界山、同盟山、萬仙山、潞王陵、京華園、百泉景區、比干廟等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互相依托,使新鄉成為旅游度假的勝地。2005年榮獲全國優秀旅游城市稱號。
2.歷史悠久,人文旅游資源豐富
新鄉始于西漢,東晉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建新樂城,據《史記志疑》記載:“樂者村落之謂,古字通用”,新樂便為新鄉之意,即為今日的新鄉市。新鄉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鳴條之戰、共工治水、姜太公垂釣衛河、比干挖心、武王伐紂、孔子杏壇講學、官渡之戰、圍魏救趙、張良刺秦、陳橋兵變、岳飛抗金等著名歷史事件都在此發生。故新鄉市不僅有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更形成了天然深厚的人文氣息。
3.自然景觀資源分布較為集中,具有較大的整合開發潛力。
新鄉市的自然旅游資源大多集中在輝縣市的太行山脈,有八里溝、萬仙山、秋溝、九蓮山、關山地質公園、回龍-天界山等多處自然景區,具有集中整合旅游資源的先天條件;而到新鄉的旅游者多數為“到新鄉、看太行、住農家、吃野菜”,具備了整合旅游資源的后天消費條件;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一旦進行整合,新鄉市的旅游經濟將面臨著新的跳躍性發展。
4.旅游資源整體開發利用水平不高,產品化程度仍具較大提升空間。
新鄉市的旅游資源雖較為豐富,但旅游產品的開發還停留于初級水平,目前只是將現有的旅游資源稍加包裝,方便客人游覽。尚未進行深層次的策劃和開發,難以提升對游客的吸引力。此外,旅游產品多由小型旅行社出售,產品單一,且各旅行社之間無明顯差異及特色,造成游客忠誠度較低。
1.2 定量評價
1.采用的評價方法及對旅游資源的等級劃分
新國標所采用的評價方法為打分法,根據旅游資源共有因子綜合評價體系進行打分,從資源單體和其評價因子兩處入手。
2.結果分析
首先將打分結果進行計算。在新鄉市29個旅游資源單體中,有3個五級旅游資源,占總數的10.3% ;6個四級旅游資源,占總數的 20.6%;5個三級旅游資源,占總數的17.2%;4個二級旅游資源,占總數的13.8%;4個一級旅游資源,亦占總數的 13.8%;7個未獲等級的旅游資源,占總數的24.1%。將其進行等級劃分,共有3個特品級旅游資源,11個優良級旅游資源,兩者占總數的48.3%。8個普通級旅游資源,占總數的27.6%。由此可見,新鄉市旅游資源單體品質較好的占大多數,非常適宜觀賞游覽。
2 新鄉市旅游資源開發設想
2.1 準確定位新鄉市的旅游形象
隨著近些年旅游業的迅猛發展,單純的自然風光旅游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游客的多樣化需求。因此,準確定位旅游形象,必須著重考慮從新鄉旅游資源特色出發,根據消費群體的階層、年齡、職業、愛好等因素開拓更多新的旅游項目。新鄉市旅游資源中,自然資源特點不明顯,且較難進行更深層次的開發,難以吸引省外及國外的旅游者;文化旅游資源深厚、多數旅游資源是獨一無二的卻缺少開發。所以深度文化游作為專項旅游必將扮演重要角色。依托豐富的人文資源,新鄉景區發展人文旅游前景十分廣闊,而人文旅游的積極開展也必將會提升新鄉旅游的品牌知名度,促進新鄉市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2.2 借政府宏觀調控之手,對旅游資源進行調控、整合、營銷
實施新鄉市旅游資源的調控、整合、營銷,需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借鑒焦作云臺山的整合模式,將地理位置較近的旅游資源單體進行整合。如以萬仙山為首,將南太行旅游區進行資源整合,實現南太行中各景區的融合,同時加強在該地區的各個景點之間的互動,創立一個共同的品牌集中推向市場。二是旅游產業鏈的整合。政府進行整體規劃,將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向重點景區傾斜。
2.3 加大旅游產品開發力度,策劃并開發特色旅游產品
新鄉市不缺乏一流的旅游資源,但缺乏一流的旅游產品。雖然已經全面展開了“一山二河三帶四線”的規劃方案,但精品體系尚未整體形成。因此要將旅游資源的歷史與文化內涵進行深度挖掘,尋找自然、人文之間的結合點,將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結合起來,同時緊密結合市場需求與時尚潮流,策劃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拳頭”產品。同時策劃旅游衍生品,設計能體現新鄉特色的旅游紀念品。
2.4 旅游產品設計增加游客體驗性,讓游客樂在其中
如今的游客外出旅游已不滿足于單單是“上車睡覺,下車看廟”模式,而要求在旅游過程中增加趣味性和體驗性,所以在旅游產品的設計中要著重于設計能讓游客參與進來的活動,著重設計吸引游客注意力的活動。
3 結語
新鄉市作為京廣鐵路線上的重要交通樞紐,地理位置和交通優勢難以比擬,不僅擁有豐厚的人文旅游資源,優秀的自然旅游資源,還擁有黃河濕地、比干廟、潞王陵等內涵獨一無二的景區。同時,也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旅游形象的樹立不夠鮮明、旅游基礎設施的投入不夠等。因此要進一步發展新鄉旅游業,就必須加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在人文旅游資源與自然旅游資源共同開發的基礎上,突出重點資源,進行精品開發,加大宣傳旅游資源,塑造豫北旅游新形象,打造中原旅游新篇章!
參考文獻
[1]姜莉.新鄉旅游資源開發探究[J].平原大學學報.2006.第3期:14-16